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节音乐活动发展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

时间:2022-08-24 10:18:55

对一节音乐活动发展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

《米格爷爷的鞋匠铺》是一出音乐剧,主要讲述了一个贫穷的男孩子拿出身上仅有的钱想给妈妈做一双新鞋子,鞋匠铺的米格爷爷在为小男孩做好鞋子后累得睡着了。小老鼠被老爷爷的善良感动,一起为小男孩做了一双鞋子。教师选择了德国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乐曲《切分的时钟》,设计了中班韵律游戏“小约翰的鞋”,表现小老鼠为小男孩做鞋子的情节。该乐曲的结构为ABA三段。在情节设计中,幼儿将进行两两结伴的游戏,一位幼儿扮演小鞋子。另一位幼儿扮演小老鼠。第一个A段动作设计为小老鼠在小鞋子的身体上做钉钉子的动作,一个乐句换一个身体部位:B段设计为小老鼠做量尺寸的动作:第二个A段前两个乐句小老鼠做剪鞋帮动作,后两个乐句做缝鞋子动作,在乐曲的最后小老鼠做开心的动作,小鞋子做自由造型动作。在我园的教研活动中,该活动分别由两位教师执教。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活动准备与教学策略,透过对两个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导致活动产生了不同的效果,由此也引发了我对发展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思考。

第一重思考:近迁移有利于幼儿自主进行经验的重组与提升

在教学中,A和B两位教师在活动前期都进行了经验准备。A教师让幼儿倾听过“米格爷爷”完整的故事,并倾听活动音乐。大致了解了做鞋子过程和需要做哪些事情。B教师则让幼儿倾听过小老鼠做鞋子的故事,然后倾听活动音乐,进行身体律动,并尝试用动作表现一只鞋子。

分析: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难点有三个:1.幼儿对音乐结构的感知困难。(每个乐句乐段需要做什么?)2.幼儿对怎样做鞋子缺乏相关经验。更难以将做鞋子的过程用动作表现出来。3.在活动结束时。要创编鞋子的造型。而幼儿没有这方面的相关经验。在A教师的活动准备中。幼儿听到的故事是完整的“米格爷爷的故事”,无法在故事与动作之间直接转换;幼儿听过音乐,但是没有给幼儿建立相关的乐句乐段概念,造成教学时幼儿学习负担过重,必须在教师的高控下学习,无法进行自主学习。而B教师的故事直接指向律动的几个情节,更有利于幼儿在故事情节与动作之间建立联系。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进行身体律动,可以初步感知音乐的段落结构,降低了韵律活动的学习负担,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一只鞋子,积累了造型的经验。有了这样一些经验上的准备。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可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进行自主地迁移和创造,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主表达,学习的自主空间显然优于A教师组织的活动。

由此我们也可以获得这样的经验:一个好的教学活动要以幼儿的原有经验为起点,让幼儿可以实现经验之间的近迁移,使幼儿的学习更具有循序渐进性。在韵律活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简单的身体动作开始,让幼儿运用简单的身体律动感知音乐的结构,待幼儿熟练掌握后,在原有基础上不断累加、变化,让幼儿逐渐发现动作变化的规律,理解动作之间的联系。不断地在经验之间进行近迁移,有效提高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第二重思考:反思性评价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在进行鞋子造型创编的教学环节,A教师让幼儿看了四张鞋子的图片,而后让幼儿随便做一个鞋子的造型,并让幼儿相互看看。B教师让幼儿看了一张图片,让全体幼儿做一个鞋子的造型,而后问幼儿为什么要这样造型。随后教师给幼儿发一张图片,让幼儿带着这个图片自由造型。在音乐结束时让幼儿保持动作,相互观察造型,并让幼儿说出自己是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模仿了鞋子的什么地方。

分析:A教师同时出示四幅鞋子的图片,以中班幼儿的发展特征,显然很难将图片上的“鞋子”转化为自己的身体动作,教师让幼儿相互看看,却没有明确指示看什么,因此幼儿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获得关于造型的有效经验。在他们后期的造型中,只是随意摆一个动作,这个动作与鞋子造型特点的联系根本就无法体现。在幼儿根据自己的图片进行造型后,教师只是用“这个造型很好”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是教师的一言堂,其作用只是给了被表扬的幼儿一种鼓励,究竟好不好,好在哪里,其他幼儿无法知道,而被表扬的幼儿同样不明确好在哪里。这样的评价对幼儿的发展没有多大意义。

B教师让幼儿集中观察一幅图片,其实是营造了一个讨论怎样造型的问题情境,幼儿在这个问题情境中进行讨论,有利于解决共同面临的造型问题。教师问幼儿为什么要这样造型,是一个帮助幼儿反思造型动作意义的过程,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有的幼儿用身体表现了鞋帮:有的幼儿用手臂表现了鞋帮:还有的幼儿用踮起脚尖表示自己是一双高跟鞋……教师用“手臂、身体、脚跟、鞋帮、鞋跟”这些理性概念,帮助幼儿理清了造型的要素,为幼儿再次独立造型提供了支持。在做好造型后,教师让幼儿固定造型相互观摩。这既给了幼儿一个观摩他人的机会,又让幼儿的造型被欣赏,使幼儿在每一次造型时都期望做得更好。满足了幼儿自我挑战的需要。同时教师用“你的造型表现了鞋子的什么地方”这一标准让幼儿自主评价自己的造型,有利于帮助幼儿建立用目标检测自己学习情况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幼儿自主评价的能力。

在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到B教师在活动中很关注引导幼儿应用反思性评价进行学习,该手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透过幼儿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理性思考,不断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两个重点:一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教师应用概念词对幼儿进行指导,其目的是在未来的学习中,幼儿能够用这样的概念词进行自我指导。教师积累的概念词越多,指导幼儿就越有效;幼儿积累的概念词越多,自主创造能力就越强。二是对于小年龄的幼儿,在自主评价的环节教师可以给予一些具体的评价内容,如B教师让幼儿说出“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模仿了鞋子的什么地方”。幼儿可以用这一评价标准检测自己的造型。为自主评价提供依据。

上一篇:融民间游戏于数学教育之中 下一篇:着眼幼儿发展 关注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