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

时间:2022-08-25 12:09:02

国际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

基金项目:天津市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际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码:TJYW10-1-626)

[摘 要]本文是天津市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国际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旅游文本功能分析、翻译目的论与旅游翻译、旅游翻译语料库的建立等。研究课题力图实现旅游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的突破,以推动应用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旅游翻译 理论与实践 文化差异 翻译目的论

天津市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国际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自2010年11月批准立项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严格按照申报内容开展学术研究,现已公开发表五篇系列论文。这些论文对课题内容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较完整详尽的研究探讨,现对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做简要总结。

一、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社会习俗使两种语言的词汇出现非对应和非重合的现象,它们之间没有语义共鸣,有的只是语义空缺或语义错位(吴友富, 1998)。也就是文化空缺所产生的词汇空缺以及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冲突,这些词汇我们称之为“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or culture-bound words)。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语言的特殊性,象“阴阳”、“五行”、“气功”、“八卦”等词汇,严格来说,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象“饺子”、“粽子”、“元宵”等食品也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勉强将“饺子”翻译成“dumpling”,此词指英美人常食用的一种水果馅或肉馅的食品,与中国的饺子并不相同,意思要宽泛得多。

再如“秦始皇”仅仅译成“Qin Shihuang”,可能外国游客就无法理解,如果适当补充历史背景,增译为“Qin Shihuang, the first emperor in the Chinese history who unified China in the year B.C. 221”,就更容易被外国游客所理解。因此,许多专家主张以音译加注的方式来保留这类词汇的特殊文化联想意义。译者在翻译时要克服的不仅有语言障碍,而且有文化障碍,正如王佐良(1989)先生所说的“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

又如,杭州的导游翻译在向国外游客介绍风景名胜时,首先遇到的是如何翻译风景地名的问题。杭州有名的风景都有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翻译时稍一不慎,便会产生错误。如人们往往将虎跑泉的“跑”字念成“pǎo”,结果虎跑泉的英译成了“Tiger Running Spring”。其实,“跑”是多音字:一个念pǎo(即跑步的“跑”),另一个念páo(意为兽用爪扒土)。虎跑泉的“跑”应念作“páo”。相传唐代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有位法名性空的高僧云游至今日的虎跑寺,想栖禅于此,但一直苦于无水,准备迁走。夜里忽然梦见神仙相告:“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次日清晨,性空果见有二虎“跑地作泉”,泉水涌出。于是,他就建寺居住,并把此泉起名为“虎跑泉”。因此,虎跑泉可直译为“Tiger-clawed Spring”。

二、旅游文本功能分析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认为,译者必须首先确定一篇文章是以什么功能为主,或在同一篇文章的不同部分确定每一部分的语言功能,从而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林克难,2005)。事实上,任何文本很少具有单一功能,常常是多种功能的复合体,以一种功能为主,同时兼有其它功能。旅游文本是一种对外宣传资料,其主要目的在于吸引游客,激发他们游览景点的兴趣,并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的知识,劝说潜在的旅游者前往一个目的地游览或享用一种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文本主要有两大功能:(1)信息功能:为旅游者提供实用、准确的旅游信息,以便旅游者做旅游决策之用;(2)呼唤功能:确立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以便旅游者计划未来旅行时作选择之用。旅游文本多数可以归为“呼唤型”功能文本,有时也具有信息性、诱导性和匿名性(贾文波,2004:106)。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信息性是前提,诱导性是最终目的。由于旅游文本的多样性,不同的旅游文本又各具特征,在实践中具体到个体文本,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有些汉语旅游文本直接地介绍景点信息、旅游行程和旅游标示,具有单一的信息功能,语言简洁明了;而有些汉语旅游文本则富于描写景物或抒发感受,文字华美,具有明显的散文特征,文本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兼具很强的表达功能。总体上说,旅游文本同时具有呼唤功能、信息功能和表达功能。呼唤功能为主导功能,体现在整个文本之中,其它两种文本功能为辅助功能,体现在文本局部。

三、翻译目的论与旅游翻译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和核心理论。1971年,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在其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即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出发评价译文。此后,她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于1978年发表了《普通翻译理论框架》(A 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一文,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弗米尔认为单靠语言学是解决不了翻译的问题的(Linguistics alone won’t help us)(Vermeer, 1987:33)。

旅游翻译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所进行的翻译实践,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陈刚,2004: 59)。旅游资料英译本的主要读者是外国游客,其目的有二:(1)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2)传播中国文化,让外国游客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为确保旅游翻译的功利性和商业性,译者应遵循特定的原则和特殊的要求,充分考虑外国游客的文化背景及其心理、审美需求等等,从而有效唤起他们心中的美感共鸣而产生旅游的冲动,最终达到招揽游客的目的。为了有效实现旅游翻译的“祈求”功能,诺德认为,对文本中某些阻碍这一切能实现的信息内容只能“适当改写”(Nord, 2001: 71)。若原文内容阻碍译文诱导功能的发挥,译者有理由对某些原文信息进行删减甚至忽略不计(Nord, 2001: 79)。因此,旅游翻译的文化传达,应以翻译目的论的理念为指导。

上一篇: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下一篇:基于存货质押融资的物流金融质押率风险评价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