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住子宫保胎儿,一个母亲的生死21天

时间:2022-08-24 10:07:56

缝住子宫保胎儿,一个母亲的生死21天

“就是丢了子宫也要生下女儿,就是我死了也要让女儿活着,就是忍受非人的痛苦我也不在乎。没有女儿,我不会活的。”在疼痛不止时,这是她坚持的信仰。

作为一个普通女人,吕欣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那个梦是玫瑰色的,梦里有天使的微笑,有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睛,有一个女人成为母亲最大的决心和期待。

为此,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无畏的母爱进行了一例罕见的手术―双胞胎流产一个婴儿,缝合子宫继续孕育另一个。最终她产下一个健康的女儿,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双胞胎流产一胎,

母亲宁愿以命换命也要保胎儿

2008年10月31日中午12点,洪文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的走廊里喊叫着:“快救我妻子,快救孩子……”正在吃饭的产二科主任、著名产科专家刘彩霞教授马上赶了过来。

此刻,38岁的产妇吕欣脸色苍白浑身是汗地躺在急救车上,双手抓牢刘彩霞主任:“求求您,一定保住我的孩子,孩子要是没了,我也不想活了……”

年过半百的刘彩霞主任,在产科工作几十年,接生过的孩子不计其数,她明白,这个女人肯定是经过千辛万苦才怀孕成功的。她安慰产妇道:“你放心,我们会尽全力的。”

吕欣笑了,医生的话仿佛镇痛剂,让她忘记了疼痛,只剩下满心的期待和希望。

今年38岁的吕欣,结婚已12年。她非常喜欢孩子,婚后就决定生孩子。可是,却患上不孕症。经过治疗,并在医院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可还是以流产而告终。虽饱受多次的身心打击,但她从没有放弃当一个母亲的希望。

2008年4月,她又一次在医院辅助生殖技术的帮助下尝试怀孕,两个月后被证实怀孕成功,而且是双胞胎。她抱着丈夫大哭:“我们有孩子了,我可以生孩子……”

可是,2008年10月31日上午10点多,怀孕25周零3天的吕欣突然阴道流血不止,丈夫马上送她来盛京医院产科急救……

通过检查确定,吕欣的子宫口已经开大,流产已不可避免。刘彩霞主任决定:用药物抑制宫缩进行保胎治疗。吕欣的阴道流血被止住了。刘主任马上在手术室探查婴儿,检查结果是胎儿大部分肢体已脱出阴道。

按常规,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让产妇自然流产。可是,吕欣不是一般的产妇,她爱腹中的胎儿胜过自己的生命。她满眼期待却有气无力地说:“刘主任,救救我的孩子,孩子没了我真的没法活了。为了生孩子我吃尽了苦头,再没有机会了……”

看着产妇的表情,刘彩霞主任被感动了,她握住吕欣的手:“第一个孩子肯定得流产了,我想办法给你保住第二个。”经检查并凭经验判断,刘主任认定,第一个孩子流产后,离第二个孩子出来会有几个小时时间,她要坚决把这个孩子留在子宫里!由于孕妇的子宫颈过于脆弱,无法承受日渐长大的婴儿的重量,必须将子宫颈缝小以防胎儿“掉”出来。可手术危险太大了。她告诉产妇:流产胎儿继续保留在宫腔内,产妇会非常痛苦,而且有可能会继发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非常危险,严重时有可能失去子宫甚至有生命危险……

洪文急忙打断刘主任的话:“不,不要这个孩子了,要保住我妻子的命!”

吕欣急了,她使出全身的力气喊:“如果没有了孩子,就算我活过来,也会自杀的!”最后她实在没力气了,抓住丈夫的手臂小声哀求:“求求你了,没有孩子,我真的活不下去。我不能想象没有孩子的生活,真的宁愿去死……”

洪文抱着妻子痛哭,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按妻子的要求,在手术单上签字。签字的手在颤抖,每写下一笔心都在剧烈的疼痛,那是在决定妻子的命运呀!可是,十几年的经历让他明白:如果没有孩子,妻子真的生不如死。

下午4点多,吕欣的第一个孩子流产了,是个男孩,体重750克,他还活着,马上被送去抢救。

刘彩霞和医护人员马上对吕欣实施宫颈环扎手术,也就是要缝住子宫,不让第二个胎儿流产。医生小心地缝合已扩张到10多厘米的子宫口,这个环节非常难,下针深了有可能缝破,下针浅了怕子宫缝不上,承受不住胎儿的重量。

手术非常成功,可是,刘主任和全体医护人员脸上一点儿笑容都没有,他们都明白,这只是刚开始,他们深知这项技术风险很大。可是,她是医生,不能见死不救!胎儿死了,母亲也要自杀,这样的事,绝不允许发生!

