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孩子的“姿势控制”

时间:2022-08-24 10:06:46

毛毛虫孩子的“姿势控制”

孩子坐在教室里,老是动来动去的,就是没办法乖乖坐在椅子上,不听话的手脚,一会东摸摸,一会西碰碰,好像一只扭来扭去的小毛毛虫。即使已经反复地提醒孩子,但是要不了几分钟,他们就会故态复萌。这是孩子不专心、不认真吗?可能不是,而是孩子“姿势控制”未成熟所导致的。

姿势控制有困扰的外在表现

有“姿势控制”困扰的孩子无法维持自己身体的稳定度,身体会出现不自主的动作。

对于他们而言,站着比坐着舒服,跪着又比站着舒服,上课时,孩子会有想要站起来的念头和表现,所以经常会被老师与父母误解。

姿势控制与婴儿爬行

姿势控制与孩子在婴儿时期爬行经验的多寡有关。如果孩子在婴儿时期的爬行经验较多,可以促进“核心肌肉稳定度”与“颈部张力反射”的整合,孩子在4岁时就可以发展出良好的姿势控制能力。

相反,如果孩子在婴儿时期,爬行经验较为不足,就往往需要额外的活动练习,以促进姿势控制的发展。而导致孩子会像毛毛虫动来动去,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颈部张力反射”的未完全整合。

颈部张力反射

“颈部张力反射”未整合的孩子,往往无法精确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手脚,只要头一转动,手脚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动来动去。但只要当孩子的头不转动时,又可以乖乖地坐好不动。

为了让自己的手脚不要乱动,孩子往往会跪坐在椅子上,用屁股压住自己的脚,让它“乖乖的”。但却常被大人当作坐姿不良纠正,但是脚放下来,又会被大人抱怨动来动去。

一对一和团体课程

由于当孩子头转动时会诱发手脚与身体的动作,因此孩子的表现常常会出现不一致性。在“一对一”的课程时,孩子直接面对老师,头转动的机会较少,会表现得比较好。

但是当孩子在团体课程,特别是在分组活动中,由于老师在讲解时常会需要走动指导,孩子需要大量转头时,往往就是“灾难”的开始。孩子越是专心听课,眼睛越是注意老师,身体越会随着转动而不受控制。相反的,如果孩子只是呆呆地坐着,眼睛不看老师,又会被老师抱怨上课不专心。

练习攀爬

在协助这些孩子时,责备与提醒并不能改变孩子。协助孩子的第一步,就是先了解孩子的特质,帮孩子避开可能遇到的挫折。

请务必将学业学习与姿势控制分开来练习,当孩子在学习时,请让孩子选择自己舒服的方式来读书,学习才会有效率。然后每天额外花10分钟,让孩子练习撑手、爬行、攀爬的活动,改善孩子的姿势控制能力,让孩子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自然就可以从“毛毛虫”化身为“蝴蝶”。

上一篇:忘带作业本,这都不是事儿 下一篇:有一种表扬,让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