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比较与分析

时间:2022-08-24 02:59:10

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比较与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微泵输注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静脉麻醉,选择拟人工流产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缓慢推注瑞芬太尼0.5~1.0 μg/kg,继以微泵瑞芬太尼 0.10~0.15 μg/(kg・min),同时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1.5 mg/kg,(至睫毛反射消失,意识消失)手术结束前一分钟停用瑞芬太尼;B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1.0 μg/kg,两分钟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1.5 mg/kg至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手术,术中如肢体反应,可适量静脉注射丙泊酚。结果 A组瑞芬较芬太尼诱导快,术中生命体征比较平稳,术后苏醒快,手术结束后呼之睁眼,5 min内可自行站立,判断力完全恢复正常,与B组相比较恢复显著提早。结论 A、B两组均可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麻醉,但相比较而言,A组更具有优越性,由于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均为起效快,消失快,持续输注后体内无蓄积作用。两药合用既可加强镇痛,又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达到了镇痛,镇静完全,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的目的,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是无痛人流麻醉的理想选择之一。

【关键词】

瑞芬太尼;微泵输注;丙泊酚;无痛人流;苏醒迅速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强、起效快、消失快,与芬太尼完全不同,其代谢不受肝肾功能及年龄、体重、性别的影响长时间输注或反复输注体内无蓄积。瑞芬太尼的这一特性使它即可满足术中镇痛的需要,又不引起术后呼吸抑制。而丙泊酚也是一种起效快、消失快、苏醒迅速,持续输注后体内无蓄积作用的静脉。两者联合,互取优点,又起协同作用,并可降低彼此的用药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自愿性无痛人流的早孕患者,年龄18~40岁,ASAI级,术前血常规,心电图均无异常,无肝肾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无药物过敏史,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组间一般情况无差异性。

1.2 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常规禁食,禁水,入室后常规开放一条静脉通路,准备呼吸机麻醉机,常规面罩吸氧,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A组,先缓慢推注瑞芬太尼0.5~1.0 μg /kg,随后以微泵瑞芬太尼0.1~0.15 μg /kg・min持续输注,同时缓慢推注丙泊酚1.0~1.5 mg/kg至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前一分钟停用瑞芬太尼。B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1.0 μg /kg,两分钟后缓慢推注丙泊酚1.5~2.0 mg/kg至睫毛反射消失,意识消失开始手术。术中如有肢体反应,可再适量推注丙泊酚。比较两组间的诱导时间、丙泊酚的用量、苏醒时间、麻醉效果(麻醉效果分优、良、差,优,术中无肢体活动。良,术中有轻微肢体活动但不影响手术。差,肢体扭动剧烈,无法手术。)及不良反应。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的生命体征。如术中出现呼吸抑制,可采用托下颌法加压吸氧。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

2 结果

瑞芬太尼组诱导迅速,术中丙泊酚的用量明显少于芬太尼组,术中血压心率波动幅度不大,术毕呼之即能睁眼,苏醒迅速,术后5 min即可自行站立,判断力完全恢复正常。两组术后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患者自述对术中镇痛满意,对手术过程无痛苦记忆。由此可见,两组麻醉方法都可使用于无痛人流,而A组瑞芬太尼组更具有优越性,更加理想。下面是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测结果见表1。及两组间麻醉效果,丙泊酚的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的统计结果见表2

术中麻醉效果

优良差

丙泊酚用量mg/kg清醒时间min离院时间min

A组n=4039*101.5±0.2*3.5±1.1*10.5±3.6*

B组n=4032802.2±0.55.7±2.315.3±4.2

注:*与芬太尼组比较P

讨论:无痛人流手术是妇科常见的,不需住院的短小手术。一般5 min即可结束。但由于患者的恐惧心理,以及术中扩张宫颈口和吸刮子宫壁时患者会产生较强的牵张与不适,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理想化的麻醉方法,要做到术中充分镇静无痛,术后苏醒迅速,且无痛苦回忆,短时间内能够离院,离院时要完全清醒,判断力要完全恢复正常,体内几乎无的残余作用。众所周知,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强,在体内1 min左右迅速达到血脑平衡,在组织和血液中被迅速水解,故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与其他芬太尼类似物明显不同。瑞芬太尼的代谢不受血浆胆碱酯酶及抗胆碱酯酶药物的影响,不受肝、肾功能及年龄、性别、体重的影响,主要通过血浆和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大约95%的瑞芬代谢后经尿排泄。故此药长时间输注或反复输注后体内无蓄积。瑞芬太尼的这一特性使它既可满足术中镇痛需要,又不引起术后呼吸抑制。丙泊酚也是一种起效快,苏醒迅速,持续输注后体内无蓄积作用的静脉。两者联合,互取优点,又起协同作用,并降低彼此的用药量。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可以说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麻醉方法。但术中仍需重视其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作用,术中要备好各类急救药品及麻醉机、呼吸机,加强监测。

参 考 文 献

[1] 徐启明.临床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戴体俊.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 孙磊,李蕾,程庆好,等.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9(9):73-74.

[4] 温冬梅,廖秋霞.不同麻醉方法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4):360.

上一篇: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对跟腱断裂的影响及治疗 下一篇:门诊抗高血压药使用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