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阶层的定制肖像潮

时间:2022-08-25 12:06:16

富人阶层的定制肖像潮

在年轻一代的中国富裕人群中间,正在兴起一股量身绘制个人或是家庭肖像画的热潮。

正在中国举办巡展的“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珍藏展”分为三个大类,第一个大类就是“肖像画”。漫步在这些肖像画之间,开始漫无边际地想象:这个眼神深邃的男子画像曾经挂在一个怎样华美的房间里?这个温婉美丽的少女又曾经怎样被人疼惜?他们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地存在过,现在却因为一张名画而成为永恒。

你有没有想过,也给自己、给自己爱的人绘制一张精美的肖像?

在摄影技术发达的今天,尽管肖像画已经不复往日的风光,但一张艺术气息浓厚、色彩浓郁的个人或是家庭肖像画,仍然能传递出你独特的品位。放在办公室,可以给客户良好的第一印象;放在家里,能凝聚家庭成员间的感情;留给后代,也是一笔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财富。随着中国富裕人群的增加,聘请画家为自己及家庭绘制肖像画的潮流,正在兴起。

定制肖像的传统

在古代,肖像画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只有君主、高级神职人员以及政治家等才有权要求画家为其绘制肖像画。后来随着欧洲人文主义思潮的高涨,新兴和富裕的阶层开始打破这一常规。至15世纪,肖像画逐渐成为西方艺术中一个流行的画种。16世纪,肖像画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正式肖像”,并由此开始蓬勃发展。

没有人不希望能够挽留年轻的岁月。庞大的社会需求催生了16、17世纪这个历史上肖像画最为兴盛的时代,只要有机会,任何一个杰出的肖像画家都有可能成为王公贵族的座上客,不少优秀的画家因此获得爵士封号。如精于渐隐法的达・芬奇、擅长配色的拉斐尔、谙熟体态的米开朗基罗,以及迷恋透视景深的乌切罗,都是闻名遐迩,订单纷至的肖像画高手。

2007年7月5日,世界顶级拍卖行佳士得以3700万美元售出一幅16世纪初的肖像画。画的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画中男子华服美髯,气宇轩昂,正是著名的美第奇家族成员洛伦佐・德・美第奇二世,人称乌尔比诺公爵。为美第奇家族创作肖像的多是名家高手,其中最大腕儿的当属米开朗基罗。他为美第奇家创作了一组陵墓雕刻,其中的公爵像伟岸健美,极似他一贯拿手的古典英雄,周围人对此批评说完全不像本人,他的反驳是:“1000年后没有人会知道或在乎这个人的相貌,但所有人都会惊叹于用高超技艺雕刻这肖像的艺术家。”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肖像画的热潮式微了。但在西方国家,名流和富裕家庭仍然保留着绘制肖像画的传统。一般是选择在重要时刻,比如政治人物的就职典礼、子女长大入学等。在他们看来,绘制精良的肖像画,不仅是个人及家庭品位的彰显,更是一种意义重大的纪念方式,可以存世很久。

为什么选择肖像画?

中国最早出现油画肖像是在清代帝后像中,纯用西法绘制,惟取消了光线造成的阴影,只表现结构固有的明暗凹凸,这些作品基本出白外国画家之手,如乾隆时《慧贤皇贵妃油画像》轴、光绪时《慈禧油画像》轴(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人们希望通过图像,不但可以识别画中人物的体貌特征,也能够透视其心理特质。观看肖像是一个构建信心和理想的过程,既有对自我的认可,也有对他者的向往。眼睛从图像中看到自我赖以安身立命的各种元素,也看到一个被社会眼光憧憬的楷模;这种期待可能来自古代伟人的示范,也可能来自同辈翘楚的丈量,或者来自身份、教义和世俗的指引。

对社会权贵而言,肖像还是他们提供给公众眼睛的消费品,观者付出的不是钱币,而是景仰的目光与恭顺的心态。像美第奇这样有政治抱负和艺术品位的家族,其成员对身心的图形外显必有更严苛的质量要求。那些挂在宫殿室内或放在礼堂广场的肖像,不仅要看起来有说服力,还要能辐射个性、感召民众、震慑对手、荣耀后人。

对话肖像爱好者及肖像制作者

纠先生:作家,生意人

刘先生出版过多部诗集、散文集、小说集,是国内较有名气的作家。他注重生活品质,曾在京郊按照自己的意愿盖了一栋房子。

记者:曾经请画家给您或您的家人画过肖像吗?

