浅析我国城乡大学生消费差异

时间:2022-08-25 12:50:29

浅析我国城乡大学生消费差异

作者简介:于佳纶,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

摘要:如今,我国居民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理念也有了极大的改变,据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奢侈品消费国。大学生群体日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消费群体,越来越受社会的重视,其消费水平的差异性自然也是成了关注的一个方面。本文于拟从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地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分析城乡大学生的消费差异。

关键词:城市;农村;大学生;消费差异

我国近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经济实力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产生了两极分化的问题,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正在不断增大。笔者于2012年下半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在南北方几个地区的高校中,针对在校大学生作了大量的调查问卷,拟从这些问卷中反映出来的数据分析城乡大学生的消费差异。

一、城乡大学生总体消费水平状况及差异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大学生月均消费金额主要在500-2000元,其中城市大学生主要在800-2000元,农村大学生则主要在500-1200元,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中可以看出城乡经济水平差异对大学生消费情况的影响比较明显,也体现了城乡大学生之间对消费观念的不同理解。从两端的消费情况来看,城市大学生只有0.6%的人月均消费在500元以下,而农村大学生则有2.4%,这些学生的消费金额主要是每月的饮食消费,基本上没有享受性的消费,这也是我们政府、社会和学校应该关注的群体。而城市大学生中有12.3%的学生月均消费在2000元以上,农村只有0.3%,这个群体的学生消费的主要成分明显带有极大的享受品在里面,不合理的消费观同样值得大家关注。

二、城乡大学生消费考虑因素情况及差异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不管是城市大学生还是农村大学生,消费对象的实用性、价格、性能都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但是,从数据中也能看到,对时尚的追求、个人心理满足感的追求在城市大学生中所占人数很多,这也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心理满足感这一消费考虑因素的比例可能还会有所提高。根据数据,我们还可以得出,城乡大学生各自对消费对象实用性、时尚、心理满足和其他项追求的差异也较大:农村大学生对消费对象实用性的考虑占41.8%,比城市大学生多了近十个百分点;而对时尚度的考虑,农村大学生几乎不太考虑,城市大学生则占了12.6%。

三、城乡大学生网上购物情况及差异

网上购物是新的购物方式和消费观的体现,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群体,是网上购物的主力军。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城市大学生都有网购的经历,没有网购的只占9.7%,但是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村大学生(32.8%)没有网购经历。而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网购次数都在合理的范围内(月均5次以内),城乡大学生的比例都超过了60%。此外,城市大学生月均10次以内的还占23.4%,更有2.6%的人月均超过10次。

四、城乡大学生选择兼职补充自己消费金额意愿的情况和差异

对于收入主要靠父母提供的大学生而言,兼职是个合理的增加消费金额的方式,当然兼职可能会影响到学业。暂且不去考虑兼职的利弊问题,我们从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还是有多数的大学生愿意通过自食其力增加收入,其中城市大学生50.3%,农村大学生62.4%,这一点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从数据中还可以看出,不确定是否会做兼职的城乡大学生都占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比例,这部分人中应该会有很多人在兼职工作满意、不影响学业或者兼职收入较高等情况也会选择兼职。不愿意的比例,城市大学生要远远高于农村大学生,这也反映出了来自的城市大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总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兼职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

五、结语

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大业未来的主力军,国家和社会也都对大学生抱以极大的希望,良好的消费观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和引导。从本次调查问卷所得出的数据来看,我国当代大学生整体消费观还比较健康,能够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也部分地体现出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我们应该看到,还有一定的城乡人群处于贫困线边缘,国家、社会和学校应该对这种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温暖,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贫困的状况,逐渐减少贫富差距。我们还应该看到,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缺乏对孩子(这类家庭走出的大学生)良好消费观的教育和引导,要知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勤俭节约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过分的追求奢侈、虚荣会使这些还未走向社会的孩子最终迷失在金钱的追逐之中,对于这类大学生,学校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采取措施,将虚荣、奢侈之风扼杀在摇篮之中。

参考文献:

[1]班然,门瑞雪.城乡籍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比较研究[J].现代商业,2012(6)

上一篇:企业文化在当代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价值 下一篇:论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