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裹身裙闯天下

时间:2022-08-24 02:52:00

有人说:黛安・冯芙丝汀宝是贵族也是平民,是独立设计师,也是“纽约时尚皇后”。

有人说:如果乔布斯是男人中“东山再起”的奇妙故事,黛安便是女人中的美妙传说。

2012年,全球最有权势十五对眷侣名单出台,“时尚界最显赫女性之一”黛安,与她的亿万富豪丈夫名列第七。

幸存者的女儿,不害怕最糟糕的境遇

1997年,黛安的儿子亚历山大正打算开公司。他的雄心在母亲心中激起一朵朵浪花。黛安突然意识到:自己多么热爱那段逝去的、设计销售自己产品的时光。

她迷惑时,便向母亲莉莉求助。一如往常,母亲淡然地解答了难题,“你还会干别的吗?你全凭一双手就取得了这些成绩,所有人都会尊重你。”在母亲那儿,黛安从未听过“这不可能”、“太复杂了”之类的话。母亲的坚定、信任总给她温暖和灵感。

1945年,黛安的母亲――时年21岁的莉莉刚跨出德国集中营。之前,她在比利时被捕。十四个月里,她被折磨得体重只剩22公斤。

莉莉从不愿对人说,她经历了怎样的酷刑。她谈到的往事无比琐碎。比如她曾渴望一盘意大利面,她用梳子换来一小片面包,或者她剪下裙子下摆,做了腰带。那些事听起来,简直像发生在寄宿学校。她坚信自己会挨过这一切。狱友叫嚷着:“你闻到焚化炉的味道了吗?我们都要死了!”乐观的她却懒得理睬。

莉莉唯独为一件事后怕。到达集中营前,她一直很依赖一个年长的女人。直到囚犯们站成一排等待筛选时,一个长官把她从那女人身边拽开,用警棍敲她,将她扔进右边人堆。莉莉恨透了那男人,但事实上她得救了,左边的人被送入了毒气室。

自此,莉莉得到一个教训: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才是好事。那些看起来糟糕透顶的经历,可能是最好的际遇。

得救六个月后,莉莉结婚了,并在1947年生下了黛安。从小,黛安就从母亲的勇敢中学到了一课:“我是一个幸存者的女儿,而不是一个受害者的后代。”

在布鲁塞尔长大的日子里,黛安还没看到自己的光彩。当地雨水下个不停,使她的黑色卷发凌乱且难打理。看别人金发笔直,她十分不快,自认丑陋。为了有魅力,她一头栽进了书海里。等意识到自己算是个美人时,她已变得风趣又博学。

更好的是,妈妈总把黛安推向独立自由,可能这正是她在集中营里失去的东西。8岁时,母亲就让黛安独自坐火车去巴黎。从13岁起,黛安就四处漂泊,先后去了瑞士、英国的寄宿学校。

一年圣诞假期,黛安去了阿尔卑斯山上的格施塔德。机缘巧合,她见识到了富豪阶层的生活,拥有了第一条丝质璞琪裙子。她第一次体会到了光彩夺目的滋味,想成为其中一员。

丢掉一位德国亲王,我还有一箱裹身裙

18岁时,黛安一边在日内瓦大学读书,一边上秘书学校,一边在金融公司做兼职接待员。这一年,她与埃贡―― 一位德国亲王巧遇并相爱。

爱情没让黛安沉迷,相反,她被激情鼓舞,决定创造自己的人生。她在巴黎迈出职业生涯第一步,成了一名摄影师及摄像师经纪人的助理。整日在当红模特、时尚摄影师之间周旋,在广告和广告公司间来回,她开始明白时尚是怎么一回事。

1969年,黛安去了意大利,在一家服装厂做学徒。这期间,她接受了埃贡的求婚。

婚礼筹备中,黛安仍继续工作,只为“完成一个系列的裙装”。因为“嫁给王子”是大多数童话故事的结尾,她却相信那是自己成年生活的开端。

那年秋天,黛安和埃贡决定移居纽约。虽然在欧洲享尽快乐,她却觉得去美国,才能找到自己的光明,因为那是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新世界。她将裙装样衣塞进衣箱,登上了一艘意大利邮轮。她想和所有憧憬未来的移民一样,在驶入纽约港时经过自由女神像。

1970年4月,简陋的第一场时装秀上,黛安做成了第一笔生意。此时的她,只有十二件棉质针织裙样衣,几条蓬裙,从黄页里找到一家学校,叫了十二个学生来充当模特。

买家们开始下订单,蓬裙也出现在了好莱坞派对上,黛安成了时尚界新秀。从此,她的夜晚与王妃华服、时尚派对有关;白天,则和琐碎的业务、辛劳的奔忙有关。怀孕的她心力交瘁,她说:“我离报纸上描写的、风光无限的王妃生活几乎相距一光年。”

