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的穷与有钱的穷

时间:2022-08-23 05:48:29

贫穷有两种,一是没钱的穷,一是有钱的穷。

有钱的穷是什么呢?这些人生活没有半点问题,有的甚至吃美食、住华屋、开名车,但他们富的是物质,穷的是灵魂。他们出国旅游,喜欢在人家的风景或文物刻上“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他们上街办事,喜欢将家用轿车开得像赛车一般;他们与人发生争执,不习惯于慢慢说理,而是一拳头砸过去,有时还要加上一句“老子有的是钱,打死你白打”之类的恶语;他们没有起码的社会公德,闯红灯、购物插队是家常便饭;侥幸做官,则千方百计谋取个人利益。他们偏爱明星八卦,却不喜欢读书;他们希望别人给面子,举止却全无教养;他们爱显出自己的高明,却满口愤青语言;他们希望生活洒脱,却将嫖赌之类视为人生享受的极致……一句话,此类人有钱,有物质生活质量,但没有精神品位,没有吸引他人的人格魅力,无法给这个社会提供正能量。

仔细想来,没钱的穷与有钱的穷在本质上有着很大区别。没钱的穷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一个人懒惰、不思进取等等主观的成分,但许多时候,确实是客观因素强加的,比如所处环境偏远,比如家人遭受地震、车祸、重大疾病之类的灾难,他们让人同情,使人生出愿意帮助之心。但有钱的穷往往源于主观因素。魏晋时,石崇与皇帝的舅父王恺斗富,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将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锦步障;王恺以赤石脂涂墙壁,石崇便用更昂贵的花椒,你说谁逼迫了他吗?没有。石崇如此,现在那些身富心穷的人同样如此。他们不守起码的规矩,做一些引人侧目的事,没有任何外力强制他们,只是他们自己觉得如此可以显耀富贵、豪气、威风,引发他人羡慕或恐惧。

一个温暖的社会最好没有多少穷人。没钱的穷人多了,难免有少数人“饥寒生盗心”,社会就不够稳定。有钱的穷人多了,社会就会充满物质崇拜,炫富、炫权、炫名之类的事就会屡见不鲜,社会就会流行门第观念,下层人士上升的通道就会因腐败而堵塞。所谓“社会世俗化”、所谓“阶层板结”、所谓“小圈子利益”,无不与一些有钱有权者精神上的日渐贫穷有关。

消灭没钱的穷好办,对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的人,政府可以加强对他们的观念教育与技能培训,再说,贫困本身也是一种教育,一个人只要有点血性,大概很难长期在别人的白眼中祈求怜悯;对于通过个人能力也无法解决生存问题的人,政府可以托底,使他们保持基本的温饱。

真正有些难度的是消灭有钱的穷。它的难度在于有钱的穷人往往认为自己是不穷的,什么都是高大上,他们骄傲、封闭、唯我独尊,认识不到自己给社会与他人带来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用法纪约束便成为不错的选择。你喜欢乱刻字吗?我将你列入旅游黑名单,让你哪儿都去不了;你喜欢飙车吗?我一经发现就处你终生禁驾;你喜欢打架吗?我可以规定谁先动手谁负主动责任;你吗?我一旦查明就将你绝对开除,触犯刑律的一律送上法庭……对有钱的穷人约束多了,他们慢慢会习惯规则,慢慢会承担起引导社会的责任。

当一个社会真正以没钱的穷为伤,以有钱的穷为耻,我们才可以成为物质、精神的双重富翁。

上一篇:“坦然”阅卷实录 下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如何识别错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