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技术的互联网支点

时间:2022-08-23 08:33:11

2008:技术的互联网支点

以这个主题作为2008年技术应用展望的开篇似乎有些出人意料。

三年前,《哈佛商业评论》上一篇关于“IT不再有用”的文章激起了业界的激烈辩论,记得当时连格林斯潘也预言“现在的技术发展足够未来几年消化的了”。

在我们约请业内专家展望2008年技术应用市场的变化和趋势时,确实看到了上述的种种迹象。表面看来,很难找到几年前没有的新技术,而让人烦心的是为什么很多技术直到今日依然没有用起来,至少是没有用好。

从信息学角度讲,IT包括计算、存储和传输三个基本部分。互联网将三者巧妙地连接了起来。

在诞生38年以后,互联网本身面临着被改造的历史使命。最先遇到的问题是IP地址的耗尽,互联网设备和资源的扩张使得现在的IPv4地址捉襟见肘。不过,即使解决了地址问题,庞大网络资源的安全性、QoS和移动性挑战也不可小视。互联网走到了生存发展的十字路口。

从微观层面看,计算机系统正从以计算为核心转变为以存储为核心,在这种趋势下,微处理器和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正在悄然发生着巨变,存储系统也在容量、接口速度等方面努力追赶互联网的步伐。

如果说以上的变化还是更多地表现在基础设施领域,那么,传统的软件信息系统架构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快速变化的市场所催生的新业务要以最快的速度集成进企业既有的系统中,并需要保证良好的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SOA粉墨登场了。

被媒体和商家热炒了多年的SOA终于开始走向规模应用。靠近企业架构底层的SOA,逐渐通过BPM(业务流程管理)将自己的影响延伸到业务层面,共同融合成虚拟化的“动态业务应用”框架。

应该说,以上的种种变化仅仅是在开始解决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只有在解决了基础设施的问题,解决了基础设施和业务连接的问题之后,应用才可能从技术层面转向业务层面。这也是目前互联网应用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互联网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正在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资源吸进其中,并且还在不断地加速。

于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围绕着互联网正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技术和应用大融合。计算和存储设备的融合,计算机网络和传统通信网络的融合,有线Web和无线Web的融合,消费电子和商业市场的融合……而所有融合的交汇点都是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应用的种类和模式是如此地复杂和分散,以至于要想像单机甚至局域网环境下一样进行应用甚至业务的管理是完全不可能的。其面临的技术和管理挑战也将是长期存在的。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人们对其基本规律的认识正在逐渐加深,技术和应用经验的积累也正在从量变到质变。

一个互联网颠覆时代即将到来。

上一篇:下一代互联网进入创新阶段 下一篇:电子政务:走向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