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 第18期

时间:2022-08-24 06:55:22

东乡族是我国甘肃地区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

东乡族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甘肃兰州市和广河、和政、会宁、玉门等县市。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宁夏回族自治区也有少量分布。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东乡族人口数为51.5万,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民族食品

东乡族群众的基本饮食以小麦、青稞、玉米和豆类、洋芋(马铃薯)为主食,面食种类有馒头、面条、油香等。最负盛名的民族食品有“拉哈哈”(“拉面”或“刀削面”)、炸油香、“尕鸡娃”和手抓羊肉等。其中吃“尕鸡娃”很有讲究,即把整鸡各部位分为13个等级,“鸡尾”最珍贵,一般给席上的长者或尊贵客人吃。

东乡族群众喜吃饭菜合一的食品,家家都有小石磨。东乡族每日三餐不离洋芋。洋芋既可当菜,又可当饭,煮、烧、烤、炒均可。东乡族群众还喜欢把青稞面、大麦面做成“锅塌”或“琼锅馍”作为主食。

东乡族群众制作的“栈羊肉”独具特色,一般是清水下全羊,锅上蒸“发子”。屠宰“栈羊”吃发子是东乡族改善生活的一种形式,当地有句谚语说:“先来的发子比后来的肉香。”东乡族群众还善于把“栈羊肉”制成清汤羊肉,美味可口,滋补营养,老少皆宜。

东乡族群众喜欢喝紫阳茶和细毛尖茶,一般每餐不离茶,多数用盖碗泡茶,也有用小茶壶的。盖碗亦称“三炮台”,即由茶盖、茶碗和底盘座组成。

民族服饰

东乡族服饰多由青色、蓝色或藏青色布制成。妇女的上衣宽大长至膝盖,衣领、衣袖、衣襟均绣有装饰,套裤的裤管也滚有花边,用飘带束住。在节日里,妇女会穿上高跟绘花鞋,包头巾并佩戴银制饰物。东乡族妇女的盖头分黑、绿、白三种颜色。女孩从七八岁开始戴绿色盖头,婚后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

男子头戴平顶软帽,分黑、白两色。男子不能蓄发,但留胡须。男子平日多穿短衫、深色坎肩毛织的褐衣,下穿及踝长裤。冬天穿山羊皮袄。在袖口处缝有黑色或红色的宽边。

迎客礼节

东乡族具有注重礼节和热情好客的传统,去那里做客犹如贵客莅临,长辈要出门迎接。客人上炕时须脱鞋,主客居中,以示首位,其余则按辈分和年龄分坐两侧。

主人首先献上盖碗茶,盖碗很讲究,都是绘以飞龙、花草的细瓷烧成的,茶水清香并加以白糖或冰糖,主人不断殷勤地为客人添水,客人喝茶的短暂工夫,炸好的油香或烙好的油饼托盘而上,请客人品尝。

主人接待贵客,一般不和客人一起上炕饮茶用饭,而要站在地上烧水、倒水、端盘招待客人,主人自己不坐也不吃,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东乡族招待客人还吃手抓羊肉,吃肉的方式中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叫“平和”。首先,了解哪家出售羊,再确定时间,推出一位茶饭手艺好的人作东道主。羊煮熟后,由执刀者将羊的各个部位分得公平合理,肥瘦搭配,即便是由大到小的羊尾也要根据来客人数平均分割,首先由长辈动手“口到”(吃),然后大家就可以围坐在炕桌边饮茶边吃肉了。

建筑风格

东乡族建筑主要有民居建筑、清真寺建筑、拱北建筑三种。居民的建筑风格简单、朴实、实用。式样不多,有窑洞、平房、瓦房、土棚等。

窑洞有横穴式和上炕式两种,前者较为宽敞,后者门窗合一,进门便可上炕。

瓦房有“阳撒瓦”和“阴阳瓦”两种,“阳撒瓦”是指将瓦片仰天覆盖屋顶,“阴阳瓦”是指在“阳撒瓦”缝隙处再铺一层筒瓦,从结构上讲有“单流水瓦房”和“两流水瓦房”。

上一篇:法国公司研制出新型防雾镜片等 下一篇:福建 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