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环境影响评价在规避邻避效应中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8-24 08:52:20

探讨环境影响评价在规避邻避效应中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邻避效应也随之而生。邻避效应的产生阻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为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影响。本文试图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对于规避邻避效应产生了什么效果,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邻避效应;问题;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扩张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与商业的繁荣,城市内的基础市政设施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同时,大量邻避设施的存在也使城市的整体印象大打折扣。对于城市居民方面,邻避设施因存在一定的污染性质,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由此引发了一定矛盾,甚至有些地区发生了暴力冲突事件[1]。

近年来,随着居民对于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邻避设施的设置需求与居民的需求产生了冲突,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同时阻碍了城市基础建设。

1 邻避效应的含义

公共市政建设在进行设置时有可能存在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的不利因素,大多数居民在要求提高市政建设覆盖率的同时不愿意相应设施修建于自己居住地的附近,这种情况就是“邻避效应”。近年来,我国各地因邻避效应产生了许多过激冲突,如某市相继进行的公众抵制PX项目,某省反复出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暴力事件,这些冲突与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问题,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邻避效应多发于城市环境建设方面,一方面呈现出公众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诉求,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表现公众的不满以及抗议,导致邻避设施的建设中断,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更有甚者危害了城市的稳定。综上所述,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邻避效应不可忽视,应对如何合理规避邻避效应进行探讨与研究。根据调查,近几年发生的邻避效应主要是由邻避设施设置所引发的,在邻避设施设置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能够一定程度的规避邻避效应[2]。

2 环境影响评价在规避邻避效应中的作用

2.1 为邻避项目寻找设置依据

邻避效应中群众的关注点在于邻避设施设置在居住地附近会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环境影响评价便是对邻避设施会给群众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是具有客观性的环境评价项目,对于评价信息采取公开形式,使群众对于评价的各方面有充分知情全。

2.2 群众参与度高

随着群众自身权益意识的提高,公众越来越愿意主动参与公共事务中去,并保障自身的知情权利。环境影响评价为群众提供了参与平台,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并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公开,使群众了解情况。同时,对群众进行意见调查,将群众的意见真实的反馈在评定表中,避免整个评价工作成为形式主义。

充分的知情权与参与度能够有效增加群众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信任度,并为环境影响评价提出宝贵意见,提高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度。

2.3 实际效果明显

一般情况下,评价工作主要是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群众只能获得最后的结果,使群众抱有较大的质疑。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评估人员注重收集群众的问题与建议,提供了群众与评估人员的交流,提高了评估体系的公平性,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邻避效应。在与环境影响评估小组交流过程中,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发泄了自己的情绪,为后期问题的协商解决做出引导,降低了邻避效应发生的几率,当邻避效应不可避免的发生时能够有效降低暴力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了社会的稳定[3]。

3 环境影响评价在规避邻避效应中存在的问题

3.1 大众对于环境影响评价认知度低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于新出现的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预防作用,是我国环境八项主要制度之一,但是,对于大众来说,是一个陌生抽象的概念。

由于欠缺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了解,大众在该制度运行时产生了较多误解,并对该项目产生了不接受或者抵制的行为,影响了环境评价工作的客观性,更加激化了邻避效应的矛盾。

3.2 大众对于评价单位的信任度低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公众对于评价单位抱有较大质疑,认为环境影响评价的数据来源不明,更有部分群众认为环境影响评价只是为了顺利实施邻避项目的借口。由于大部分公益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群众对政府失去信任,对于政府的环境影响评价也产生了质疑。这种不信任行为也是邻避效应产生的重要因素[4]。

3.3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缺失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没有相应的标准依据也是造成群众质疑的主要原因。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技术标准缺失,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群众对于相关数据产生质,群众要求评价机构出具国家规定的数据标准,但是我国在此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2)缺乏相关规范,因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参与者是群众,我国在此方面的法规较为原则化不够具体,使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约束力缺失,难以消除群众的不信任之感。

4 结语

在我国城市化道路上的邻避问题是必须解决落实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于规避邻避效应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依然存在问题,需要不断的进步与完善。

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做好支援,保障群众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羿,赵智杰.环境影响评价在规避邻避效应中的作用与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1056-1064.

[2]王权典,黄永强.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对邻避效应的导控作用与价值意义[A].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Chinese Society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Law (CSERL))、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政法学院.2014年《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问题研究――201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Chinese Society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Law (CSERL))、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政法学院,2015:5.

[3]梁东瑶.降低邻避设施对居住区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

[4]王奎明,于文广,谭新雨.“中国式”邻避运动影响因素探析[J].江淮论坛,2013,03:35-43+68.

上一篇:电力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下一篇:The Lo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atama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