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妮:我想我像水

时间:2022-08-24 12:52:27

作者手记:请允许我说句大实话――闫妮是我所接触过的明星中最真实、最不做作的演员。

早前只是喜欢她和她的一些作品,每次合作的接触时间也都非常短暂,没有太多交流,只是觉得她会演戏,有时候比较“晕乎”,面对公众与媒体时的方式有点和其他艺人“不一样”。这次近距离与她对话,我发现了她更多的真实的一面,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真糊涂VS假糊涂

拍摄间隙订工作餐,恰逢影棚附近刚刚开了一家陕西面馆,工作人员就特地给闫妮订了各种面和肉夹馍。

坐在旁边看她吃得不亦乐乎,不由得问:“现在还是保留陕西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吗?”

闫妮一边吃一边乐呵呵地说:“都这么大岁数了,想改也改不掉”

呵呵,喜欢她的自嘲,你总能从她的语气和笑声中感到生活中积极的调子,而且我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把肉夹馍吃得那么香。

闫妮一直形容自己为“憨吃傻睡”的人,对很多事不关心、不过问,自然也就没那么多烦恼。她极少上网,也不用微博,对网络和计算机的认识仍旧停留在“微机”(微型计算机)的阶段。她经常和姚晨打电话聊天,“她(姚晨)知道的我多一些,所以我知道的那些八卦、网络用语什么的,好多都是从她那里听来的”。

身边的朋友对闫妮这种大大咧咧的性格也习以为常,经常拿她的糗事开涮。团里的同事跟她说:“闫妮你不要一天到晚稀里糊涂了。”闫妮反问:“人家还都说我聪明呢。”同事说:“那是人家不了解你,你不要信以为真,你是真糊涂!”

“我很少会因为一些事情纠结、失眠之类的。回到家也不去想白天的事,基本上走到哪儿睡到哪儿。但有一件事情是我所在意的,就是我的工作。当在表演上遇到一些问题,或者一部戏究竟该不该去演,我都会认真思考,也会征询朋友们的意见……我睡不着的时候基本都是因为这些事。”

因为自己到底是“聪明”还是“糊涂”的问题,闫妮经常被朋友说得晕头转向,也因此她会跟朋友开玩笑说:“就算我本来不糊涂,你都把我说糊涂了”糊涂外在的文艺心?

拍摄大片时,影棚的音乐不给力,闫妮的状态多少受了些影响,于是Hers编辑建议换一个音乐,我就问闫妮喜欢什么音乐。答案让我大吃一惊――闫妮竟然喜欢Amy Winehouse!

我不由得有点分裂了:无论如何我都无法把眼前大大咧咧、说话经常“打横炮”的人和Amy Winehouse的音乐联系起来!果不其然,Amy的那首经典歌曲You know I’m no good音乐一响起,闫妮就立刻来了精神,跟着音乐摇摆起来,摄影师的镜头中也多了一双更有神的眼睛。

我对很多人说我比较“了解”闫妮,是因为我身边也有和她一样糊涂到家的朋友――这样个性的人经常让人头疼。比如分辨不清方向,在姚晨过生日的KTV楼下开车绕了几圈就是找不到门在哪里。再比如人家说东她说西,人家说张三她说李四,接受采访时也经常语无伦次,思绪乱飞……

有一次她急着上厕所,尚敬告诉她,这个是冷水,那个是热水,内急的闫妮下意识反应出的就是“这个是男水,那个是女水”,令人啼笑皆非。还有一次,闫妮上快乐大本营,站在舞台上貌似镇定自若,其实内心相当慌张,说着说着就说跑了,愣愣的,好一会才想起来自己要说什么,就看到“快乐家族”的成员们那一脑门子汗哪……

但是让人“出汗”的人也偶尔有令人感到“惊艳”的时候,闫妮糊涂的表象之下其实隐藏着一颗文艺的女人心。平日里她和朋友们交流最多的除了剧本和工作,就是音乐。她说:“音乐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也会经常看剧本,看电影,一些好的文艺作品有种直指人心或者抚慰人心的力量,这也是我放松减压的方式之一。”

“前不久我看了一部电影叫《欲海情魔》,里面有首主人公女儿给妈妈唱的歌:‘不管生活是什么样的,你永远都还在寻找着你那蓝色的知音鸟。’我很喜欢这句歌词,因为它代表了在我们的内心还是保留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说出这样文艺话来的闫妮,顿时像变了一个人。只是我一时还不习惯这样的“分裂”,一时想不出如何对答。我只是希望她快乐!

