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如何让学生学得更有效

时间:2022-08-23 05:56:21

新理念下如何让学生学得更有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教师已经逐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的焦点集中于如何让学生学得更有效上,评价一节课的优劣的标准也随之变化,关注的是学生的“学”,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一、游戏中学,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是智慧、灵感的源泉,小学生如果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安排许多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以突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这些数学游戏会把学生引入“乐学”的大门。

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可编手指游戏,这样既锻炼了手脑的灵活性,又使学生在“玩”中掌握了5的分解和组成,5以内的加减法,加深了对5的认识,并为以后学习简单的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各类游戏应有利于突出教学重、难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的智能在创造性的学习中得到发展。

二、生活中学,学得自然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例如:学生为何会算出老爷爷老奶奶的平均年龄是7.8岁,就因为学生把应用题当作一道纯粹的数学问题,根本就没能联系生活实际。因此,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他们动手、动脑,想办法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数除法我已教过多次,但这次我一改以前的方法,把教材中做服装的例题换成学生生活中的购物问题:“一支自动铅笔2.5元,12.5元可以买几支?”这是一个学生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因此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心理需要的满足,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们急切地表白自己的想法,很得意地讲:我一看就知道了;我想2.5元买1支,那5元买2支,10元买4支,12.5元自然就可以买5支了;还有的把元化成角计算125+25=5(支)。有了这一良好的开端再出示一道小数除法的试题。问:你有办法来解决吗?学生各显其能,想出办法的就迫不及待地讲给组员听。

这样的设计,将一些生活经验引入数学学习中,学生就会因为感性知识的丰富而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得自然,从而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体验中学,把握准确

有了体验,才有经验的积累。数学学习要让学生去体验。在反复的体验之中形成经验,解决问题。

在教学“千克、克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体验一下1克的砝码有多重、1千克的大米有多重等等,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形成的初步经验,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克、1千克。接着再体验包装的奶粉、饼干、糖果等食品的重量是多少,称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在反复的体验中学生对克、千克的认识深刻了,最后让学生目测一些物体的重量时,小小年纪竟然也能做到八九不离十了。

数学中很多知识的教学,都应强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让学生在接触现实的过程中,将初步建立的感性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以形成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运用知识,从而形成实践能力。

四、操作中学,学得轻松

小学生对直观图敏感,喜欢涂涂画画,图可以很简单地化抽象为具体,化间接为直接。从低年级的实物图、圆、三角形等到中、高年级的线段图,这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画图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我在教学二年级按规律填写数时,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出现,①3、2、3、4、3、6、( )、( );②1、4、3、6、5、( )、( )等题,这样学生不容易发现规律,而且对此毫无兴致。二是先让学生做画图的游戏,如:

学生争先恐后地上来画,画了一题又一题,越画越快,而后再转移至找规律填数,学生似乎炼就了一双火眼,寻找速度快,积极性高。

经常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有一道数学竞赛题:摆两行同样多的,第一次从第一行移动1个到第2行,第二次从第二行移动3个到第一行,第三次从第一行移动5个到第二行,这时,两行相差几个。大人乍一看都不行,仔细看看,逐层推理仍有点困难,孩子们拿出笔在纸上三下两下一画,正确答案出来了。借助直观手段,先画后解,问题迎刃而解,这不失为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注重学生主体性探索和发现过程的经历,让学生学会思考,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使新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得到真正的落实。

上一篇:请接纳孩子的错误 下一篇:浅谈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