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分析

时间:2022-08-24 07:21:54

介休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分析

摘要对山西省介休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进行分析,阐述了潜力测算的方法,并用多种方法测算介休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评价与分级,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潜力分析;用地整理;山西介休

中图分类号F301;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3-0350-02

AnalysisonRuralResidentialLandConsolidationPotentialinJiexiuCity

LIU Ze 1GAO Rui-yan 2HU Xue-feng 3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Shanxi 030801; 2 Graduate Schoo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3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The potential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of Jiexiu City in Shanxi Province was analyzed and methods of potential calculation were elaborated. Potential of rural residential of Jiexiu City was calculated by various methods. Potential of rural residential of Jiexiu City was evaluated and classifi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rural residential land;potential analysis;land consolidation;Jiexiu Shanxi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因此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以介休市为例,研究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和方法,旨在为介休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1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概述

1.1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来源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是指通过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从而增加耕地的面积。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农村宅基地和空闲宅基地[2]。农村宅基地的整理潜力来自于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部分。按照我国《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93)规定,人均居民点用地上限为150 m2,超出标准的也就产生了整理潜力。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但是在农村的宅基地并未做任何处理,形成了空闲宅基地。还有则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老房废弃,另行修盖新房而形成的空闲宅基地。

1.2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

目前,针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人均用地标准法。该方法采用现有的农村人口与人均居民点用地标准来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计算公式如下:

Si=Si-Bi×Qi(1)

式(1)中,Si为i村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Si表示i村现状农村居民点面积,Bi为i村人口数,Qi为i村人均居民点用地标准。

1.2.2户均用地标准法。该方法与人均用地法类似,依据现有的户数与户均用地标准来进行测算[3]。计算公式如下:

Si=Si-Bi×Qi(2)

式(2)中,Si为i村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Si表示i村现状农村居民点面积,Bi为i村户数,Qi为i村户均居民点用地标准。

1.2.3土地闲置率法。结合实地,得出闲置率,从而完成潜力测算[4]。计算公式如下:

Si=Si×Pi(3)

式(3)中,Si为i村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Si表示i村现状农村居民点面积,Pi为i村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

2介休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2.1研究区概况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4′10″~112°10′14″、北纬36°50′1″~37°11′4″。共管辖5个街道、7个镇、3个乡,共231个行政村。2009年末,介休市总人口为401 76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 530人,占29.75%,农业人口282 234人,占70.25%。

2.2农村居民点现状

2009年底,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6 770.84 hm2,农业人口数量28.22万人,共计101 398户,全市户均居民点用地面积667.75 m2,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239.93 m2,远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2.3农村居民点现实整理潜力测算

依据上文的潜力测算方法,对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现实整理潜力进行测算。

2.3.1人均用地标准法。国家规定人均居民点用地标准上限150 m2,人均城镇用地标准上限为120 m2,经过实地走访调查,确定标准,对研究区进行潜力测算(城关乡内的用地与人口不对应,故剔除),结果如表1。

2.3.2户均用地标准法。结合介休实际情况,户均居民点用地标准定为400 m2和350 m2,对研究区进行潜力测算,具体结果如表1。

2.3.3土地闲置率法。全市共有231个行政村,每个乡镇随机抽取5个行政村进行野外调查,确定各乡镇的土地闲置率值(表1)。

表1介休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

3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

将各乡镇的3种算法得到的潜力数值进行平均,作为最终的现实整理潜力,如表2。然后进行分级,0~100 hm2为一级,100~200 hm2为二级,200 hm2以上为三级。利用SuperMap软件,制作分级图,如图1所示。

表2研究区各乡镇最终现实潜力

图1研究区整理潜力分级

4结论

随着“增减挂钩”工作的开展,农村居民点的整理也备受关注[5],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对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现实整理潜力进行测算,得出研究区的现实整理潜力很大。推进此项工作,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农村居民点布局更加合理[6]、对减缓建设用地扩张对农用地形成压力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5参考文献

[1] 黄艳丽.县域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研究――以偃师市为例[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4.

[2] 宋伟.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3] 汪琴,邹自力,张小平.基于3S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以江西省宜丰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 2377-2379,2412.

[4] 贾玫.内涵挖潜,退宅还田――浅析吉林省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J].中国土地,1999(6):2-3.

[5] 田春华.“挂钩”统筹城乡的新工具[J].中国土地,2007(8):18-21.

[6]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文)[S].北京:国土资源部,2008.

收稿日期 2013-05-23

上一篇:保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想方法研究 下一篇:出现老年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