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跃 一念智即般若生

时间:2022-08-23 02:14:00

“人在某一个阶段,会因某个起因在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在遇到合适的环境、温度、湿度、氧气和阳光时,在某一刻突然就发芽了。其实这可能是任何一个人都会面对的一种生活轨迹。收藏对我来说,就是这么开始的。”

佛曰:少欲,则少烦。一切皆为虚幻。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意思是:人没欲望就不会产生烦恼,世间万物本无意义。如果一个人不能够顿悟,那么他的智慧也就不会打开,如果一个人能够顿悟,那么他就开启了智慧,故而真正参透了人生。马跃参悟了此话的道理:“霎那间,你会顿悟,名也好,利也好,跟自己全然无关”。这种面对名利的断然与超然的从容态度,是其价值观的体现,与勇气无关。

初见马跃时,他递过来的名片上印有:企业家、收藏家、教授、研究生导师等头衔,每一个头衔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经历过人生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之后,马跃已释然。如今他的生活归于平静,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安安静静地搞收藏,认认真真地搞研究,日子过得相当快乐从容。

马跃年轻时便已成为国家的科技精英,是国内自动控制领域的翘楚。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和英国海外开发署合作,在与世界银行、亚洲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机会游历世界许多国家。而收藏是需要一定经济实力的。马跃下海经商赚得第一桶金开始,到后来的事业巅峰,获得的财富奠定了他收藏的基础。不过马跃一点都不排斥这个话题,因为没有事业上的辉煌,也成就不了他现在的精神富足。

“90年代初期时经常和欧洲人打交道,与他们聊天的内容常常涉及欧洲文艺复兴。谈及欧洲文艺复兴,始终不能忽略美弟奇(Medici)家族对于欧洲文艺复兴的推动,功不可没。其家族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事迹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与关注。以至于后来这么多年,每次与朋友聊天谈起收藏的事,我都会不自主地说上一段美第奇家族的故事。我想我的收藏种子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在心里埋下了。” 美第奇家族那种对文化、艺术传承和发展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震撼了马跃的心灵。自此,马跃的收藏便呈现出一种不计代价、只藏不卖的个人特色。

“我个人以为,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传承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通过文化消费,实现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种境界,则是源自投资动力下的收藏。第一类人胸襟博大,希望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第二类人通过收藏陶冶情操,获得极大的愉悦;我不赞成缺失了文化的第三种收藏境界,却不能漠视它的存在。第三种收藏也许不应叫收藏,叫艺术品投资更为准确。诚然,收藏的三种境界可以综合体现,很多藏家既追求文化,又为了玩赏,又不耽误投资,所谓一石三鸟,尽收其中。这也许是收藏中最为理想的境界。”

马跃的藏品种类繁多,以古代文物艺术品如陶器、石雕造像为主。上至史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下至明清,横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甚至包括白垩纪的恐龙化石、新生代的古生物化石等等。从古玩市场和民间收集,到国际市场斥资收回,他的藏品之中不乏国宝级艺术精品,是学界和收藏界知名的学者、艺术鉴赏家和收藏大家。“我是做研究出身的,从来不卖我的藏品,除了热爱藏品本身,我更热衷研究藏品背后的故事,解读藏品承载的历史角色和文化含义。”

马跃告诉本刊:“我是在考虑个人审美偏好的同时,沿着文化传承脉络来收藏的。其实收藏这个事,本应该收藏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才能有动力,有热情去投入到里边。由于我本身对历史、对文化、对艺术的热爱,所以很自然形成这样一个脉络。你稍一留意就会发现,我没有瓷器!一是我觉得瓷器的历史太短,跟8000年的文明来比没有那么大的文化价值。二是从审美偏好来说,我历来对这种很闪亮的东西不感兴趣。我喜欢那种质地粗犷,视觉冲击力较强的东西,尤其是石造像。中国的石造像鼎盛阶段是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我恰好也花了很多精力收藏了大量这个历史时期的石造像,它们的品相都非常好。”

每一位收藏家都对收藏有着不同层面的理解,并且能从中悟出人生的哲学,马跃当然也不例外。人生的历练有时候确实会让人有一些很不一样的体会。马跃说他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有些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在事业的如日中天、地位的飞黄腾达背后,他还经历过一夜白头、寝食难安,体会过心碎和泪流满面。太多的阅历之后突然有一天马跃释然了。在他40岁那年,经过长久的思考、自我审视后他发现,自己的价值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突然明了该怎么处置自己的财务,怎么分配自己的时间,怎么去跟人相处,甚至包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我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认识。”大约在8年前,马跃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措,他给他旗下所有公司的老总打电话,果断地宣布从此以后他除开年会以外,再也不去公司,并且不再过问公司的任何事情,让这些老总没事也不要给他打电话了。“这个决定意味着从此我将拥有人身自由,就是你看到的我活成了今天这样一个状态。很多人说我活得很从容。我很喜欢这种从容,当然从容不是空中楼阁,如果不能做到财务自由,又怎么能获得人身自由呢?对物质有更高要求的时候可能就会忘记,没有物质需求才是最幸福的。”

“我不是教父,所以没办法用说教的方式来谈人生这样的话题,我往往愿意用‘分享’一词。我愿意跟朋友们分享我的经历和我悟出的人生哲理,希望从中对他们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采访马跃的过程中本刊的确受益匪浅,有的是平常采访听不到的东西,特别是在分享人生这方面,因为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设身处地去理解他这样的一种理念。

现在的马跃,名利已经没了意义,他只默默地闷头干自己喜欢的事。马跃很享受这个过程,而且坚信这种生活方式最终一定有不一样的成果出现。“我现在有足够的时间给自己今后的人生做一个规划,比方说我会至少再写两本书,再比如我会尽职担纲南开大学的座客教授和研究生导师。我还喜欢偶尔画画、写写文章,我还喜欢摄影、制作短片,都是自己完成后期等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忘记回馈社会和服务社会,这是我们作为人本身最基础的小小职责。有时候我会参加一些公益和慈善活动,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生活真的是很奇葩,善于思考的人会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里用一两句话把人生价值提炼出来,这就是人生哲学。马跃从他的人生哲学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上一篇:空首布的演变 下一篇:普罗旺斯的香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