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瓦匠女工成为美国首席执行官

时间:2022-08-23 10:17:25

在美国印第安那州州府,有一家被生命生物科学服务界誉为“极少有的成功范例”的私人企业――索菲斯公司。

在这家年增长率达百分之一百的企业里,CEO的座椅上端坐的是一位中国女人。她叫原伟平。看到她现在的成功,没有人知道她当初的第一份工作是给泥瓦匠添泥送沙。

泥瓦匠小工绝地反击

1955年出生的原伟平,高中毕业后,由于当时没有恢复高考制度,17岁的她被迫走向社会。几经周转,她才在一建筑工地谋到了一份给泥瓦匠添泥送沙的工作。

每天要把几十公斤重的泥水桶举上端下,凭着17岁少女的力量根本做不到。然而,工地没有因为原伟平是女孩而给她任何照顾。一次,原伟平将一大桶满满的泥水举过胸前时,已经没了力气,一桶泥水重重地砸在了地上,新换的衣服被刷上了一层泥浆。来不及整理身上的污秽,原伟平又重新装了一桶,身后是男瓦匠们的责骂声。

身体上的苦和累都可以忍受,可泥瓦匠们的污言秽语,令她无法忍受。苦闷中她把自己关在屋里,偷偷地流泪。父母不忍心让她再受苦,托人为她换了个在锨厂做徒工的工作。

在锨厂,师傅是个20多岁的女人,可能是怕徒弟成长起来抢了自己的饭碗,师傅对她的态度异常冷淡。一天,师傅突然变得温和起来,递给原伟平一本技术书,要她上午阅读完前三章之后考她。原伟平顺从地读起书来。可第二天就被厂长叫到办公室。“太不像话了,你师傅说你什么活也不干还在车间看小说!”原伟平委屈得眼泪差点落下来。

“我看的是技术书,师傅给的。”

“我从来就没听说过学技工要看书的!”厂长不听任何辩解,把原伟平赶出了办公室。

原伟平心灰意冷。这年秋天,她一个人站在窗前,专注地看着一只小蚂蚁,她用纸片挡住蚂蚁的去路,蚂蚁会马上调头向另一个方向。如此再三,但蚂蚁每次都会调转方向。小小的蚂蚁都有如此强的求生能力,为什么自己就被困住了呢?

原伟平发现了扔在角落里的中学英语课本。中学时原伟平外语成绩优秀,老师不止一次地告诉她以后学好外语会大有作为。原伟平像抓到了救命的稻草,她搜集到了所能找到的外语资料,把闲暇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为能听到一节英语课,她常常要跑很远的路来到市中心,深夜才能赶回。每次回到家,棉衣都被汗浸透,那是因恐惧和奔跑而流出的汗。

原伟平的英语水平进步神速。两年以后,她已经能够会话,写作,读英文原著了。1977年,恢复高考后,原伟平20分钟便答完了英语考卷,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黑龙江大学。

毕业后,凭借扎实的英语知识她如愿进入了一所医科大学教英语。不久,她和男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丈夫来到深圳创业。随后,原伟平转调到了深圳外资科。

在深圳,许多青年慕名跟原伟平学习英语。开始只有八九个人。后来人越来越多,就成立了俱乐部。俱乐部主席一职是通过公开英语演说来竞争的。许多名校的英语本科生、研究生,外企的工作人员都参加了公开演讲。比赛前,人们根本没把原伟平这个平凡的女子放在眼里。

那天,原伟平演讲结束后,会场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就连之前对她不屑一顾的对手也为她鼓掌。最终,原伟平出任深圳市英语俱乐部第一任主席,在她的带领下,俱乐部成为全国第一个英语角。

正当原伟平事业顺风顺水时,婚姻却亮起了红灯。随着丈夫的事业成功,他经常撒谎,不回家了,而此时原伟平已怀有身孕。

“你离开我能生活吗?瞧瞧家里的一切,不都是我创造的吗?”一次争吵中,丈夫的质问,深深伤害了原伟平的自尊心,她说:“我就是要活个样子给你看看!”她做出了决绝的选择:离婚,并且离开这个伤心地――深圳。

离婚,意味着一切都没有了,一切都要从头再来,而此时的她已不再年轻。然而,即使在这个世界上活一秒钟,她也要有尊严地活着,无非是一切从头开始!