刘:以前曾请人给我画过好几幅,但都不满意。目前正打算请人给妻子画一幅肖像。

记者:您请人画肖像主要出于什么考虑?

刘:杂志和报纸发表我的文章时,需要我的肖像画。对于想给妻子画肖像,是因为我觉得妻子的照片不能反映出她本人的风貌,无法体现出她的气质和特点,因此希望能借助油画等绘画形式展现出米。

记者:您认为肖像画定制在现在的中国是否有市场?

刘:肖像画有一定市场潜力,但有待民众的认知。

记者:您希望找什么样的画家?

刘:有创造力、不因袭他人、能抓住人的本质特点、独一无二的画家。

记者:您心目中优秀的肖像画应该什么样?

刘:直达人的人格中心。

记者:如果您有了一张满意的肖像画,会把它放在哪里?

刘:卧室。

Mabel:“梳理瑜珈”钊办人

Mabel曾旅居国外多年,旅行、生活、学瑜伽。前几年,回国创办了“梳理瑜伽”会馆。

记者:请人画过肖像吗?

Mabel:10多年前去法国玩的时候,在卢浮宫前面的广场上请街头艺术家画过碳粉肖像。油画的还没有。

记者:有没有过这个想法?

Mabel:在我印象中油画耗时太长,是艺术品。我觉得给自己画油画肖像是挺大的一件事,所以我想等年龄大一些再说,作为留给后代传世的东西。

记者:有朋友说过想画肖像吗?

Mabel:我在加拿大读书的时候,我老师,一对老外夫妇,他们住的房子是三层楼,他家的壁炉上就有一张特别漂亮的油画,看起来很棒!国内好像很少。

记者:您认为肖像定制在中国有市场吗?

Mabel:在一部分人里有市场吧,我觉得还是一个观念的问题。画肖像就像是买高级定制服装,而中国很多人还是在意LOGO。

记者:以后会寻找什么样的画家?

Mabel:那个画家不一定要多么有名,但是要了解我。肖像画要有灵魂,画家要能捕捉人的神韵,不然真的不如去拍张照片。能不能达到我的要求是最重要的,花多少钱不会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谢楚余:著名名画家,广东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谢楚余的名字并不算家喻户晓,但提起他的作品《陶》,恐怕就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了,这张画被称为“被盗版次数最多的画”,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谢楚余的肖像画实力不容小视。

记者:现在对定制肖像画感兴趣的人多吗?您一年能接几个订单?

谢:找我画肖像的人挺多,但我的画产量比较低,除了创作,每年只能有选择地画两到三张肖像画。

记者:收费标准怎么定?

谢:基本和我的创作作品的市场价一样,因为肖像画也是我的创作。

记者:订单来源主要是哪里?

谢:朋友介绍为主,因为我不太善于推销自己,其他比如画廊、客户自己找上门的都有。

记者:定制肖像画的主要是些什么样的人?

谢:一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社会名流,男女都有。一般别人都认为我画女性为主,其实也有很多男性客户找我。现在是省内客户比较多,但是全国各地包括海外人士也都有。

记者:画肖像一般流程是怎样的?需要多长时间?

谢:从我开始接触到成画要半年到一年时间。我要先去观察对方在社交、工作等一些场合的状态,构思画面。画的过程中客户至少要来看两三次。我最近在画一位很丰满的女性,她看了半成品就觉得非常满意,她说这幅画完全展现了她的内在气质。

记者:客户一般对什么样的肖像画感兴趣?会以“像”为标准吗?

谢:80%~90%像吧!有些人会要求到90%多,我觉得肖像画必须像本人,但是可以允许适当的美化。有些客人很有自信,比如我画过的一个澳洲富翁,他是个光头佬,他就让我按照他的本来形象画,结果画面效果非常好。也有客户希望我能根据他现在的样子和以前的照片,画出他年轻时的样子,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可能没有实力请著名画家给他画肖像。那这种要求也是可以做到的。

记者:如果客户要求和自己的刨作理想产生冲突怎么办?

谢:早年会有这种情况,现在几乎没有了,客人都很尊重我信任我。如果他们有好的提议我也会采纳。我的客户还没有太不合理的要求。

记者:肖像画会公开发表吗?

谢:有不少杂志用我的画做封面,其中有些就是订单画,我不说你是看不出来的。只要客户同意我就会发表,但也有些客户比较低调,不愿意发表。

(摘编自《商界》杂志。)

上一篇:中国人最爱抢购哪些奢侈品 下一篇:谁的砒霜,谁的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