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与反思

时间:2022-08-23 12:37:28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与反思

摘 要: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普遍深入,语文教学无论是从教学目标、要求还是从结构、体例上看都蕴含着全新的教育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教育气息。笔者在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感悟颇深,本文将对当前语文教学谈谈属于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65-01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普遍深入,语文教学无论是从教学目标、要求还是从结构、体例上看都蕴含着全新的教育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教育气息。笔者在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感悟颇深,通过新课标的深入解读和实践,以及和传统教学的对比,对当前语文教学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些想法与思考,下面结合本人教学经验谈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与反思,以供同行参考。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定位

在原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是师本位,一言堂。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说;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老师只有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学习的伙伴,才有可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悲共喜,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站在合作者的平等的地位上,学生才会从教师那里获取平等的意识,主动的意识,参与的意识……

其次,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关系。特别是在课堂以外的生活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而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可以倾诉包括学习在内的任何内心体验的人,教师是理解、支持学生的人,温暖学生心灵的人,是慰藉学生灵魂的人。

再者,教师是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学生不能领悟的,在生活中解决不了的,需要教师帮助的,教师在鼓励的同时,给予学生以帮助,使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心灵的“困境”,获取更多的乐趣。

可见,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为学生现在学习和今后学习服务的人。

二、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与社会

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教学。

新课程特别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和科技新进展,如各科教材都大大增加或加强了与当今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尤其那些与当前学生生活、当今社会实际、现代化技术和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课题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从而在宏观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拓展学习广度。

另外,新课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就是强调知识的运用,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强调各项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实例,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这些课程理念,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具体落实。

三、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这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强调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口语交际,等等。新课程所强调的这些素质中有一些是纸笔测验等考试方法所无法涵盖或无法充分测查出来的。如果教师在实践中只重视考试所关注的那些方面的素质,势必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这一课程追求最终落空。

四、关于语文教学实践

在《课程标准》中没有给语文实践下准确定义。它是这样说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同时也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有可能真正地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应用,学生才会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理想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外的语文实践应是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探究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过程。可以是一切与语文有关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读书、访问、参观、上网等多种形式的亲身“实践”,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课外语文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读书,学生通过大量直接地接触语言材料,在不断地阅读实践中,感悟读书方法,体验语文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美真实、扎实的“语文实践”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获得充分、大量的“语文实践”,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且能在过程中感悟方法,在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在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创造条件。

总之,新课程的理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它贯穿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甚至贯穿学生一生的学习。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文预习 下一篇:寻觅诗意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