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F压接式微矩形型电连接器的研制

时间:2022-08-24 07:43:26

摘 要:文中主要介绍了MDCF压接式微矩形电连接器的研制过程。通过图文阐述了MDCF压接式微矩形电连接器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并对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作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微矩形;电连接器;绞线插针;MDCF

中图分类号:TG113.22;TP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12-00-03

0 引 言

电连接器是实现电器终端之间连接与分离功能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它在军事武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武器系统及航天器电子设备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要求电连接器的体积越来越小,接触件间距越来越密,且可靠性越来越高。

MDCF压接式微矩形电连接器是根据市场需求研制开发的。产品接触件间距为1.27 mm,排距为1.1 mm。技术性能指标符合GJB2446A-2011《外壳定位微矩形电连接器通用规范》。该系列产品是目前间距1.27 mm,排距为1.1 mm微矩形连接器中体积较小的一种。与现有MDM系列微矩形连接器相比,各项电性能指标均未降低,体积却只是其一半,是一种结构合理的小型化产品。

1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MDCF系列压接式微矩形电连接器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所列。

2 设计思路

MDCF压接式微矩形电连接器要求产品在目前间距为1.27 mm,排距为1.1 mm的型谱基础上将产品体积尽可能做到最小,并保留原1.27 mm间距系列产品法兰盘的设计,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安装需求。因此该产品设计的关键就是在不影响产品性能指标的前提下,优化产品结构,缩小产品体积。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以外壳为突破口,解决基座及其它零件的设计、工艺等问题。该连接器具有高可靠、体积小、电性能优越等特点。产品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

3 结构设计

3.1 外壳设计

外壳的主要作用是支撑绝缘安装板和接触件以及保护插孔、插针免受机械损伤。本产品采用全金属外壳结构,在材料选择上,选用了密度小、抗腐蚀性强、易于加工的铝合金材料,加工后表面采用化学镀镍。对插面采用30°梯形防误差结构,在插针插孔接触件啮合之前,梯形的外壳先实现定位。外壳尺寸比常见的1.27 mm微矩形电连接器缩小不少,且宽度方向尺寸缩小到极致,即法兰尺寸与梯形对插面的宽度相同,这样既保证了用户的安装需求又缩小了产品体积。MDCF-51PL外壳如图3所示,MDCF-51S外壳如图4所示。

3.2 接触件设计

要实现小型化,就必须减小其接触件的尺寸。传统的电连接器弹性插孔尺寸不断减小,其可靠性也随之降低,无法保证接触可靠。因此根据微矩形产品的特点和成熟工艺,接触件选用绞线插针。

绞线插针最大的特点是它是一种反极性接触件,插针为弹性接触件,插孔为刚性插孔。绞线插针与插孔对插时,插针中部凸起且凸起部分外切圆直径大于插孔内径,在工作时因受力产生压缩变形和轴向旋转伸长,插针外圈的七根弹性铜线与插孔形成七线接触,在各个方向都有接触点,抗振动性更强。七根弹性铜线构成并联系统,大大提高了连接器的固有可靠性,由此可以看出,绞线插针具有尺寸小、抗振动、耐冲击、接触电阻小等特点,很适合应用于微矩形连接器。此外,麻花插针的生产和检验均能实现自动化,成本较低。绞线插针及其断面图如图5所示,插孔如图6所示。

3.3 绝缘安装板的设计

绝缘安装板不但要支撑和保护接触件,还要承受和传递插拔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力,因此绝缘基座需要足够的机械强度,同时,在设计时还要考虑绝缘安装板与外壳的装配性。插头基座设计从下往上装,而插座基座为了缩小外壳体积,则从上往下装。绝缘安装板结构设计图如图7和图8所示。

在材料选择方面,常见的绝缘安装板材料主要有改性聚苯醚(MPPO)、聚苯硫醚(PPS)、玻纤增强PBT、玻纤增强尼龙等,其性能对比见表2所列。

随着军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安装环境对连接器绝缘安装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上表可以看出,聚苯硫醚(PPS)具有耐高温、耐环境、强度高等特点,且聚苯硫醚(PPS)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其机械强度随温度升高降低较小,MDC 这些特点正好能满足连接器对强度和耐高温等性能的要求,所以我们选择聚苯硫醚作为本项目产品的基座材料。

此外,根据产品的外壳、接触件尺寸以及孔位的排列,本次设计的基座孔壁厚度约为0.4 mm,我们通过计算来验证其是否满足连接器的电性能要求。

(1)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的计算公式为:

R=PT

公式中R为绝缘电阻(),P为体积电阻率(/mm),T为绝缘材料厚度(mm)。

聚苯硫醚的体积电阻率为2.8×1016 Ω/mm,相临接触件的最小绝缘间隔为0.35 mm,则绝缘电阻值为:

R=2.8×1016×0.4=1.12×1010 M

与表1中所列出的电性能指标相比较,绝缘安装板的设计完全满足绝缘电阻的要求。

(2)介质耐压

介质耐压的计算公式为:

V=KT

公式中V为绝缘介质耐压(V),K为抗电强度(V/mm),T为绝缘材料厚度(mm)。

聚苯硫醚的抗电强度为6 800 V/mm,相临接触件的最小绝缘间隔为0.4 mm,则耐电压值为:

V=6 800×0.4=2 720 V

与表1中所列的电性能指标相比较,绝缘安装板的设计完全满足绝缘电阻的要求。

4 主要试验及其论证

初样加工出来后,按Q/MB814-2013《MDCF系列微矩形电连接器详细规范》做了结构试验,整个试验过程按照试验大纲要求进行,在结构试验过程中均未发现指标异常,通过试验证实了产品的性能达到了GJB2446A-2011《外壳定位微矩形电连接器通用规范》的要求,并为以后批量投产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5 产品特点及应用

MDCF压接式微矩形电连接器结构设计新颖、合理,具有通用性强、体积小、重量轻、分离力小、高可靠、安装方便等优点,是微矩形产品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产品,此产品能充分发挥微矩形电连接器的优势,在航空航天、武器系统、电子装备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经鉴定试验,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MDC-51PL(插头)连接器如图9所示,MDC-51S(插座)连接器如图10所示。

6 结 语

本文通过介绍MDCF系列微矩形电连接器的结构设计,阐述了MDCF系列微矩形电连接器的结构特点。该系列产品体积只有常见1.27 mm系列微矩形连接器的一半,而电性能并未下降,完全满足连接器小型化、高可靠性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磊,陈雁.航天用微矩形电连接器的一种新选择[J].机电元件,2012,32(5):50-53.

[2]周建新,罗杰.国产微矩形电连接器发展研究[J].机电元件,2013(4):54-60.

[3]黄锐.塑料工程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佘玉芳.机电元件技术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

[5]曲喜新.电子元件材料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9.

[6]左刚强,杨阳.MDC-51PNP,MDC-51SL5型微矩形电连接器的研制[J].物联网技术,2016,6(10):52-53.

[7]王飞.SDC型微矩形电连接器结构设计[J].物联网技术,2016,6(7):4-9.

[8]遇鸿雁.微矩形弯式焊印制板电连接器打弯夹具的结构设计[J].物联网技术,2013,3(6):46-48.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低功耗植入式医疗芯片的无线能量管... 下一篇:基于开源平台Arduino的大学创客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