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防水设计的分析

时间:2022-08-25 12:18:09

关于建筑防水设计的分析

摘要:本文对建筑防水体系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建筑防水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防水设计关键点的控制。

关键词:建筑;防水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建筑防水体系概述

建筑防水主要包括:屋面防水、外墙防水、厨厕浴防水、地下室防水等。

1.1 屋面防水体系设计

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功能要求、建筑物的类别、建筑物所在区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业主特殊要求综合考虑。首先确定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的要求,选择设防的道数。其设计原则为“防排并重,以防(排)为主;刚柔结合,以柔适变;复合用材,多道设防;整体密封,屏蔽漏点;协调变形,共同工作”。针对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调整保温隔热层与防水层的上下位置后有两种基本做法:一种是正铺法,即防水层在上,保温隔热层在下,从而形成封闭式保温层的做法,适用于气候干燥寒冷、雨季短,雨量小且持续时间不长的北方;但在纬度40°以北地区,室内空气湿度大于75%或室内空气湿度常年大于80%的其它地区,由于室内的水蒸气会上升而进入吸水率较高的保温层,致使保温材料受潮降低保温效果,所以通常要在保温层上先做一道隔汽层并在保温层中设置排气管。一种是倒置式屋面做法,即防水层在下,保温隔热层在上。目前,这种做法多用于气温常发生剧烈变化,紫外线强,雨量大且雨季长的南方地区,保温隔热层对防水层起保护作用,延缓其开裂和老化,大大地延长了防水层的使用寿命。但这种做法对保温材料要求较高,一般为整体性好且憎水或吸水率低的板料。随着保温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倒置式层面做法适用的区域会越来越大。

1.2 外墙防水设计

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环保要求,外墙墙体材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单一形式的实心黏土砖墙发展为当今普遍应用的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空心黏土砖或空心水泥砖墙以及玻璃幕墙等多种形式。外墙渗漏根据其渗漏程度可划分为两类:一是慢渗,指建筑物内墙或窗框周围长期存在片状或带状的潮湿水迹;二是快渗,指当雨水冲刷到外墙面上建筑物内墙即出现渗漏水迹,可同时伴有水滴或水流,水量大小与雨量,风压往往成正比,当雨水停止冲刷时水流即逐渐中止,渗漏程度迅速减轻,水迹逐渐干燥。

外墙构造的不同使得外墙防水设计差别很大。而我国一般民用建筑的结构及构造体系大体相近,特别是砌体用料变化不大,因此防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又有许多共同之点,通过对墙体构造分析,提出外墙防水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外墙防水设防的标准、减少结构主体变形的影响、保证砌体砌筑质量、防止外墙温变裂缝;外墙防水设防的标准主要考虑多雨地区的风压,同一地区风压实际值,与建筑的高度、所处地形及周边环境有关,但能够明确考虑的,主要还是高度。

1.3 厨厕浴防水

厨厕浴的防水是建筑装饰工程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决定了建筑环境的适宜性;其防水设计的基本原则:“以排水为主,坡度正确,以防为辅,多道设防,迎水用材,材料耐磨”。防水层必须设在地面找平层(找坡层)上,防水层应沿四周墙面翻起300mm高。管道、地漏周边300mm范围内应附加玻纤无纺布一层 ;所有阴阳角部位均应附加玻纤无纺布一层;防水层在门洞口处应外延300宽。厨厕浴间地面标高应低于门外地面标高,有困难时通过门坎解决,地漏标高应低于厨厕浴地面标高;地面坡度向地漏排水坡度一般为1-2%,以地漏边向外50mm处坡度为3%-5%,地漏标高原则是偏低不偏高,餐饮厨房内的排水沟其坡度不得小于1%,并应有刚、柔二道防水设防。

1.4 地下室防水

城市建设的地下室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这是城市建筑大型化、高层化以及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间带来的结果,地下室属于隐蔽工程,因而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地下室防水设计必须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地下水和滞留水不渗入室内,防水层保护好地下结构以防地下水浸泡,钢筋混凝土结构尽可能达到自防水可靠、经济合理。设计前应充分掌握地下工程所在地及其附近地下水运动规律和近期及远期状况,确定设计最高地下水位标高,同时结合地质、地形、地下工程结构类型、防水材料供应及方法、使用要求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防水做法;地下钢筋混凝土外墙、底板均应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根据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壁厚和地下水的最大水头比值来确定。

