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普集方言代词浅析

时间:2022-08-23 04:21:29

摘 要: 章丘方言中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都有其独特的地方,研究章丘方言对丰富山东方言的研究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章丘发言中代词的特点。

关键词: 章丘方言 代词 特点

章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是济南市的一个地级市,在济南东50千米处。章丘方言属于冀鲁官话沧惠片,所以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与普通话的区别并没有南方各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那么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普及,章丘方言不断向普通话靠近,但仍有不少区别。本文主要介绍章丘方言中代词的特点。

一、人称代词

章丘普集方言中人称代词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人称代词分近指和远指,不用“们”表示复数,而是使用“这些人”或“那些人”表示复数。“这些人”表示近指,指“出现在对话双方面前”或者“与对话双方距离近”的群体;“那些人”表示远指,指“不出现在对话双方面前”或者“与对话双方距离远”的群体。二是指称人以外的事物的第三人称单数“它”在章丘方言中不用来组成表示第三人称的群体,而第三人称群体直接用“这些××”或“那些××”表示。

(一)第一人称代词。

1.俺[?耷an21]

章丘方言里表示第一人称个体的代词用“俺”不用“我”。表示自称的时候一般使用“俺”,在这一方面与普通话“我”没有什么区别。例如:

俺才不去呢。

俺想吃饭。

俺想先去看看。

章丘方言中表示第一人称群体在“俺”后面加“这些人”或者“那些人”。“俺这些人”表示出现在对话双方面前的不包括对方的一群人,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我们”或“我们这些人”;“俺那些人”表示不出现在对话双方面前的不包括对方的一群人,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我们”或“我们那些人”。例如:

俺这些人就没有那福气咧。

俺那些人来了也没地方坐啊。

俺这些人将(刚)从山上下来。

2.咱[tsan31]

“咱”、“咱这些人”或“咱那些人”表示包括对方在内的一群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咱们”。表示两个人的时候一般用“咱”或“咱俩”,不用“咱这些人”,当多于两人时可以用“咱+数词”也可以用“咱这些人”。章丘方言里,“咱”不能直接加“们”表示群体。“咱”后面也可以加数量短语“两个人、三个人……”后面加几个人说明包括说话人在内的一共有几个人,这个用法与普通话基本相同。章丘方言中“咱”跟“俺”的区别主要是“俺”用于自称,指一个人;用“咱”则包括听话人在内,所涉及的人数至少是两个人;有时为了在一件事上与对方产生共鸣或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也用“咱”指称自己而不包括对方。例如:

咱快去吧,快迟到咧。

咱这些人都去。

咱俩先吃吧,他一会就来。

咱那些人还来曼?

咱又学不会。

(二)第二人称代词。

章丘方言中第二人称代词单数用“恁[n?藜n44]”也用“你”,而且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恁”单独用来表示单数的使用越来越少,在很多领域已经消失。也可以表示第二人称群体,与“恁这些人”或“恁那些人”并立。例如:

要(要不要),要的话,送给恁一些。

恁先吃,我待会再吃。

恁这些人走回来看见他忙?(你们走回来看见他了吗)

恁那些人先动手的。

(三)第三人称代词。

章丘方言中表示第三人称个体用“他、她、它”,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但是表示第三人称群体与普通话却有很大的区别。前面说过,章丘方言中没有“们”这个后缀,所以在表示第一人称群体与第二人称群体的时候,在“俺”或“恁”后加“这些人”或“那些人”。第三人称的“近指”是当所指的第三方群体在说话双方面前并且距离说话人最近时,即为“他/她这些人”;“远指”是当所指的第三方群体不在说话双方面前或在说话人面前但是相对于另一群体距离说话人比较远时,即为“他/她那些人”。例如:

他/她这些人去北京。

他/她那些人先走咧。

章丘方言中,表示非人的第三人称单数“它”不用来表示第三人称的群体,一律用“这些+物”或“那些+物”表示。例如:

这些牛先买来的。

那些羊长得好。

(四)其他。

“自家[ts?尢24t?揶ia0]”在章丘方言中复指前面代词所指代的人,相当于普通话的“自己、自个儿”,用在表示单数和复数的人称代词后面都可以。例如:

“俺自家的事自家解决。”

“他自家(自己)非要去啊。”

“她这些人自家(自己)来的,谁也没请她这些人。”

“这些牛自家(自己)要在那个山头,不是我说了算的。”

