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裂牙伴牙髓炎应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24 06:24:58

隐裂牙伴牙髓炎应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究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7例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充填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疼痛反应率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1%,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隐裂牙;牙髓炎;一次性根管充填;临床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4.090

隐裂牙是口腔科常见病, 是导致患者牙缺失的主要病因, 隐裂牙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 患者无明显不适, 易加重演变为牙髓炎[1], 所以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根管治疗是临床治疗隐裂牙的关键。为进一步研究隐裂牙伴牙髓炎的治疗方法, 本院选取107例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试验, 一次性根管充填法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 临床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107例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107颗患牙), 男79例, 女28例, 年龄27~58岁, 平均年龄(39.4±4.2)岁, 患牙牙位和裂纹方向分为:11颗上前磨牙, 9颗下前磨牙, 67颗上磨牙, 20颗下磨牙;8颗近中位, 42颗远中位, 52颗近远中位, 5颗颊舌位;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中男33例, 女20例, 年龄28~57岁;观察组中男32例, 女22例, 年龄27~5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选取患者的纳入标准:①患牙冷热痛反应明显, 时间持续>1 min, 伴有自发性疼痛或咬合痛;②患牙表面裂纹明显越过边缘嵴;③咬楔检验呈阳性;④不存在深龋状况, 牙体完整;⑤经X线检测牙周部分正常;⑥牙周膜增宽。

1. 3 方法 所有患者患牙在进行根管治疗前进行减径调颌和带环, 调磨过锐的尖牙、过陡的斜面以及不平整边缘部位, 利用X线检查患牙, 确定患牙数量、位置、形态, 并在治疗术中、术后拍摄X线片, 观察检测效果。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充填术治疗:治疗分为三大步骤:开髓、预备根管以及根管充填;治疗完成后, 观察15 d, 若无其他症状进行全冠修复;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方法:对患者局部麻醉进行开髓、拔髓;将10号不锈钢K锉插入根管中进行初步探查, 利用根管测量仪确定工作长度后, 采用Protapar镍钛机动技术预备根管并使用0.5%次氯酸钠溶液+3%H2O2溶液交替冲洗根管;吹干根管后使用加压法充填根管, 在根管充填完成后预备牙体, 于10 d内进行全冠修复。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1周、1年内进行自觉症状、各项体征以及X线检查。

1. 4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治疗后1周内患者疼痛情况, 制定疼痛等级标准:无疼痛感为0级;轻度疼痛, 无需急诊为Ⅰ级;有疼痛感, 需药物治疗为Ⅱ级;严重疼痛, 伴有局部肿胀, 需急诊治疗为Ⅲ级;疼痛反应率=(Ⅰ级+Ⅱ级+Ⅲ级)/总颗数×100%。制定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无自觉症状, 牙齿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水平, 无瘘管现象, 经X线检查显示牙根尖不存在暗影;失败:术后口腔不适, 咀嚼功能障碍, 咬合时疼痛, 有瘘管现象, 经X线检查显示牙根尖存在暗影。有效率=治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疼痛反应率 于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疼痛反应率, 治疗后1周复诊观察组患者疼痛反应率为9.3%, 对照组患者疼痛反应率为11.3%, 两组疼痛反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临床疗效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临床疗效, 观察组出现1例患牙疼痛, 裂隙达髓底, 去除全冠;对照组出现4例隐裂牙发展成纵裂, 给予拔除, 6例咀嚼疼痛去除全冠, 髓底裂开;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1%,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1%, 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隐裂牙是一种细微的、不易被人发现的牙齿裂纹, 恒磨牙中比较常见, 其次为前磨牙, 易引起牙体、牙髓、尖周以及牙周的一系列病变[2], 隐裂牙发病原因主要在于牙齿硬组织发育缺陷, 形成较深沟裂或釉柱间存在较大釉板, 导致牙齿隐裂, 另外咬创伤和牙体缺损过多也是形成隐裂牙的重要原因[3]。隐裂牙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 患者一般不会察觉, 时间一长, 隐裂牙容易转变为牙髓炎, 是导致患者牙劈裂、牙缺失的重要原因[4]。隐裂牙临床表现为牙颌面可见裂纹贯穿1~2个边缘嵴到达邻面, 常与发育沟重叠, 若涂以碘酊液可见液体渗入隐裂, 显示为一裂痕, 患者患牙会有冷热激发痛, 间或伴有自发痛症状[5];临床治疗主要以根管充填为主, 无症状者可作预防性充填, 存在隐裂症状者需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并采取全冠修复。临床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主要根管充填方法有传统根管充填法和一次性根管充填法, 本院选取107例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分别采用这两种不同根管充填方法进行治疗, 研究结果证明传统根管充填法虽然能够减缓患者患牙疼痛感, 但是远期疗效不佳, 出现4例隐裂牙发展成纵裂以及6例咀嚼疼痛, 髓底裂开, 治疗有效率低于一次性根管充填法,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 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 降低隐裂牙纵向发展风险, 治疗有效率高, 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顾彦成.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伴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21):99-100.

[2] 刘永芬.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疗效分析.当代医学, 2011, 17(35):93.

[3] 何江.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 2(7):405-406.

[4] 吴晓琴.一次性根管充填法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19):4440-4441.

[5] 范娅妮.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牙髓坏死的临床观察.临床合理用药, 2014, 7(8A):129-130.

[收稿日期:2015-01-04]

上一篇: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探析 下一篇:后腹腔镜技术治疗上尿路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