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建筑职业技术教学

时间:2022-08-23 05:01:30

传统与现代的建筑职业技术教学

笔者以为,建筑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目的,就是从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两个方面,赋予受培养者以从业所需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围绕这一目的,职业学院结合教材内容、教学形式考虑为学生设置了若干课程,预备了多种教材与教案,并形成了基本固定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联系到学生就业前、后的反馈及本人对当前建筑工程技术实际的认知,时感当前建筑职业教育中的进步与不足,感到教学与实际的某种脱节,特别是对于建筑职业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传统与现代”问题,多有感触。

一、概念

本文论及的“传统与现代”都是建筑及建筑职业教学领域里的两个概念,当然,二者都是相对而言的。正如建筑类学科,相对于登月工程等现代尖端技术而言是很传统的科学一样。这里说的“传统”,有传统文化、传统技术、传统工艺、传统材料等等;还包括传统的建筑教学模式。而“现代”,则是指现代文化、现代观念、现代技术、现代工艺和材料,以及现代建筑教育等。

二、问题

1.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革,建筑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当前都存在着变革带来的挑战,都有一个“传统与现代”问题,即如何适应与改革的问题。比如,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传统建筑职业教学模式中对于“动手能力”的培养,早就从练仿宋字、画徒手图、渲染图转移到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建筑CAD等电脑软件操作能力上来。可以说,不具备电脑操作能力的毕业生是很难适应市场需要的。因此,现代化的电脑教学取代了传统的“工程制图”课程中的许多教学内容,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是,如有前者之(传统)技能,决不会成为掌握后者(现代)技能之障碍,所谓“艺不缠身”即为此道。而且,如果真正具有前者技能且能达到一定水准,那么无疑该生的美学素养已有一定厚度。如果他同时掌握了电脑操作能力,这对于该生运用电脑软件完成更具美感的建筑作品是可以预期的。再者,工程实际中的许多场合,徒手制图仍然十分必要:比如现场技术交底时关于工程构造的最好语言沟通手段,就是徒手制图。尽管对前者的培养时间要长得多,不是急功近利型的职业教育模式所能企及的,但笔者仍然要安排一些课时,结合建筑构造教授学生徒手制图;使这门传统技能不致湮没。至于原来建筑初步中颇费课时的渲染画图练习,则只能因教学课时数的限制而大大缩短了相应的练习。

2.教学内容

建筑职业技术教学内容中的类似问题则更多,而且其中的若干问题不能轻易地以舍弃了事,而是必须改进、弥补、甚至全面更新的。

其中之一是当前许多传统建筑工艺的濒临失传问题。比如上世纪70年代前一度盛行的水磨石、斩假石(又名剁斧石)等工艺,几乎废弃;近年我地藏传佛教寺院维修,传统的藏地民间工艺“边玛墙”施工,己无人知晓。我们知道,古建筑领域的许多法式、制度、工艺甚至材料,如今即使在行业内也是鲜为人知,不但市场上工匠难觅,材料难寻,而且作为一门学科也难以为继。若大个中国,古建研究者、设计师、教学者寥若晨星;至于技师、技工,多属家族传承,自生自灭;而夹于二者之间,施工一线的管理者――施工员、质检员、工艺师、项目经理等等,笔者认为恰属维系这门技术学科的重要环节而且当属职业院校的培养范围,却鲜见有规划、有分工、有系统的招生培训;即便是短训班、特训班的形式,也无人去搞,当然教材、教案也无人编写。

从“现代化”的层面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新科技部分经常滞后于实际。比如,一种劲性钢结构的高层住宅体系已经出现在包头,一种不怕火、耐久性与结构等寿命的新型保温构造――CL建筑体系已被鄂尔多斯引进;新出现的酚醛保温板复合构造、SMXT硅酸铝浆料分层抹灰、飘珠防火构造等新工艺、新材料,将要取代传统的不阻燃的聚苯保温板……大量的新信息,其中有的巳被录入成为新的国家标准,我们的教材、教案却来不及更新。而无论从知识面还是施工技能,都是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所迫切需要的。

3.教学思想

古建领域“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还体现在对于传统的肆意篡改与固步自封。

近几年的“复古”风又将古建筑技术从濒死的边缘拉了回来,到处都是古庙的维修、新庙的建立,还有古建一条街、传统民居等等,掀起了阵阵喧嚣。细观这些仿古建筑,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传统相去甚远,其中大量的是毫无章法,俗不可堪。其实由现代的材料、现代的工艺,依据现代的设计,去表现传统的主题这未必不好,未必一定会不伦不类。问题就在于教学思想上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要教导学生依据变化了的物质条件与社会文化,以现代技术和现代美学去演绎传统。比如著名的朗香教堂,以及贝聿铭设计的日本MIHO博物馆,就取得了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而成为了国际建筑界的设计经典的。问题是他们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模式培育了敢于实践学术创新的人才,而我们的社会环境与教育模式却更多的培养了一大批急功近利、因循守旧、不求甚解、马虎凑合的职业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倍感压力。

三、探索

在景观工程学、园林建设领域,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工程实践的需要,比如现代居住小区的建设,通常要涉及景观环境的问题。当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居住者要求市场提供更高端的居住环境,从精神和文化层面实现对于传统的回归。但是我们的园艺和园林建设水平往往差强人意,特别是我们北方边疆地区,常常是技不如人,使得这门传统国粹,不能突破地域的瓶颈而发扬光大。这里同样涉及到一线管理人才以及技术工人的培养问题,是我们职业院校的又一发展空间。

通过对上述种种问题的综合思考,笔者由此想到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引入一种“差距”教学法,即从现代工程环境中寻找实例,比较差距,找出原因,求得技能的提升。

这种“差距教学法”,往往必须引入具体甚至是真实的工程案例,所依据的并非系统性教材,它其实只是对传统教材、教案的插入式补充或更换。由于它切入实际,注重案例,因此,其实质是对国外目前十分流行的“案例教学法”的一种采纳与继承。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典故古已有之,将它提升为一种教学模式则是一种现代观念。以这样的现代教学模式剖析现代工程建设中的典型案例,比较不同研究对象之间的差距,分析造成差距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法;而这些研究对象涉及的内容却大多是传统技术---比如古典园林道路的铺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找到了契合点,学生学得热情,我们教员也感到欣慰。

四、结论

无论是“差距教学法”还是“案例教学法”,都不是我的教学活动的全部,而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补充。我的本意就是在教员能力可及的条件下,找出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差距与不足,无论是丢弃了传统或者是失之于现代,我们都不能无能为力或者是无动于衷,而是可以做出微调或者改进的。比如说,以案例的形式上补充教材、改进教案、增强针对性,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上一篇:论体操教学中教学原则与手段的运用 下一篇:在中医课程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