“人家[l?藜n24t?揶ia0]”在章丘方言中的用法与普通话相同,可以是泛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和“自家”相对,大致相当于“别人”。例如“人家过得好,他就高兴咧。”还可以称说话人自己,等于“我”,稍有不满的情绪。例如“你走慢点,人家跟不上。”口语中“人家”可省略“家”说成“人”,但是句末的“人家”不行。例如“有他的信,快给人(家)送去。”不能说“借了好多天了,快还人。”

“大伙子[ta55xu?藜55-21ts?尢0]”、“大家伙子”或“大家伙”与普通话中“大家”用法类似,但是也有区别,主要是章丘方言中“大家伙子”不能放在群体后复指,例如,不能说“他这些人大家伙子”。章丘方言中“大家伙子”可以称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例如“大家伙子都搭把手,快把活干完。”还可以称某人或某些人之外的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例如“你去通知大家伙子,下午来开会。”“大家伙”的使用要晚于“大家伙子”,但是近年来使用越来越广,有取代“大家伙子”的趋势。而且“大家”也开始在章丘方言中出现。这是受普通话和语言简洁趋势影响的结果。

二、疑问代词

(一)谁[?ei55]。

“谁”在章丘方言中的使用与普通话在提问人的时候使用的“谁”大体一样,对动物进行提问一般用“哪一个”。例如:

谁来咧?

谁给你的?

哪一个生的这只小狗?

(二)啥[?a12]。

“啥”在章丘方言中代指提问的内容,类似于“什么”。例如:

你说的啥?

你给他的啥?

啥时候走的?

(三)哪、哪地。

“哪地[na55ti0]”或“哪”是对地点进行提问时用的,代替普通话中的“哪里”。例如:

哪地的人?

哪地着火咧?

你上哪去咧?

(四)多数[tuo24?u?藜0]。

“多数”在章丘方言中是用来对数量的多少进行提问,类似于“多少”。例如:

这是多数?

买多数?

(五)多数时候[tuo24?u?藜0??尥24xou0]。

“多数时候”是对时间长度提问时用的,代替普通话中的“多会儿”或“多长时间”。例如:

他走了多数时候咧。

煮了多数时候咧。

(六)咋着[tsa24t?au0]。

“咋着"是对出现了什么情况进行提问的,类似于“怎么、怎样、怎么样”。例如:

他这是咋着咧?

咋着才行啊?

(七)当忙[t?耷24m?耷0]。

“当忙”可以用在疑问句中,询问程度、数量,例如“从这地到那地当忙远呃?”“前头那座山有当忙高呃?”也可以表示任何一种程度,例如“不管当忙晚,他都回来。”“当忙难的题,他都会做。”还可以表示程度高,含有夸张语气和强烈的感彩,多用于感叹句,例如“当忙好的人啊。”“当忙不容易啊。”“走不当忙远,他又回来咧。”

三、指示代词

(一)近指。

“这[t?拶?藜21]”在章丘方言是表示近指的代词,可以指比较近的人或物,例如“这几个人都是刚来的。”也可以表示“这些”,例如“这都是他送来的。”口语中指现在,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后面常用“就、才、都”等,例如“他这就走”“这都几点咧,你还不睡觉。”“他妈回来,这才不哭。”

“这地[t?拶?藜21ti0]”指称较近的处所。在章丘方言里的主要用法有四个,可以做主语和宾语,例如“这地是他承包的。”“他把这地打扫干净咧。”直接放在人称代词或名词后,使非处所词成为处所词,例如“我这地有一把伞,你拿去用吧。”“窗户这地风大。”修饰名词,通常要带“的”,例如“这地的空气真好。”“这地的地肥。”还可以用在介词后,例如“从这地走。”“在这地歇歇。”

“这盼子[t?拶?藜21pan55-21ts?尢0]”“这霎[t?拶?藜21?拶a0]”在章丘方言里代指时间,可以通用,一是指现在、目前,用在动词前,例如“你这盼子上哪去咧。”“那帮孩子这霎都在场里玩呢。”用在主语前,例如“这霎你上这地来干啥。”“这盼子人都走咧。”可以做主语、宾语,例如“这霎太晚了,得走咧。”“这盼子嫌人家不好咧。”还可以修饰名词,带“的”,例如“这霎的事这霎干,别拖拉”。二是,指这个时候,有明确的上下文时,指过去或将来的某个时间,例如“年时(去年)这霎我在北京。”“这盼子他才看清是谁。”与“那盼子”或“那霎”相对。

