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帮你抵御“审美疲劳”

时间:2022-08-24 12:33:45

是什么帮你抵御“审美疲劳”

看到歌手韩红说:“现在的艺人浮躁,歌曲粗俗,我惟一看好的就是2007年快乐男声冠军陈楚生。”我起初还有点儿替陈楚生高兴――新人能得到实力派前辈认可,在各个行业都是很难得的,看来陈楚生后劲还在;细一想又觉扫兴,陈楚生是2007年捧红的新人,两年里只发了两首单曲唱片――《有没有人告诉你》和《一个人的冬天》。两年两张单曲!别说倒退回齐秦、童安格的年代,就算是倒退回熊天平出道的时代都是说不出口的,如今竟然还被前辈称许有加,真是世道变了。

陈楚生两年前是个“有潜质的歌手”,到今天依然是个“有潜质的歌手”,不同是:他作为歌手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两年。这两年他干什么去了?无非是按签约公司的安排去演出;间或在传说中的“封杀”纠纷中低调等待。两年的经历,或许会给他的人生和将来的歌曲添加阅历与养分。但作为被听众所期待的唱作歌手,他这两年对大众的听力,确是没有太多贡献的。这种情况下,歌手和观众竟然还能记得他、媒体还能关注他,除了证明他过去的人气,也说明歌坛这两年在新人涌现方面情形确实不容乐观。

艺人通常三五年就是一代。不只是歌手,影视演员、主持人这些行当也是同样道理。高手辈出、火拼激烈的年代,倘有人能屹立舞台长盛不衰,大约就接近于传奇了。近二三十年,华语娱乐界曾经有过这样的传奇,比如已故的梅艳芳,比如在理想中锲而不舍的罗大佑和崔健,比如已臻化境的李雪健,比如工兵一般勤勉的刘德华……可是伴随有些人的音容离去,有些人的频繁出镜和青春已逝,让大众产生出一种“换人”愿望。但遗憾的是,却并没有和传奇艺人当年锐气仿佛的后辈递补上来。

不由想到白岩松,站在“央视头号主持人”的位置上十年不衰。这一方面说明白岩松的天资和努力惊人,另一方面却也说明,整个业界对中青年电视主持人的培养,以及主持人们的自我教育,已经遭遇了双重的瓶颈。每当在春晚看到朱军、李咏,我会怀念程前、王刚站在类似位置的日子,而他们之前不远,就站着四平八稳的赵忠祥。新人们脸孔变了,嘴里的时尚流行语也变了,不变的是三个月、三个星期你就能挑出他/她的一身毛病。而过去可能是三年、三十年。这未必就意味今不如昔,却实实在在提醒人:今天的大众,挑剔娱乐的眼神,已经变得何其歹毒!而新人们自我健全和完善的速度,娱乐工业打破自己用人惰性、惯性的力度,能跟上“衣食父母”们(如果你真这么看消费者)的这种“提速”吗?

抵御“审美疲劳”的最关键一点:是要有“心”……

上一篇:香港贺岁片 下一篇:爱上新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