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24 12:50:54

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体现在考试作弊、拖欠贷款、学术作假、求职履历虚夸、恋爱动机不纯等方面,为此,必须完善各种体制,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诚信校园,培养诚信意识;建立诚信档案,规范诚信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危机 诚信教育

一、大学生诚信问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座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对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问卷调查法”是主要的方法。本调查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6000份,收回5650份,有效回收率94.1℅。样本的分布,男女比例、学科比例、年级比例接近1∶1。

(二)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诚信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诚信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在调查中,“曾经有过作弊行为”的学生占调查对象的28.5%,接近三分之一;“有过作弊想法,但未付诸行动”的学生占36.6%;“经常作弊”的占3%。而且,80.9%的学生认为学生作弊的原因“为了及格”,所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动机,很多大学生“为了及格”要去作弊,而且,作弊队伍在不断“壮大”,33%的学生认为 “别人作弊,我不作弊吃亏”。

2.助学贷款不守合同

当被问到“如果您不及时偿还贷款的不良记录将来会被所有金融机构共享,是否会对您的还贷意愿产生影响”时,只有一半的人表示 “一定会履约还款”,而40%的学生表示“尽可能”还款。“尽可能”一词反映出了大学生存在着有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不按时还款的心理,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还没有把诚信作为一项根本的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

3.学术作假

在撰写论文时有22.4%的学生写论文时会选择“拼凑现有论文”。对于北京大学一位教授曾因剽窃论文被开除的事件,只有72.2%的人认为“做法合理”,而其他的学生,有的认为“没必要,学术作假大家心知肚明”,有的认为“惩罚过分,一篇论文作假并不能代表其学术水平”。

4.求职就业中诚信的缺失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一些学生为在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在自己的个人履历表上耍小聪明,夸大优势。为了填写一份重要的简历,40.4%的学生会“如实填写”,57.5%的学生会“略加夸大”的在简历中多添加闪光点,而还有将近2% 的人要“随意夸大,不管那么多”。为了与一个条件更优越的单位签约,有一半的大学生会选择“视情况而定”,只有39.6%的学生选择“遵守合同,选择先签约单位”。

5.恋爱动机不纯

有62.4%的学生选择了“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而只有15.2%的学生选择“出于真心”,看来,大学生对校园中的恋爱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恋爱价值观,抱有一种“玩玩看”的、不诚信的恋爱态度。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各种体制,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要打造一个诚信政府。讲求诚信应该从政府做起,以政府的率先垂范,来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讲求诚信的风气。没有守信的政府,便不可能有守信的公民;没有一个信用政府,便不可能建设一个信用社会。其次,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这里,制度建设既包括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信用中介机构的专业化、商业化,个人、企业、政府信用评估监督机制的建立,也包括诚信法律制度的建设。再次,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二)营造诚信校园,培养诚信意识

学校是大学生的主要的学习场所,学校的教育、教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环节,把诚信作为学校行为的基本准则。首先,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比重和内容,开展以求真务实为核心的学习道德和学术道德建设,逐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其次,要从教师抓起。教师在诚信教育中,要做表率和楷模,“言必信,行必果”,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用良好的道德形象,为大学生塑造一个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教育榜样。再次,要结合学校实际,运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形成诚信的校园氛围,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建立诚信档案,规范诚信建设

作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对于培养他们诚信观念,规范其诚信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问到“您认为应该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时,有56.6%的学生选择了“给每个人建立诚信档案”,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对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认可的。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并将诚信情况与学生评优、奖、贷学金、综合测评、就业推荐相结合,有助于他们自觉的确立诚信目标、体验自尊、增强诚信意识。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M].本书编写组.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3

[3]吴秀明.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及诚信教育的思考[J].外交学院学报,2004(6)

[4]王书贤.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探讨[J].基础理论研讨,2006(2)

[5]陈运普,张雷.大学生诚信问题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2005(3)

上一篇: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出纳业务核算》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