2 建筑防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渗漏水原因分析

渗漏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水无孔不入,与使用要求“滴水不漏”矛盾;真乃“滴水不漏世难求,漏水一滴使人愁”。房屋渗漏因素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水源,二是房屋建筑孔、洞、缝,缺陷,三是水通过孔、洞、缝而移动(即驱动力);三种因素结合起来就造成建筑物的渗漏水;渗水,是指房屋建筑物某一部位在水压作用下的一定面积范围内被水渗透或扩散,出现水印(湿斑)或处于潮湿状态;漏水,是指建筑物的某一部位在水压作用下的一定面积范围内或局部区域内被较多水量浸入,并从孔缝中漏出,甚至出现冒水,涌水现象。

造成建筑渗漏原因很多,既有客观亦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①房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受自然界各种严酷条件的影响,建筑构件在气温变化下产生伸缩内应力超过建筑所能承受的能力时,便会开裂产生裂缝渗漏水;②防水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逐渐老化,温差、干湿及荷载变形对它的反复影响,使用时人为损伤,使得防水材料损坏失去防水作用;③管理不善,垃圾尘土堆积,阻塞排水系统,使防水系统遭到破坏,导致屋面局部排水不畅积水,从而产生渗漏。主观原因:①房屋建筑防水层预算金额偏低(住宅屋面防水层仅占总造价的2%),防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②新型的防水材料发展缓慢,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生产流通无序;③产品结构不太合理,品种不多,缺乏配套材料。

2.2 建筑防水设计缺陷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没有颁布关于屋面防水的规范和准则,因此设计人员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来遵循,对于材料和施工要求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而设计参数也没有任何的参考数据来源,通常防水设计都是设计人员用过自己多年总结经验进行的设计,缺乏正规的条文规范;近几年来,建筑防水材料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出现了很多新型的防水材料以及施工方法等,但是有些设计人员对新材料,新技术的了解较少,导致建筑防水设计的滞后;设计人员在习惯上存在误区,认为建筑防水是建筑一个专业考虑的事,缺乏对建筑防水的系统性预防;设计人员在建筑防水体系的细节上做的不够,导致一些细节出现问题。

3 建筑防水设计关键点的控制措施

3.1 防水材料的合理的选用防水材料的选定直接关系到建筑防水工程质量和防水层的耐用年限。

防水材料的选用原则:①针对建筑区域的材料、施工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使用部位选用防水材料的类型。②根据建筑区域历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排水坡度和使用条件等因素,选择耐热性、低温柔性符合要求的材料。③依据地基变形程度,结构形式,当地年温差、日温差和振动等因素,选择延伸性符合要求的材料。④考虑防水材料暴露程度,耐紫外线、抗老化、耐霉烂及抗腐蚀性能必须满足要求。⑤防水材料的设计厚度应依据材料品种和防水等级而定。⑥各层材料与防水材料的搭配应相容、可靠。⑦造价应合理,防水工程造价一般以占工程总造价比例应适当,过低必定影响防水质量。

3.2 细部构造节点设计

当前防水工程中最容易发生渗漏的地方式构造节点,常见的有水落口、出屋面管道口,变形缝,雨水沟、泛水等。结构的变形,温度,振动的变化都能导致结构节点的变动,因此加强结构节点的做法是防水工程的重点。变形缝的处理可以在目前采用的分区设防的基础上,在缝下增设滴水和排水沟槽的组合措施,从而提供额外的保护。

4 结束语

建筑防水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材料选择、体系和构造设计、施工工艺、维护管理等各方面。建筑防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的功能和使用寿命,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质量。高质量的建筑防水设计是确保防水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肖丹.如何从设计上确保屋面防水的工程质量[J].工程质量,2011,(6).

[2] 刘志强.用现代科学方法提高屋面工程的防水效应[J].同煤科技,2009,(12).

上一篇:浅析建设市政综合管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下一篇:配网运行的缺陷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