提及女儿,闫妮的第一句话是:关于女儿其实也没什么好聊的,而且以前我已经说得挺多了。

我能明白,名人都不太愿意将自己的生活曝光于众,何况她女儿年龄还小。但说起女儿的教育问题闫妮仍是有很多心得体会。

闫妮生活中和女儿的沟通很密切。“只要我在北京,每天都会跟女儿沟通,问问她的学习啊、一些学校的事情啊。我也会经常和她的老师交流。”闫妮自言不是一个特别会当家长的人,甚至很不善于沟通,恰逢女儿到了青春期,在交流上难免会有一些问题。为此她特地拜访教育专家,咨询一些针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方式,她的说法挺让人忍俊不禁的:“这样比较科学。”

问起女儿是否因为妈妈是名人而感到压力,大概是继承了妈妈的个性,闫妮说女儿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在闫妮去录制自己喜欢的《快乐大本营》之前,女儿跟妈妈说:“你好好录啊,别给我丢人。”

“我觉得现在的小孩生活习惯都不是很好。我小时候也不是很会干活,现在的小孩更不会,但起码你要懂得整洁,作为女孩子必须学会很多女人应该做的事情。我自己这方面也不是特别好,但每个人都需要把自己打理得很好。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样子。”

把自己和孩子的成长做对比,闫妮心生感慨:“时代不一样了,那时候我们都不是独生子女,需要面临的问题很多,眼界也没有现在开阔。现在的小孩接触的信息量多大啊,所以肯定不一样。那个时代,家长对孩子有很多的期望,希望子女为家里争光,出人头地等等。现在的家长想得很开,对小孩的要求就是希望她能快乐,希望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限制她。如果硬说有什么希望,就是希望她能和我一样,在工作中得到快乐。但这一切都要看她自己的努力。”会烹饪,才有温暖

闫妮主动讲起她的一个女朋友要教她做饼干的故事。

“特别有意思,我的一个女朋友跟我说,她学会了做饼干,特简单,并且一定要教会我怎么做。然后突然有一天她就提着个特别好看的篮子来看我了,我一看,里面全都是各式各样漂亮的小饼干,还特好吃!把我乐的。她说一定要带我去买全套的设备、模具,或者她就干脆送我一套。我想,我要是哪天学会了做饼干,然后也带这么一篮子给人家送去,人家肯定会瞠目结舌,愣半天然后说:‘天哪,这世道怎么变了!’哈哈哈……”

大概是经常拿自己开涮,自嘲起来就像讲别人的笑话,闫妮一直都特别乐天知命,因为她总说自己是个糊涂女人,不是那种特别好的“都市主妇”,甚至连做妈妈都不是特别称职。“我觉得自己做东西送人,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可以帮助你减压,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我想,那样的女人肯定特别有魅力,她会把自己打理好,把家里也打理好,会做可口的饭菜,甚至会做小饼干送给朋友们。

你跟她在一起会很有安全感,也许她的家不是很豪华,但是和她在一起就是很舒服,不愿意走,她的身上会传递出一种温暖的感觉。”

我相信闫妮肯定是个好妈妈,但我想她这辈子也不会成为一个自己口中“那样”的人吧。倘若她真的特别心细,特别居家,特别周全,反而会让大家觉得不可信、不舒服吧。引用她自己的话,就是“天哪,世道怎么变了”

一个自认为幸运的人……

一些演员提起自我成长之路,总是出现很戏剧化的一幕,要么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诉说自己如何不容易如何辛苦,要么就说,我是陪别人试镜,结果阴差阳错当选了……所以大众在对待艺人“如何争取到某个重要角色”一类问题上,基本保持了“看看就好,其实无所谓”的态度。但我想所有的演员对此都是心怀感激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闫妮的成长道路诸位可以到百度百科中寻找答案,在她真正“红了”以前,曾经演过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的戏和角色,有些名字听起来也五花八门,匪夷所思。

