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您的信用记录吗?

时间:2022-08-23 04:04:12

您了解您的信用记录吗?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组织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为全国近8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现在,在银行贷款买房、买车,或者是申请信用卡,商业银行都会查看申请人的信用档案。那么您对您的“信用”了解多少呢?

A您的信用资质“健康”吗?

随着信用卡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市民开始接触到“个人征信记录”。却鲜有人知个人征信记录究竟都包括什么、价值几何以及会对未来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

个人信用报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张“经济身份证”,它以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个人的行为,推动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截至目前,个人信用报告主要包括四大类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的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发放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记录、担保信息等;信用卡信息,包括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信贷信息以外的信用信息,如公积金、社保等非银行信用信息。

案例1:小孙是一家网络游戏公司的游戏编程员,准备结婚时订了一套80平方米的婚房。交完首付后,小孙就一直焦急地等待着银行的贷款审批能尽快下来,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贷款申请竟然被拒绝了。究其原因银行告知他存在“信用污点”――连续4次逾期还款记录,这让小孙傻了眼。原来,去年公司给员工集体办了信用卡,可当时自己正在外地出差,同事帮忙全权办理的。后同事因自己卡还没发下来就先用小孙的信用卡购买了4000多元的跑步机,事后同事把钱还给了小孙,但小孙却忘了去银行还这笔款项,在银行多次催款后才想起此事将款补上。本以为没事了的小孙却因此被认定了“信用污点”。

随着楼市渐热,许多的市民准备购房,申请贷款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也就随之出现了很多因为“信用污点”问题而被银行拒绝的案例。

“信用污点”的边缘人群首当其冲的就是信用卡人群。信用卡未及时还款、欠年费以及贷款和担保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个人征信记录。此外,包括电信、养老、环保、公积金及公用事业缴费等在内的非银行信息目前也已入库。

其实不光是信用卡,有时工资卡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而多数银行会照收信用卡的年费,没存进款项的卡会出现透支,就会在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中出现失信记录。这会给持卡人以后办银行业务带来麻烦。

一些人可能由此会认为,只要自己不涉足信用卡业务,也就远离失信记录了,不会再有这方面的担心和苦恼了。其实也不然,如果一个人没有信用交易记录,那么征信中心关于这个人的征信记录则为空白,只有基本信息。虽然远离了失信的危险,但也不便于日后办理银行借贷业务。因为银行在查询贷款人个人征信记录发现为空白后,相对信用记录良好的贷款人,会选择非常谨慎的放贷,贷款人有可能申请不到目标金额。

出现“信用污点”的人也不必诚惶诚恐,不代表以后跟银行打交道就举步维艰。一般“信用污点”会跟随征信记录7年才会消失,但如果不是有多个污点的话,银行办理贷款时还是会酌情考虑的。

名词解释

什么是个人征信系统

征信系统就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目前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个人建立信用档案和基础数据库,依法采集、客观记录个人的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个人的信用报告的系统。它于2006年1月正式在全国联网运行。

个人如何查询本人的信用报告

带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亲自到当地的人民银行征信部门提出申请。征信中心会在2-3天内,免费向个人提供本人的信用报告。

B信用记录也能“当钱花”

信用记录成房贷打折条件

从各银行公布的细则可以看出,借款人信用已成为必要条件。若信用不好,房贷利率打折上将明显“吃亏”。

对信用记录的考察,各银行明确规定不仅是此前的,还包括以后的。银行人士表示,随着征信体系的完善,个人信用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个人今后的生活特别是金融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后,人们的很多活动都会进入征信系统,而贷款买房买车甚至办信用卡等,银行都会考察个人的信用状况,信用不好的轻则加重利率,重则不予办理。市民应当爱护自己的信用,从平时的煤水电气费到信用卡、房贷等各类费用,都应当准时交纳或还款,以免留下信用污点。

专家建议,市民首先应当整理一下自己的“涉钱”账户,包括煤水电气费、信用卡、贷款账户、储蓄账户等,将其中必须要保留的挑选出来,将那些可用可不用的账户予以撤销。比如,有些市民手中可能多张存折或借记卡,以为不用、里面也没钱,放着没关系,事实上,对于这类账户,有些银行是要收小额账户管理费的,如果账户里没钱,则很可能“倒欠”银行,形成不良记录。其次,学会用一些技巧规避,比如信用卡关联到相关借记卡上,即使持卡人忘记了,只要卡内有钱,系统会自动扣除,不会影响信用。最后,市民应当将一些关键的日子做好记录,同时在还款时打出时间提前量。

不良信用记录最要命

案例2:小徐站在宜家的收银台前,面前一字排开的3张信用卡,没有一张刷得出来。为了查明原因,他当场打电话给银行信用卡中心,被告知因为他的某一张信用卡有几十元零头3个月逾期未还,因此银行中止了他在该行办理的所有信用卡的使用。

如果这时小徐到人民银行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会在上面发现当前还款逾期一栏上有一个数字“3”,这代表最近24个月内,他有3次逾期还款记录,银行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冻结他的信用卡无可厚非,只是这种强制停卡处理对于持卡人来说是“突然死亡”,此前并不会有任何通知。

出现这种情况后,银行建议小徐还清所有欠款并将卡注销。但销卡也并非一了百了,这不良信用记录已经成为历史污点,以后在所有银行办理贷款或申请其他信用卡业务时,都很可能遭到无情拒绝。而银行方面对此的态度是,这些因本人疏忽造成的负面信息,不能靠提出异议或申诉来解决。

不少“卡奴”在业务员们的游说下,办了一大堆花样百出的卡,真正激活使用的并没有几张,但银行可不管这些信用卡究竟是否使用,只要申请被核准,就开始收取年费――你名下的所有信用卡,都可能让你因健忘或粗心而染上不良信用记录绝症。

案例3:今年初,小李看好了一套房子,买房时,对方根据小李的信用记录表示放贷应该没问题。可一周后,银行却告知审贷时没有通过。原因是:“该客户风险较大,银行不予放贷”。小李不明白了,自己是第一次贷款买房,信用卡每次也是按时还款,从未有过不良信用记录,为何会被银行视为风险客户?最后,银行告诉他,因其配偶曾多次逾期还款,故不愿为其提供贷款。小李不明白了:“是我贷款买房,和我老婆信用记录不好有什么关系啊?”

