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的你是否还会在我身旁

时间:2022-08-23 07:56:26

同桌的你是否还会在我身旁

走班让我们背对背拥抱

离早自修下课还差3分钟。由于走班制的实行,每个人一个上午需要用到的书必须随身携带,故几乎所有人都拿出早上的课表,开始核对整理书本,备战新一天的学习。

“团支书!我们马上又要分开了,相隔就是一个上午啊!”

“哈哈,那你就用午休时间紧紧地跟着我吧!”

“好嘞,顺便在中午问你几道题。我会想你的!先走啦,拜拜!”伴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这位坐在我前面的同学飞快地离开了行政教室,向3楼她的教学班教室跑去。

而我的第一节课则是在1楼。

行政班里的道别声刚落,后脚迈出行政班级的门,而前脚就已跨入教学班,马上又是新同学间的相互问好。

类似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走班制分层教育的实行,让原本同一个行政班的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变短了,而各个科目的分层走班又让我们认识了好多教学班里的小伙伴。一天下来会出现好几个“同桌的你”。

镜头切换到晚自修,作为班级的团支书,今天由我管理晚自修的纪律。

铃声打响,原本吵闹的教室瞬间变安静了,与往常一样,大家都将自己调入刷作业的模式。

可过了一会,的声音便从某个角落里传来。

“哥们,今天你们的数学上到哪了?你看没有我这个老师教你,上课你回答不出问题了吧?”

“你们今天音乐考试了吗?考试内容是什么?”

“你们这张卷子做过了吗?借我订正一下呗!”

当口中原本的“我们的……”变成了“你们的……”,当教室自修不再是一如既往的安静,我心里不禁泛起小伤感,这也是走班带给我们的一重现实。

记得高一上学期还未实行走班教学制时,同学们时刻牢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保持晚自修的安静是大家共同守护的良好班风,那种集体意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默契。然而,走班以后,似乎不仅仅是班纪变差了,“集体”概念也逐渐在大家心中淡化了。

我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集体精神应是我们高中时期好好守护的财富,真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

微讨论

@贡湘玉:除了必修课走班,我们的晨会、班会、自修,等等,都是和行政班在一起的,我觉得朋友之间关系没受到什么大的影响。而且走班以后,整层楼的同学都混熟了,朋友越来越多了。

@高 瑞:我和行政班里很多好朋友之间不是很亲密了。走班让我的朋友变得越来越多了,但是感情深的越来越少了。

@胡加睿:刚走班后的课间,感觉朋友圈一下子被切掉了一大半,心中不免有些空落落的。随着时间推移,我和数学课的同桌渐渐熟络起来,我忘带学案时她常常大方地将自己的与我共享;开学初我学习状态不太好,她就悄悄跟我说,她每天晚上做好作业后都会花一些时间整理语文重点为统测作准备,她鼓励我打起精神不要放松。那时我觉得很温暖,最初的孤独感也渐渐消失了。

@叶佳楠:认识的人变多了。但我从来不觉得走班让行政班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不亲密了。恰恰相反,我一直觉得我们班的集体荣誉感特强,同学和同学之间关系都很融洽,高中的友谊是一辈子的嘛!

@严晶晶: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友谊不可能这么脆弱,不可能分个班就散吧。

@陈怡宁: 走班制也为我们私底下提供了不少八卦谈资。临睡前,我们寝室的卧谈会少不了要聊聊“今天遇到了哪个有趣的老师”“坐我后面的那个男生好帅啊,眉宇间的气质好神似李敏镐啊”“老师今天上课又跑错教室啦”……由于大家分在不同班,所以谈资叠加在一起,欢笑不断,日常的学习压力也得到了缓解,还增进了姐妹们的友谊。

【小编字幕组】

无论是走班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交朋友都是一件走心的事。只要大家用心体会,真诚相待,集体荣誉感一定跑不了。你的身边,肯定存在着能和你一起笑、一起闹、一起哭、一起历经风雨的挚友,而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几面墙、几堂课的分离而与你生疏。请坚信!

上一篇:今天你跑错教室了吗? 下一篇:做一个不孤单的新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