“佟湘玉那个时候我还哪有资格去选,人家给了我个主角演,我还管她是什么角色,是不是跟我本人反差大,或者很有挑战什么的,我都没法多想,赶紧去演。《三枪》那会儿,是张艺谋选我,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就去演。”

“我觉得我的每一次合作都是有很大的缘分在里面,很多都是老天爷给的机会,但有一些我也会去争取。包括拍《武林外传》的时候,尚敬找我演佟湘玉,我就很兴奋。可是我们团有一部话剧任务,不让我演,我就很着急,打电话给尚敬让他帮我想办法,争取出演的机会,后来我承诺给团里排一台小品晚会,团长才答应让我去演,团长还说你要请我吃饭,这顿饭到现在也没请,但是我内心对此很感激。”

“现在选择的空间大了一些,三部新作都是和香港团队合作,工作方式不一样。拍《画壁》,陈嘉上导演都是当天给剧本的,一开始有点不适应。他就要你最直接的感受。总体来讲,和他们拍戏很愉快。他们的模式更接近于电影工业流程,更像是流水线上的作业,相对来讲更加成熟。这和内地的拍摄方式很不同,作为演员要适应不同的工作方式。”

“和梁朝伟、周迅他们拍《开心魔法》时,我发现香港的团队经常一拍就是30多个小时,觉得很不可思议。我就问他们每天吃的是什么,为什么拍了30多个小时还在打排球?看来我也要补补身体,和你们拼了”

你不过就是一个人!

作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我很想知道闫妮的“喜感”从何来,她的回答很巧妙:

“作为喜剧演员,肯定希望自己也有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但是什么是喜剧呢?没有悲就没有喜。世界是两面的,人也是阴阳的。我也是一个生活在大干世界的普通人,有所有人都有的欢喜和忧愁。我记得贾宏声在《昨天》里说的一句话:你不过就是一个人。”

红了之后自己有什么变化吗?闫妮借用身边人的说法:“我身边的人也没有说我有太多变化,我自己就更没有觉得。”

“对我来说,演戏是快乐的。做演员这么长时间,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内心一定是快乐的、感恩的。而且因为拍戏我也结交了很多影迷啊、朋友啊,带来了很多温暖的东西。本身我也不是说一定要得到什么才去做演员的,有奖项和肯定是值得开心的事,但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喜欢做演员,乐在其中。”

有一种美好“像水一样”

我问闫妮,你会当演员一辈子吗?

她看着我回答:“因为别的也干不了啊。没有别的能力,什么也不会。”

我之所以说闫妮是我见过的最真实、最不做作的演员,原因或许可以用她的这句话来概括。

似乎闫妮不是个那么“与时俱进”的人,但“与时代脱节”也自有好处。郑板桥先生说“难得糊涂”,在这个时代,聪明人太多了,用脑过度、心力交瘁是现代人的通病。筋疲力尽之后很多人都希望回归传统和质朴,用归隐田园、不问世事的方式修身养性。但不见得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因为有些人的聪明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人的“糊涂”也是无法改变的。

“我从来没想过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不是出自文艺世家,也没有多深的文艺修养,今天我有这样的成绩其实是老天对我的眷顾。如果硬要说自己的优势,我想大概是缘于我有一个好的性格和演员最基本的素质。”

“但我是有追求的,我想追求的是一种像水一样的东西:有型,但是不定型,可以随着角色的需求而变化。水是往低处流的,比较低调,随缘,流到哪儿是哪儿。但是水滴又可以穿石,具有自己的特质和力量,只要恒久坚持就能够达到目的,达到内心的一种高度,总之都是随缘。就像我出席活动走红毯,衣服是借来的,和时尚接一下轨,上去美美地得瑟一圈就过去了,我不会去想更多的。他们都说我迷糊,那么还是‘晕晕乎乎’地走下去吧,这样挺好的。”

上一篇:飞利浦系列豆浆机 下一篇:老克勒的石库门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