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时间:2022-08-23 05:06:07

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摘 要: 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自身拥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如何帮助新疆本土大学生在适应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过程中更好解决文化认同问题,对维护民族团结,夯实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根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研究,指出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策略,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最终实现民族的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传统文化 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15-0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历经磨难、涅重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历史奇迹,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的不竭动力。十以来,党和国家再次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文化的传承依靠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对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就是要对传统文化中凝聚民族精神与人文内涵的经典内容予以挖掘、提炼、再现与传承,激发、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骄傲感与认同感,并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1.1物质层面

主要包括了文化典籍、科技艺术、民风民俗与人文自然景观。文化典籍方面主要有儒家经书、史书、诸子百家、《诗经》、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明清小说等经典篇目。科技艺术方面主要有四大发明、中医麻醉、天文气象、建筑、书法、国画、京剧、茶艺、宗教等。民风民俗主要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生礼仪和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人文自然景观主要指祖国的大好山河与历史文化古迹。

1.2精神层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主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修身、齐家、平天下”和“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礼仪之邦的礼治精神,“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不息精神,“言出必行”的诚信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扬弃、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精神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文化艺术欣赏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全面、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素养,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学会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培养自身的文化艺术欣赏能力。

2.2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

“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可见,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文化在民族团结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民族团结,关键在于促进各民族的文化及价值认同,虽然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但又都根植于中华文化,都凝结着民族精神。因此,在新疆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可以使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在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共同缔造了中华文化,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2.3有利于培育正确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拓展学生人文视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育学生独立人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主张克己、内省、修身、养性、践履、躬行,这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借鉴范例,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身就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此外,中华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血脉,是需要中华儿女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的,这本身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新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度不高,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单薄,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涵盖的内容知之甚少,不能准确、全面、系统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自然也就谈不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偏差

受网络媒体与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冲击和影响,新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缺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很少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被充斥文化市场的各类通俗文学、快餐文化和“肥皂剧”等消费现象所绑架,人心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细嚼慢咽,用心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阅读取向更多地倾向于低俗性、娱乐性与游戏性。

2.原因分析

2.1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迫于就业压力的严峻形势,职业院校办学理念趋于功利化,课程设置过于实用化,最大限度地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大学语文作为公共类人文通识课程,职业院校往往只注重了它的基础性与工具性,而忽视了它的人文性,因而没有很好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使之更好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艺术欣赏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2.2现代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网络媒体和各种文化思潮不断冲击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导致当今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发生偏差,阅读取向倾向低俗性,很少有学生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策略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不断传播、发展、融合、壮大,已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成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引领着我国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碰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甄别不同文化的优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丰富已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必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

2.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要尊重多元一体的事实,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原则,即要教育学生不仅要珍视、保护、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充分尊重、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与特色,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同时学校也要有包容开放的精神,能容纳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展示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差异。

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必须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既要深刻挖掘与全面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蕴含的精神品质与价值追求,又要结合社会实践赋予“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价值理念全新的现代意义与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要盘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与范例素材,并将这些资源与素材用好、用活,结合现代社会实践与时代精神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用好、用活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这些丰富的思想素材,才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关键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外化为学生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具体实践,首先要充分发挥好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语文与思政理论课教材建设与课程教学,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分层次、分内容、分项目组织教学,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二是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在高职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必修课程,使大学语文课程与文化艺术选修课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与主要渠道,让学生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三是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建设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其次要组织开展好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大课堂,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等革命教育基地,通过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也可以组织学生多参观历史文化古迹,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自觉追求真善美。

5.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与践行活动

在开展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大力推行中华经典诵读与践行活动。通过反复诵读与践行,不仅可以弥补高职院校偏重理工科和技能培养的弊端,构建诗意和谐的校园,将文化熏陶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还可以使学生在与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对话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历史责任感、社会使命感与正义感,净化思想,提升境界,培养情商,完善人格;更是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同化与塑造每一个学生。

新疆高职院校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既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文化艺术欣赏能力、传承民族精神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需要,更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只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洗礼,大学生才能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才能积极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只有认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疆的大学生才能主动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高度认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洪涛.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1(6)

[2]刘和鸣.对新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6)

[4]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网

[5]中国传统文化网

作者简介:梁细兰(1980.9-),女,高校讲师,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上一篇:以《南方都市报》数字化转型看网络时代传统报... 下一篇:减缓外语学习焦虑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