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与香港物理课程标准的对比研究

时间:2022-08-23 05:37:31

内地与香港物理课程标准的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香港《物理课程及评估指引》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物理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进行比较和评析,并对内地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物理课程及评估指引;比较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106-04

2009年9月起,香港开始实施“三三四”新学制,高中不再划为两个阶段,使得香港学制与内地接轨,更加有利于两地之间的交流。2007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联合编订了《物理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以下简称《指引》),这一文件作为规定高中物理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与在内地具有相同地位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有何异同?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比较和评析,以期为我国内地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一、香港《物理课程及评估指引》的基本概况

2005年香港教育统筹局公告书,公布三年高中学制将于2009年9月在中四级实施。《指引》阐明了物理课程的理念和宗旨,包括课程架构、课程规划、学与教、评估,以及学与教资源的运用。强调课程、教学与评估之间的配合。香港作为一个全球化的高科技社会,学生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才能在社会上发挥所长,有所建树。应为学生提供广阔而均衡的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物理作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让他们掌握科学与科技领域内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习物理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并建议运用实际生活情境引入物理学知识。物理课程的宗旨是为学生提供与物理学相关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便学生积极投身于迅速变化的知识型社会,使他们在与物理学相关的领域中进一步学习或为就业做好准备,并成为科技的终身学习者。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

《标准》指出,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4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此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力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

按照《指引》规定: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除了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和通识教育四个核心科目外,学生应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从不同的学习领域选择两至三个选修科目。其中为科学教育学习领域提供了以下各选修科目:①生物科、化学科、物理科:这些科目让学生在相关的学科范畴建立稳固的知识基础,为日后进修或工作准备。②科学科:此科以两种模式进行,模式Ⅰ为综合科学科,采用跨学科模式,它是为在科学教育学习领域中修读一科的学生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模式Ⅱ为组合科学科,采用组合方式,它是为选修两科的学生设计的,学生可选择的科目组合包括:组合科学科(物理、化学)+生物科;组合科学科(化学、生物)+物理科;组合科学科(生物、物理)+化学科。

从上述内容可以发现,两地在课程设置方面都重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发展潜力,并考虑学生将来的择业或升学的方向;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权利,设置多样化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选择。相比较而言,《指引》强调了物理课程作为终身学习基础的重要性。

三、课程目标的比较

《标准》的总目标包括: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具体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阐述,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指引》提出,物理课程是为学生提供与物理学相关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便学生积极投身于迅速变化的知识型社会之中,使他们在与物理学相关的领域中进一步学习或为就业做好准备,并成为科学与科技的终身学习者。让学生对物理世界产生兴趣,保持对物理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建构及应用物理学的知识,鉴赏物理科学与其它科学之间的关系;与物理学相关的情境了解和鉴赏科学的本质;掌握进行科学探索的技能;培养科学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能力,以及在单独或在与他人协作的情况下,解决物理学有关问题的能力;理解有关物理学议题的科学语言,并能与他人交流观点;在与物理学有关的议题上,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定;关注物理学对社会、道德、经济、环境和科技的影响,以及养成负责任的公民态度。学习目标也分为三个范畴:知识和理解、技能和过程、价值观和态度。

两者相比较,都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全面性,都重视对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强调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然而,相对而言,《标准》将科学素养置于首要位置,关注学生的全面培养;《指引》则非常强调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凸显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课程内容的比较

课程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安排都体现了对学生的培养方向,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两地课程内容的主要构成如下表所示:

上一篇:路桥施工管理过程的创新管理探析 下一篇: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