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互动内涵,构建动态课堂

时间:2022-08-24 05:06:47

把握互动内涵,构建动态课堂

【摘 要】现代教育理论将教学过程视作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交往、共同发展促进的动态过程。高效的课堂互动给学生创造敢说、想说的学习环境,保障了其课堂主体地位。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为着眼点,从两个方面探讨了教学互动的内涵。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策略

简单地来说,教学互动即在教学过程中,互动主体在达成教学目标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均是教学互动的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堂,平等对话。一线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互动的重要性,运用有效的互动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一、互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1.互动加深情感渗透

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它是一门情感性学科,教材中所选择的作品多数都文质兼美、蕴含丰富情感,对每一篇美文的品读都需要情感的渗透与融合。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笔者发现,只有教师本身表现出积极、活跃、真实的情感,并率先进入文本的意境,展现作品的美感,学生才能在这种正面的激励之下产生情感,逐步进入文章角色,达到情感渗透的效果。教学互动让师生之间这种有效的情感感染与激发成为可能,也为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互动促进认知互通

教与学是一个不容割裂的整体,通过交流互动,学生从教师的教导中获得了识字和写作技巧、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口语技能等,这些信息不断地被同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以扩充知识,提升认知水平。而教师接受学生所反馈的信息之后,便能够了解到学生目前的学生状态,明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是否适用于学生当下的状态,并以这些信息为参考,及时对教学做出一些良性调整,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以实现教学相长。

3.互动保障思维开放

在互动的氛围下,教学环境轻松愉悦、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且友好,解除了传统教学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他们和教师一样都有机会且有欲望去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开放与独立的思维会激励学生努力发现和探究,并解决更多的问题,驱动其对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促进知识的同化,唤起学生的创造力,获得更充实的学习体验,。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互动策略

1.情境互动,由美生情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理解水平都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面对一篇美文,他们往往会将注意力放在单一的意象上,并由此生发出较为片面、局部的情感,因而对学习素材的理解也会有失偏颇。纵观所有的审美对象,对于小学生而言,形象美最为熟悉也最容易接受,教师要在互动中帮助学生加深对形象美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情感感悟。

在语文课堂上,情与境是相互依赖、相得益彰的两个教学要素,境是形象美的展示,在这种美的激励下,情自然而然也就衍生出来。情境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诱发学生情感、提升审美情操。笔者建议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创设美妙的形象化情境,并结合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唤起学生全部的感官体验,让他们细致地感受作品的美境,引感共鸣。

教学案例:《鼎湖山听泉》

本文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散文,这类散文对于小学生而言往往比不上具有故事情节的作品那样具有吸引力,但是却是帮助学生由美生情的绝佳素材;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到文中的形象美,笔者利用鼎湖山的多幅美图制作了一个视频短片,将作者一路上所邂逅的景色都一一展示在学生眼前,还配上有优美的音乐并且加入了语言解说,入夜后,鼎湖山动听的泉水声为学生奉上了一场优美的音乐会,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心生向往呢?学生个个都看得入了迷,听得走了神,仿佛也去了一趟鼎湖山,亲眼看到了鼎湖山的美,听到了悦耳的泉声。

2.提问互动,由问达知

提问是师生直接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互动方式。通过问题,教师能够准确地传递学习的重点信息,学生的回答反映了他们的学习状态,对答案的反馈和完善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不仅如此,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对于学生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鼓励,教师能够轻易地通过一个肯定的眼神、几句表扬的语言甚至是一个亲密的动作来对学生做出评价,而这种积极的互动能够迅速地反应给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勇敢回答问题的信心。

好的问题是有效的提问互动的前提。教师要注意几个关键点,首先,提问的语言要得体。即教师要尽量使用简洁明了且学生熟悉的提问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便于学生理解;其次,教师要合理运用追问。小学生思考问题往往具有片面性,也时常会犯错误,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用追问的方式暗示或提示部分答案,以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最后,课堂提问内容要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宜。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对于过于复杂的问题没有兴趣,只有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最具启发性和引导性。

教学案例:《珍珠鸟》

师:“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这段话作者的用意何在?

(学生一时无从作答)

师:第一个分句有个关键词,你找到了么?

生:淘气。

师:对,这个词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生:作者喜爱雏儿。

师:再来看看第二个分句,为什么父母再三呼唤后雏儿才飞回去?

生:因为雏儿跟作者玩得很开心,不想回去。

师:没错,你注意到了“扭动”、“滚圆”、“挤开”这三个词了么?

生:雏儿的动作很可爱,惹人喜欢。

师:说得真好,这段表现了雏儿的可爱和作者的喜爱,而且我们还能看出作者和雏儿已经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3.讨论互动,由论促思

讨论是一种群体性互动行为,能够最大限度的集思广益,促进学生之间互通有无,相互启发,有助于多角度、多层次的全面分析和理解。有效的讨论互动不只是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动,教师也要作为一个活跃因素参与其中,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同时也可以从学生活跃的思维中汲取一些新思想。

在参与讨论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整体优化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讨论互动建立在科学的开放性任务之上,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探究兴趣,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见解,碰撞思维火花。教师要及时了解讨论进展,纠正方向性错误,帮助学生把握讨论主线,同时利用参与互动的机会,大致把握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并在评价反馈中挑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两组进行重点点评。

教学案例:《徐悲鸿励志学画》

这是一篇非常励志的课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去体会: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究竟该具备哪些品质?这同时也是教学的最大难点。为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笔者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徐悲鸿身上到底有哪些代表中国人的品质,并且给出自己的理由。学生既可以从文本中找答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合理答案,只要紧扣主题、有理有据即可。学生讨论的热情很高,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都用很多了文本中并没有的词语,如孜孜不倦、志存高远、尽心尽力、有骨气、有毅力等,但也有的学生只看到了较为表面的东西,如徐悲鸿的清苦的生活,笔者稍加引导就帮助学生认识到了这是坚忍不拔的表现。在讨论结束后的班级交流总结上,笔者将每个小组得到的较为准确的词语写到了黑板上,再请学生仔细揣摩。这次讨论互动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受益匪浅。

发展高效教学互动归根结底是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笔者建议教师灵活运用情境互动、提问互动和讨论互动这三种最主要的方式,改变传统课堂上机械的授课方式,给学生留下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有机会也有能力去实现情感、认知和思维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钮添美.课堂表演:为语文教学添活力.小学教学参考,2011

[2]于自春.浅析小学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技资讯.2010

[3]王红艳.探析语文课堂提问艺术与学生思维力的发展.考试周刊.2008

[4]黄国英.论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的价.教育探索与实践.2006

上一篇:让“课堂错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下一篇:采用有效性方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