“这乎[t?拶?藜24xu0]”指示性状,后面直接加名词。例如“这乎事常有。”“这乎蚊子以前没有”“原来他是这乎人”。

“丈忙[t?拶?耷21m?耷0]”在章丘方言中的用法比较复杂,一是指示程度,可以是“有+丈忙+形容词/动词”,例如“他有你丈忙高咧。”“书柜有床丈忙宽。”可以是“丈忙+动词/形容词”,前面没有用来比较的事物,如果不是当面用手势比况,“丈忙”就是虚指,有略带夸张、使语言生动的作用,例如“它有丈忙大。”“他腿有丈忙长。”可以用在“丈忙+形容词/动词+的+名词”的句型中,例如“丈忙好的人。”“丈忙凉的水。”否定式一般用“没有”,例如“没有丈忙高。”“没有丈忙好。”二是指示方式,可以是“丈忙+动词”,例如“这事就丈忙办吧。”“丈忙走,啥时候才到啊。”可以是“丈忙+一+动词”,例如“头丈忙一甩,就走咧。”“腿丈忙一跳,就过去咧。”还可以是“动词+丈忙+动量/时量”,例如“我就看了丈忙两次。”“等了丈忙半天也没来。”三是指示性状,例如“今日要办的有丈忙几件事。”“原来是丈忙一回事啊。”

(二)远指。

“那[na21]”指示比较远的人和事物,可以用在名词、数量词前,例如“那孩子”,“那回他也没来。”可以是“那+数量词+名词”,例如“他那个人是个好人。”“那座山高。”还可以是“打/从+那+起/开始”,表示时间或处所,例如“从那开始,他就不来咧。”“打那,他两家就不说话咧。”

“那地[na21ti0]”称较远的处所。可以做主语、宾语,例如“那地是万山(地名)。”“那地凉,别坐。”直接放在人称代词或名词后,使非处所词成为处所词,例如“俺奶奶那地”,“他那地”;修饰名词,通常要带“的”,例如“那地的人挺好。”“那地的树长得好。”还可以用在介词后,例如“朝那地走三里就是万山。”“在那地站着别动。”

“那乎[na24xu0]”指示性状,加“的”修饰名词。例如“那乎事也有。”“咱也用那乎法子。”

“那忙[n?耷21m?耷0]”的用法与“丈忙”相对,也比较复杂。一是指示程度,可以用在“有+那忙+形/动”中,前面有用来比较的事物,例如“这种枣有糖那忙甜。”“这个布娃娃有他那忙高。”可以是“那忙+形/动”,前面没有用来比较的事物,如果不是当面用手势比较,“那忙”就是虚指,略带夸张,使语言更生动,例如“有那忙大。”“你那忙稀罕它,就送给你咧。”可以是“那忙+形/动(+的)+名”,例如“那忙好的水”,“那忙热的天”;否定式可以用“没有”也可以用“不”,例如“没有那忙高”,“没有那忙热”,“不那忙快”。二是指示方式,可以是“那忙+动”,例如“那忙走才对。”“俺也想那忙过几年。”可以是“那忙+一+动”,例如“那忙一跳,就跳过去咧。”“嘴那忙一撇,就哭咧。”还可以是“看了那忙一眼”,“走了那忙一趟”。三是指示数量,强调数量多或少,例如“得走那忙七八里路。”“俺就那忙一个。”四是指示性状,例如“今天要办的有那忙几件事。”“原来是那忙一回事啊。”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4.

[3]陈红.山东菏泽方言词汇浅析[J].现代语文,2010.

[4]成庆娥.从《闯关东》看山东方言的语言特色[J].时代文学,2009.

[5]魏红.明清山东方言词汇化形成的方言词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

[6]柴晓锦.山东寿光方言中附加式构词法概述[J].现代语文,2008.

[7]赵学玲.山东章丘方言的疑问句及疑问语气词[J].济南大学学报,2007.

[8]李咸菊.山东明水方言的儿化现象[J].现代语文,2007.

[9]孟庆泰.山东淄博方言的重叠式[J].济南大学学报,1993.

[10]钱曾怡.山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

[11]高晓红.章丘方言志[M].齐鲁书社,2011.

上一篇:《宋书》中的亲属称谓语研究 下一篇:《红楼梦》中的“程度副词+NP”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