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想象的真实

时间:2022-08-24 01:26:42

影视艺术想象的真实

当那位名叫苏泽兰的美国人发明头戴式虚拟显示系统时,一定没料到这套能虚拟现实的计算机技术,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每一次电影艺术的飞跃都离不开新技术的介入与推动。直到上世纪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第七艺术”成为普遍理念,我们才真的意识到第三次电影技术的革命已经来了。

尽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技术应用于影视艺术的历史算不得很长,但它带来的冲击已经远远超过之前有过的历次变革。当代的影视艺术大量吸收了数字技术,形成了高度逼真甚至虚拟现实的画面、声音,在艺术表现、影像生产和审美取向等多方面带来改变。从《星球大战》开始,见证了第一个完全由电脑产生的场景、第一个电脑生成的角色、第一个电脑三维角色、第一次用电脑成功模拟了人类的皮肤。更近一次的特效革命浪潮起源于2009年,卡梅隆的《阿凡达》里,只有1/4的镜头在摄影棚拍摄,其他都应用了电脑技术创造的世界与表演捕捉相结合的虚拟环境。今天在好莱坞,挑选一名合适的特效主管已经和挑选男一号一样重要,后者是票房的号召力,前者则是票房的创造者。

在结合数字技术后,影视创作不仅能模拟真实,还能够建造真实、超越真实,因而艺术化的表现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最具“新浪潮”意义的作品,不能不提2011年上映的《雨果》。奥斯卡在授予它“最佳视觉效果奖”时,高度赞扬其“在技术上对视觉效果行业有突出贡献和启发性的意义”。这部耗资1.7亿美元打造的电影,被称为献给电影特效史的一封“立体情书”,影片里真实还原了20世纪的巴黎街景,把主人公雨果的梦境变为“现实”。《雨果》最具有突破性的,并不片面强调“球飞到你眼前、泥点子甩到你脸上”这些“虚伪的3D”效果,而是镜头跟随拍摄对象移动时,所有的动态画面都可以呈现出逼真的三维立体效果。与《阿凡达》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同,站在钟楼远眺壮伟的艾菲尔铁塔和巴黎全景,《雨果》中的巴黎城是真实存在的。当主人公在钟楼内部行走,身旁转动的巨型齿轮、缓慢移动的巨大钟摆、夜幕下缓缓飘落的片片雪花……逼真的细节让人感觉天衣无缝。

数字技术的应用,也意味着影视剧生产的历史面目正被完全改写,当今的电影是电脑工程师完全介入的时代。尤其是3D电影,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的联系已经无法分割,并直接影响后期制作的效果。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就需要给后期特效制作留出了充分的空间,镜头的视角已经全部设计完成,留待“绿幕抠像”。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后期,《雨果》里花费上亿美元的成本进行3D动画建模和渲染,依靠世界400多名艺术家24小时不间断地协同,才完成了1000多个立体特效镜头。光是渲染摄影机从火车站外推进到火车站内这一个镜头的一个版本,就耗用了1000台以上的计算机,17万小时的处理时间,花费约4万美元的电力成本,更何况这1000多个镜头里,多的要渲染20到100个版本!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当数字技术描绘出一个“幻境”并用新的视觉方式进行演绎时,一场关于“真实”和“虚拟”的争论也在延续。卢米埃尔在户外拍摄现实生活场景时,为电影艺术确立了写实主义的传统;爱迪生为电影艺术确立另一个传统,即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技术主义的传统,两大传统的此消彼长共同构成了整个电影艺术发展史。数字技术不但改变了传统影视生产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对影视艺术本体的态度。电影理论大师安德烈·巴赞把电影艺术的本体归结为“揭示真实,这种揭示无需人的主观介入”,但在数字技术虚构的世界里,这种虚拟的环境、虚拟的人物、虚拟的现实状况,有没有让“原本就虚假”的电影离开真实越来越远?从另一个角度说,在数字技术时代,“用一匹马的生命来换取一个普通情节镜头”的“影像的真实”,是否早该被“想象的真实”所取代?在电影这台“造梦机”面前,传统电影“以现实反映现实”的语言属性,是不是也可以让位给新的电影美学风格——“虚拟美学”?

上一篇: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基于传统商业街尺度变化的物理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