农行一个贷人士称,以夫妻一方名义贷款买房,即便贷款人征信记录良好,若其配偶多次逾期还款,银行也会怀疑家庭还款能力及信用程度,在放贷时更加谨慎。“若夫妻一方两年内连续3次逾期还款,或累计6次逾期还款,银行都会拒发贷款。”

民生银行一个贷人士同样表示,调查贷款人征信记录以家庭为单位。夫妻任何一方有过6次以上逾期还款记录,另一方信用记录良好,贷款买房也会被拒。

一股份制银行个贷部负责人称,银行审贷时更看重贷款人信用记录,若贷款人配偶征信记录不佳,银行审贷时会更加谨慎。

谁能查询您的“经济身份证”

商业银行在受理审核个人贷款申请,审核个人贷记卡、准贷记卡申请,审核个人作为担保人申请以及对已发放的个人信贷进行贷款风险管理时,可以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其中,除贷款风险管理外,因受理其他业务而查询您的信用报告,都必须取得您的书面授权。司法机关和其他依据法律规定有查询权限的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一定手续后也可申请查询相关涉案人员的信用报告。另外,部分地区在审核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格时,部分单位在进行公务员录用和任用考核,部分企事业单位在招聘财务等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时,经您授权,也可查询您的信用报告。

市民自己可以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当地分中心查询点查询您的信用报告(客服电话400-810-8866)。查询您的信用报告只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也可书面委托他人查询,人需携带本人和您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

C个人征信系统实用问题大搜罗

信用档案记什么、怎么记?

答:个人信用报告记录以下几方面信息,一是个人基本信息;二是贷款信息;三是信用卡信息;四是非银行的信用信息。此外,随着条件成熟,还将采集更多的信息,包括个人欠税信息、法院判决信息等。产生于个人与银行交易的信息,包括贷款和信用卡信息,是从银行业务系统中自动提取的,没有人工干预,绝大多数情况下数据的准确性能得到保证。

个人信用报告有什么用?

答: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银行等机构了解个人,帮助个人实现交易目的。个人信用报告记录了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使银行有了了解个人历史信用记录的快捷渠道。对某特定的个人而言,银行可能根据其信用报告中记载的信息判定其信用风险较高而拒绝与其交易。

哪些行为会被银行解读为“负面”信用记录?“负面”记录能消除吗?能保存多长时间?

答:凡是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信息,包括欠钱不还或曾经发生过逾期的行为,从判断一个人未来按时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性角度看,都会被认为是“负面”信息。“负面”记录一经产生,在法律规定时间内不能消除。对银行而言,会重点考察个人近期发生的信用行为,如过去2年的信用记录。目前人民银行出具的信用报告,展示了个人最近24个月的还款记录。因此,如果贷款或信用卡曾发生过逾期记录,即使贷款已还清或信用卡销户,曾经逾期的记录都会保留,“销户”不能消除负面记录。

信用报告中出现负面记录怎么办?

答:首先,是要把已逾期的款项尽快还上;其次,是避免出现新的逾期,产生新的负面记录;第三,是尽快重新建立个人守信记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判断一个人的信用状况时,着重考察的是这个人最近的信贷交易情况。如果偶尔出现逾期,但此后都是按时、足额还款,这足以证明其信用状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银行一定要满足个人的贷款申请吗?银行根据什么决定是否贷款?银行为什么没有统一的信用风险评价和贷款标准?

答:对被申请人而言,只有确信申请人未来能够还款时,才会满足申请人的需要,发放贷款。银行在审查贷款申请时,会全面考察个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商业银行没有、也不可能有评价个人信用风险的统一标准,更不会有统一的贷款发放标准。

个人对征信有什么权利?如何行使个人的“知情权”

答:个人拥有知情权、异议权、纠错权和司法救济权等征信权利。为更好地维护权利,一方面,个人要主动学习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另一个方面,要主动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

个人征信系统有“黑名单”吗?

答:个人征信系统客观记录个人的信用行为,不对信用行为进行判断,因此,没有所谓“黑名单”。不同银行由于掌握的信息、内部风险控制和贷款政策不同,风险监测系统中的客户也有所不同。

信用档案为什么要自己管?

答:作为独立经济体,虽然一些专业机构能提供帮助,但从法律上讲,最终承担责任、损失的还是本人。因此,自己的信用档案要自己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征信系统为什么不区分“恶意”与“善意”逾期?

答:首先,征信系统是对个人过去信用行为的客观记录,并不对个人的信用好坏进行定性判断。不区分“善意”或“恶意”欠款,是为了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其次,银行等机构考察个人信用记录,是判断个人未来不按期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性,包括由于“善意”或“恶意”原因造成的所有未按期履约的可能性,目的是对客户实行差别管理。因此,个人信用报告中不区分“善意”与“恶意”欠款。

上一篇:《空中花园谋杀案》 下一篇:玉树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