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丰县德丰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时间:2022-08-23 11:03:21

西丰县德丰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摘 要]西丰县德丰钼矿是辽北地区首例达到可采规模的钼矿床,矿体赋存于古生代晚期的似斑状花岗岩中,受北东向和东西向两组断裂控制,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钻探验证结果相吻合,为石英脉型高温热液矿床。本文通过对矿体地质特征的论述,提出了找矿标志及方向。

[关键词]钼矿 德丰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P613 P61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344-01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吉黑褶皱系张广才岭优地槽褶皱带,区域构造以韧性剪切构造为主,次为脆性断裂,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多期变形叠加,其中海西~印支期构造运动尤为强烈。燕山期脆性断裂以北东向为主,次为北西向。

本区大面积出露岩浆岩,其时代为古生代晚期花岗岩(γ43),呈岩基状产出。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上统义县组(J3y)、金刚山组(J3j)、吐呼噜组(J3t)、阜新―九佛堂组(J3f―J3jf),其次为白垩系玉新组(K1y)及泉头组(K1q)。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仅为白垩系泉头组(K1q)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及砾岩,出露于矿区南部。

2.2 侵入岩

岩浆岩在区内大面积分布,为晚古生代中~酸入岩,岩性为斑状花岗岩,具绿帘石化、钾化、硅化等蚀变。区内脉岩较发育,主要有花岗伟晶岩脉、煌斑岩脉、石英脉、安山岩脉等。

2.3 构造

构造以脆性断裂为主。主要表现为地层和岩石挤压作用强烈,挤压劈理、构造透镜体、构造裂隙发育。发育于晚古生代花岗岩(γ43)内的北东向与东西向的构造裂隙为控矿构造,含辉钼矿的石英脉沿裂隙充填,在围岩闪长岩中见硅化、云英岩化等蚀变,其中硅化与成矿关系密切。

2.4 地球化学特征

经1:10000土壤测量,圈出三个Mo元素异常:

Mo-1:异常长约800m,宽约700m,异常内外带明显,并具明显的浓集中心,中心处极大值98.3ppm。该异常地质背景为似斑状花岗岩体,在该异常区内见三条含钼石英脉,其含钼品位大于边界品位。

Mo-2异常:异常呈北东向带状展布,长约400m,宽约100m,外带略高于背景场,内带有二处浓集中心,内带强度5~10ppm,极大值12.7ppm。

Mo-3异常:异常走向近东西,长450m,宽150m,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强度4~20ppm,极大值29.6ppm。

异常区内除Mo异常外,还有W、Au异常,其中Au异常浓集中心与Mo-1异常大部分重迭,二者具一定的相关性。

3 矿体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矿体赋存于晚古生代似斑状花岗岩岩体及石英脉中,受一组北东向与东西向构造裂隙控制,石英脉沿构造裂隙充填,呈脉群出现,近于平行排列,构成了似斑状花岗岩―石英脉含矿带,断续延长600m±。

矿区内共发现21条含钼矿脉,位于Mo-1土壤异常内,地表出露宽110~130m,长度大于560m,矿体倾向南西。矿脉厚度一般1.41m~8.70m±,最大厚度13.39m,倾角38°~50°。

矿体明显受北东向与东西向构造控制,矿体的形态为较规则的似层状、透镜状。单工程最大矿层厚可达52m。其中1、2、3、5、6、7、8号矿体规模较大。

3.2 矿石特征

矿石多呈侵染状、细脉状及网脉状构造赋存于似斑状花岗岩中。石英脉中部分呈薄膜状。共生矿物有黄铁矿及黄铜矿。矿石矿物为辉钼矿,脉石矿物为石英及长石等。

3.3 围岩蚀变特征

围岩蚀变为硅化、钾化、云英岩化等,其中硅化、钾化与成矿关系密切。

4 控矿因素

矿石赋存于似斑状花岗岩及石英脉中,其中以石英脉含矿品位高,但其规模较小,连续性较差;而似斑状花岗岩含矿品位相对前者较低,但其规模较大。控矿构造为近东西向断裂构造F1,矿体在断层附近发育且矿化较好。

北东向与东西向脆性断裂,是控制钼矿体产出的必要条件,晚期酸性脉岩(石英脉)的侵入,为成矿物质迁移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区钼矿成因类型为石英脉型高温热液矿床。

5 找矿标志

(1)晚古生代似斑状花岗岩中绢云母化和硅化等矿化强烈地段,是寻找钼矿化的有利线索。

(2)北东向与东西向两组断裂交汇点及附近,往往钼矿化较强,这两组断裂为深熔富钼的高温热液提供了上升通道。

(3)沿构造裂隙侵入的石英脉为直接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 邵帅,李景弘,邹方军,赵雪芹,陈元江.扎兰屯市鲍家沟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矿产与地质,2008.8(22)311-313.

[2] 邱顺才.河南省母山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地质与矿产,2006.8(20)403-408.

[3] 马红义,黄超勇,巴安民,黎红莉,李发安.汝阳县南部铅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J].地质与勘探,2006.9(42)17-22.

作者简介:

宋恩权(1989―),男,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勘查工作。

上一篇:浅谈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管理 下一篇:让农民工就业“有门”创业“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