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程改革论文

时间:2022-08-24 03:47:31

生物课程改革论文

一、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现实的此岸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社会的逐渐繁荣、发展,以及西方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多元智力理论等多种理论的盛行,在仍然以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为主的生物课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差异性逐渐受到了关注。例如,在1984年高中生物教学纲要(草案)出版说明中,要求根据学生个体因素的特殊性,对教学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出版了两种不同教学要求的课本:甲种本(较高要求)和乙种本(基本要求)两套教材,并明确指出,学校采用哪种教学纲要,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基础和学校条件确定;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要求“从学生今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的需要出发,选取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并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和经常遇到的生物学问题,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要求“教学改革要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从这些相关的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下,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的差异性逐渐被纳入了教学因素的考虑中。在将近20年的漫长发展的过程中,在一切以促进社会发展为重的价值取向的主流下“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逐渐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分流,并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并驾齐驱,取得了一席之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下,2001年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要求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将个体存在的意义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搜集或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强调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的形成和发展;在课程内容上,采取生物学科科内整合的形式,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科的逻辑顺序相调和的方式来排列知识内容,并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独特感受纳入了课程编制、教学的范围;在课程实施上,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课程评价上,建立旨在促进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纸笔测验的单一评价体系和评价目的,形成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和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评价内容;在课程管理上,改变中央决定一切的管理形式,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二、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理想的彼岸

随着文明的旅程进入到21世纪,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要求人们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走出“社会本位”和“人本主义”的价值观,走向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2001年的课程改革开始迈向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在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上。例如,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整合了人、社会、自然环境以及生物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时展要求,选取了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等10个主题,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生物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和谐统一的训练,在这些方法和能力获得的基础上,旨在促进学生的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物的讨论,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设置“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子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以上指导思想中可以看到,生物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社会本位”、“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走向了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在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下,生物课程首先要求在课程目标上,要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个体需要、社会需要、自然环境内在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并要求学生学会热爱自然、真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课程内容上,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束缚,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与统一,寻求生物课程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使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他自己的特殊文化世界在学校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5]然而,从当前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步伐中我们也看到,要在实践领域落实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首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保护自然环境教育的内容还远远不够,而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户外探究和体验就更少。正如《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到的:“现在的孩子也许可以和你侃侃而谈亚马逊雨林,却说不出自己上一次去树林里玩耍是什么时候,也说不出上一次躺在草地聆听风声、欣赏白云漂移是什么时候了。”其次,在课程评价中,如何更好地通过形成性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开发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工具,实现教学与评价的真正融合仍然是一个难题。第三,在课程管理中,借鉴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依据我国各地的自然资源和本土特色,开发出基于社区的生态课程,形成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方案更是未来仍需努力的方向。

三、结语

纵观生物课程改革三种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课程作为人类积累的经验成果,本身即为一种经过选择的知识,是人类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并随着人类的历史发展而不断发展,从而引起课程相应的改革,蕴含在其中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变化。建国之初,确立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这是由我国在当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情决定的,也适合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认为课程应当体现社会的价值,以社会的利益和进步为落脚点,体现了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但是在这种取向下,忽视了生物学科本身的内在发展的要求,忽视了生物学科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把生物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活动处于同等位置,大有把生物教学等同于农业生产活动之势,以至于让农业生产生活代替了学校生活,把生产活动代替了课堂教学活动,本末倒置,模糊了教学生活与实践生活的界限。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显现它的弊端,这必将要求引起新的变革。在这种形势下,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应运而生,它担负着弥补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弊端的重任,把生物课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把个体的发展纳入了课程考虑的范围之中。但是,社会本位和人本主义这两种价值取向都只考虑了人的因素,而没有考虑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徘徊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之中。因此,根据生物学科的独特性———生物科学作为一种研究生命的学科,涉及个人的自身取得的经验以及他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一切事物,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像生命现象这样与人发生直接关系,[7]以及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必然要求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伦理价值取向,这将是生物课程永恒的价值追求。

作者:钟媚曾焕琼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省广州市沙涌南小学

上一篇:三本院校单片机课程改革论文 下一篇:口腔正畸学与实验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