想到这儿,刘彩霞主任笑着走出手术室,告诉洪文一切顺利。

吕欣也对丈夫说:“我不怕疼不怕苦,只想给你生个孩子。现在,我很幸福。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真幸福……”丈夫不让她说下去,害怕她累坏了。此刻,她真的很虚弱。

拼死也要生下女儿,

再大的痛苦也能忍

子宫被缝住了,可子宫里的胎儿却拼命向外挤。她的哥哥出来了,她也按捺不住了。

10月31日夜,吕欣的下腹部非常难受,虽然是躺着,但能感到胎儿在子宫里躁动不安。她轻轻地抚摸着腹部,声音里满是母爱:“好女儿,别急,再等等,再等一个月,医生说至少也得等三周。你得健康地出来,那样才是妈妈的乖宝宝……”

为了不让胎儿向子宫口挤压,按照医生的要求,洪文把妻子的床摇成脚高头低,角度是30度。吕欣感觉到了,胎儿向外冲的力量减小了,她安静多了,拥有了片刻的安宁。她仍兴奋地抚摸腹部,想和女儿交流。丈夫劝她:“闭上眼睛,安安静静地睡一会儿,你必须保持体力才能渡过难关。”她恋恋不舍地闭上眼睛入睡了。

可是,只睡了一个小时,吕欣就醒了,她是被憋醒的。手术人为地把胎儿向外流出的通道堵死了,但身体内巨大的力量仍在推着胎儿向外走。她喘着粗气,头脑发胀,血往头上涌,真想马上站起来,太难受了。很快,她就清醒了,她明白,绝不能站起来,要是突然站起来,胎儿又会向下冲。

这时,吕欣感到腹部绞痛。为了与疼痛抗争,让自己忍着不翻身压到胎儿,她双手抓紧床头,双脚蹬牢。

洪文被妻子弄出的声响惊醒,马上找来值班医生。医生说如果非常难受可以坐一会儿。可是,吕欣坚决不坐起来,她不想冒风险,哪怕是一点点的风险。

吕欣就这样坚持着。丈夫看她脸被憋红了,眼泡肿了,非常心疼,劝她坐一会儿。可她却说:“就是遭再大的罪,我也要保证女儿的安全和健康。就当战争年代我被敌人抓起来倒吊着了。”

妻子的话令洪文哭了。他真想替妻子受罪,可是,他除了紧紧握住她的手,其余的都做不了。

吕欣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着,坚持着。

11月3日上午10点多,洪文被告知,早产的儿子已死亡。虽然在意料之中,但他还一直幻想着儿子能被抢救成活。他忍不住还是落泪了。

当天中午,吕欣的腹部一阵痉挛,又一轮的子宫收缩开始了,这是她身体内的原动力在向外推动着胎儿。虽然已打过抑制剂,可痉挛和痛苦仍是无法扼制。她又开始浑身冒汗,刚刚吃过的午餐全部吐了出来。

洪文忍住丧子之痛,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似的帮妻子的忙。痉挛停止了,吕欣被折磨得筋疲力尽。可她仍不肯睡,看着丈夫说:“你去求求医生,让我看看儿子吧。”洪文尽量装出平静:“医生说,儿子在监护室里,出来害怕被感染……”语气尽管平静,然而眼泪却忍不住要流出来。

吕欣发现了丈夫的异样:“你怎么了?儿子怎么了?”看着丈夫满脸的热泪,她明白了一切,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刘彩霞主任跑了过来,安慰吕欣:“你要挺住,不能太悲伤,要为你的女儿着想!”

听到刘主任这句话,吕欣马上止住了哭声。她强忍悲痛安静地躺在床上。

洪文害怕妻子的精神被压垮了,握住她的手,抚摸着她的脸,默默地陪伴她。过了十多分钟,吕欣轻声说:“你别担心,我真的没事。我要为女儿好好活着,为了女儿做什么我都愿意!”

刘彩霞主任、王德智教授等产科专家每天都给吕欣做检查,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制定新的治疗方案。专家们都夸吕欣坚强,是她积极配合才使得治疗非常顺利。

不过,手术12天后, 11月11日,吕欣出现了感染流血,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洪文知道后,又一次恳求妻子:“让胎儿流产吧,保你的命要紧!”吕欣急了:“有你这样做父亲的吗?难道你要杀死女儿?她刚才还在踢我,她能活!我再说一次,就是我死了也要生下女儿,没有女儿,我不会活的。”

从这一刻起,洪文决定不再和妻子提流产的事。他相信,妻子的这份爱和执著一定会感动上天,女儿一定能平安降生的。

缝住子宫21天,

创生命奇迹生下女儿

为了治疗她的感染流血,刘彩霞主任和专家把各种风险都想到了,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治疗方案。不过,最大的麻烦就是产妇的用药得非常小心,不能伤害到腹中的胎儿,为此得采取物理疗法。