24岁时,黛安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拥有了近三十家稳定客户。也就是在这一年,她设计出了最伟大的作品――裹身裙。设计极简单,几块布料上添两只袖子,没有纽扣拉链,只有一条宽腰带。V领前所未有地勾勒出女性曲线,胸部和手臂绷得紧紧的,腰部束出惊人的苗条感,腿部不会让大步流星的女人感到拘束,但又足以炫耀臀部线条。戴上珠宝、穿上高跟鞋就是盛装打扮;加一件背心,配上平底鞋,又是低调上班装束……谁都能穿得好看、舒服,展现出性感、知性、端庄等不同魅力。这是对女性身材的解放。

三年内,裹身裙狂销五百万条,成为上世纪70年代中期妇女解放运动的时尚标志。

对事业全情投入,让黛安的感情出现了危机。埃贡公开承认与人有染,三年半的婚姻宣告结束。

值得安慰的是,从第一条裹身裙诞生,到成就市值4000万美元的品牌,再到被誉为“继可可・香奈尔之后时尚界最具市场号召力的女性”,黛安仅用了两年。

1976年3月版美国《新闻周刊》上,黛安取代刚刚赢得大选的福特总统,登上封面。福特向她打趣说:“如果我一定要被人取代的话,我很高兴对方是你。”

然而,太快来到的成功,免不了栽跟头,因经营不善,1983年,公司欠下巨额债务,许多产品线不得不转卖他人。

不久,黛安与意大利作家阿兰相爱。阿兰喜欢安静质朴的生活,黛安便脱下高跟鞋,放弃生意,随他到巴黎定居。然而,自我牺牲,换来的却是阿兰的婚外情。黛安意识到:当一个女人失去了自我个性的力量,她就失去了当初吸引男人的光芒。

伤痛中,黛安又被查出舌头底部有癌细胞。经过几个月治疗,她再次挺了过来。她说:“一场事故后,我从‘40岁太老了’的感慨变成‘46岁太年轻’的感触。我准备重拾梦想。”

通过裙子,再次和女人们对话

1997年9月9日,纽约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店里,黛安正教一个女孩系上新式裹身裙。二十五年前,她曾望着同一面镜子,说着同样的话,“瞧,你看起来多美、多性感!”

水泄不通的大厅里,众多广播电视公司、时尚杂志的记者们,正采访顾客,许多顾客穿着上世纪70年代的裹身裙。销售人员忙着整理堆积成山的电话订单,顾客人手两三条裙子,新款竹子印花系列快清仓了……

同时,在旧金山、克利夫兰、圣路易斯、休斯敦……都举行了裙装会,顾客反应同样令人震惊。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和瑞典的订单也蜂拥而来。

而就在一年前,黛安还处处碰壁。她离开这行已有十年,拿着新设计的裙装,和商家讨论重回零售业时,一些买手和经理都抱怨她的名字不再“有效”,认为她太“过时”。

伤心之余,黛安想起了裹身裙。

当时正刮怀旧风,时髦女郎都在抢购旧裙子。开始黛安只觉有趣,渐渐觉得该把这现象当回事看。虽然,黛安早卖掉了最初的公司,但在《女装日报》上的一份排名榜中,她的名字仍位列设计师认知度的第七位。

黛安不甘心,“如果不借现有的品牌认知度、商品需求量做些什么,那就太蠢了。”

百货商店拒绝合作,黛安干脆联系精品店。巴黎时装秀上,她恰巧遇见萨克斯精品百货店的主席。对方第一句话就是,“所有设计师的裙子都有你的灵感,我们需要你。”

新系列的裹身裙后,排山倒海的赞誉令黛安喜出望外。人们告诉她:“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等你。”

黛安发现,在漫长的岁月里,女人们把裹身裙与生活紧紧相连。裙装会成了大聚会,聚会中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充满怀旧气息,却不伤感。年长女性把家庭相册搬了来,年轻女性追忆着孩童时代。说起有关裙子的往事,人们嘴边的那抹微笑里充满温馨甜蜜。

而黛安的新裹身裙更符合现代审美观:领子更小、更圆,裙子长度从小腿中间位置裁短至膝盖,采用新的丝质针织面料。这吸引来一大批年轻女人,其中不乏好莱坞明星、社会名媛等。

黛安信心满满,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产品,将与几代女性建立起来的对话继续下去。

事实证明,回纽约后,黛安一步步迈向高峰。1999年,她被选为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总监。2005年,她获得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一年后,她成为该协会主席。她开放工作室,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四处演讲,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威信越来越高。

这个灰姑娘获得新生的故事中,最美好的一笔是――2001年,黛安与多年好友传媒大亨巴里・迪勒结婚,收获了爱、忠诚、支持与理解。

如今,黛安在上海、北京、成都都开设了门店。她的最新计划是“卖给每个中国人一件T恤”。

“我小时候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但我知道我想当什么样的女人―― 一个独立的女人。我成为那个女人之后,就去帮助其他女人,让她们得到更多自信。自信才是最漂亮的衣服。”黛安的声音或许会让中国女人们,在美丽的衣服中,也找到一点不同的、激励人生的东西。

上一篇:怎样拒绝公婆不伤和气(5则) 下一篇:斗茶、禅茶、知茶,论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