吕欣开始发烧,她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丈夫把冷毛巾放在她的头上和前胸,进行物理降温。吕欣因发烧嘴里没有唾液,说话时舌头碰到牙的感觉是干涩的,非常难受。可她还是想和丈夫说话:“我没事,有女儿真好!”她的口腔里火辣辣的。

洪文用手捂住妻子的嘴,哭着说:“别说了,好好休息。”

此时,胎儿却在子宫里练起了拳脚,一拳打在子宫壁上,吕欣疼得浑身颤抖,又一拳打下来,她的身体疼得在抖,只好用双手抓住床单。突然,胎儿的脚使劲一踢,正好踢在吕欣子宫的伤口处,撕心裂肺,她下意识地大叫一声,冷汗从每一个毛孔钻出来。

子宫里的胎儿不知道母亲遭此大罪,正玩得兴起。吕欣感觉身体的每一根神经都疼痛,疼得像每一根血管都要胀裂似的。这时,她的信念在支撑她:“就是疼死也不能动,要保住女儿!”她把全身的力气都用到后背和臀部,紧紧地贴着床,一动不动。

丈夫流泪劝她:“哭出来吧,哭出来会不疼的。”她咬着嘴唇,嘴唇被咬出了血泡。等胎儿终于安静下来,吕欣才“哇”地一声哭起来,边哭边摸着腹部:“女儿呀,妈妈受不了,你别再踢了!”

3天后,感染治愈,可吕欣的痛苦一点儿没有减轻,因为胎儿练拳脚的次数和力量都加强了。吕欣忍受着疼痛,心里却万分高兴,这说明女儿是健康的。

刘彩霞主任和专家们密切关注着吕欣的身体变化。11月16日,胎膜出现早破,吕欣的阴道又开始流血,B超检查发现胎儿在子宫内慢慢下降。专家们会诊的结果是,继续妊娠的风险非常高,产妇被感染和凝血的风险很大,胎死腹中的风险也很大,应该择时终止妊娠。

接下来的时间,专家和医护人员时刻关注着吕欣和她腹中的胎儿。11月21日中午,刘彩霞主任和专家们决定,停止妊娠!盛京医院新生儿内科主任、全国著名儿科专家毛健教授从天津赶了回来,新生儿内科专家魏克伦教授也守护在此。下午3点整,体重800克的女婴顺利降生,马上转到新生儿内科,毛健主任和魏克伦教授迅速组织抢救治疗。

女婴出生时,没有呼吸,心跳微弱,浑身青紫,专家给她注射心肺复苏药物,并在气管上插管缓解呼吸困难……经过40多分钟的抢救,女婴脱离了危险。

孩子出生后,躺在病床上的吕欣虽然身体虚弱却异常兴奋:“我看到女儿了,她好漂亮!我现在很想看看她、抱抱她……”

母女俩,分别在产科和新生儿科接受治疗,专家们在尽全力保证母女平安健康。

日思夜想了半个多月后, 12月7日上午9点27分,这一时刻吕欣终生难忘,她见到了女儿福娃。抱着女儿,吕欣目不转睛地看着,喃喃地说着:“福娃呀,爸爸妈妈给你起这个名字是最好的,你是中国最有福气的,是刘主任、毛主任、魏教授和那么多的医生护士救了你的命……”

2009年2月26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和新生儿内科的专家宣布,吕欣和女儿已完全恢复健康。此时,吕欣的女儿体重已达2600克,各项生命体征都正常。吕欣和盛京医院的专家们共同创造了这项医学奇迹―双胞胎流产一个婴儿,缝合子宫继续成功孕育另一个。

4月2日中午,吕欣和女儿出院了。面对刘彩霞主任和医护人员,她动情地对孩子说:“女儿,记住这些叔叔阿姨吧,他们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刘彩霞主任握紧吕欣的手:“你是我见过的最勇敢最无私的母亲,母爱让你拥有超人的勇气和力量。祝福你永远幸福。”

幸福和快乐肯定会永远伴着这个不易的家庭。因为他们有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有支撑内心的巨大力量―浓烈的爱和不灭的希望。

奇迹的诞生,离不开医生精湛的技术和医院先进的设备,更离不开母亲坚持的决心和勇气。

母爱总是会创造很多奇迹。只是如果一个孩子一出生就没有了母亲,他以后的人生又该如何度过呢?而孩子的父亲又会在何种心情中度过余生?这个代价是否过于惨重?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但若终究无缘,也不要自暴自弃,自悲自怜。过好你的人生,经营好两个人的感情,作为一个女人同样可以圆满。

E-mail:

网址:www.省略

上一篇:李子勋:我们能为青春期孩子做什么 下一篇:杨红樱:有童心的妈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