经过一年挥汗如雨的复习,原伟平考取了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1989年,原伟平研究生毕业后,美国经济低迷,新闻学位很难找工作。她好不容易在休斯敦的一家报社找到了当记者的工作,年薪只有一万五千美元。原伟平每天疲于奔命,可还是连生活费都不够。为了生存,原伟平决定转行。最终,她在一家石油能源服务公司找到了一份技术写作的工作,年薪两万四千美元。

除了原伟平,石油能源服务公司老板吉姆手下是清一色的美国人,他对员工的要求极其严格。吉姆公司的员工大多是相关业界的顶级高手,他们不但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也异常丰富。一些名校的博士在这里也有被淘汰,原伟平想在此干下去,非常难。

技术写作要求严格,不允许有任何疏忽。那段日子,原伟平几乎读遍了石油能源技术写作方面的所有资料和范文。每完成一篇稿子,她都要阅读至少20遍。她要求自己,在文章中绝对不能出错,不能有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难道你是机器人吗?为什么你做事要发挥到极限。”面对身边人的质问,原伟平回答:“我要赢得一个重生的机会了!”

一年过去了,原伟平瘦了,头上生了白发,可她却创造了同行眼中的奇迹:一个非专业的人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而且是所有人中业绩最好的。年终公司给她的评价是:原伟平全年的稿件错误率只有0.001%,是17位技术写作员中最低的;她的稿件发表率是最高的,达到了100%;她获得了全美技术写作最杰出奖……这些骄人的业绩让原伟平成为最优秀的员工,三年之内连升了五级职称,涨了五次工资。

实力赢得异国爱情

原伟平凭借学识和努力成为行业内最棒的员工,很多美国同事开始主动和原伟平交往,对她的态度也十分尊敬。交往中,很多单身男同事也把橄榄枝伸向了原伟平。原伟平婉拒了这些人进一步交往的要求。曾经搁浅的婚姻对她的伤害很深,她已经没有了再入围城的勇气。

原伟乎所在公司的地下室有三张乒乓球台,员工们中午常在这里打球。有一次,她刚打完球,嗓子就开始冒烟,可带的水已经被她喝完了。无奈,她只好坐下来拿毛巾擦汗。突然,一个冒着冷气的冰淇淋出现在她面前。原伟平一惊,顺着拿着冰淇淋的修长的手臂望去,她看到了一张羞涩的脸和一个高大的身体。

拿冰淇淋的是原伟平的同事――年轻的高级工程师的森。接过冰淇淋,原伟平礼貌地笑了笑并道了谢。鲍森笑笑,就腼腆地走开了。看着鲍森远去的背影,原伟平用舌尖舔了一下冰淇淋,一股沁人心脾的凉爽瞬间涌遍了全身。

从那个午后开始,每天运动后的原伟平总能得到一支大冰淇淋。渐渐地,大家从冰淇淋中感觉到了什么,纷纷把祝福的目光投向他们。

虽然自己对这个美国青年也很欣赏,可原伟平对婚姻还有些顾虑,特别是这种跨国婚姻,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然而,原伟平所有的顾虑却在两人的一次对话中消释。

在一间风格古老的咖啡店,两^进行了第一次长谈。不善言谈的鲍森谈到了自己对工作、家庭和职业的见解,对责任和爱的理解。他说:“你是我唯一爱上的女人,你文静平和

得像水,在工作中表现出的韧性和努力又像火,是你的努力让美国人肃然起敬……”

原伟平已经被深深地打动了,然而她在心里提醒自己,这是的森的初恋,而自己却是有过一次失败婚姻的人,这对鲍森不公平。她说:“可我是一个离婚的女人……”

鲍森打断了她的话。其实,我早就爱上你了,只是我一直都不敢表白,当我知道你已经离异时,我被你的自强震撼了,你的努力:毅力和能力深深打动了我。从那一刻起,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追求到这个优秀的女人。于是,就有了午后的第一支冰淇淋…:。”

在鲍森的叙述中,原伟平的顾虑渐渐消除,她的心门敞开了,那一刻两人的手紧紧地扣在了一起。终于,他们在众人的祝福中走进了结婚礼堂。

婚后,美国石油工业却不景气,原伟平和的森所在的石

她成为华人女CEO

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原伟平意识到电脑产业是上升产业。她向一电脑公司发出了求职信,凭着过硬的本领,她成功获得了一份英文写作的工作。在这份工作中,她开始接触到医疗器械与制药工业。看到了此领域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原伟平陷入沉思:自己的员工生涯已经做到了顶点,为什么不能自己创业呢?

创业需要资金。经过这些年的打拼,原伟平已经赚足了投资的存款。虽然钱是自己赚的,但婚后,她和鲍森用的是一个账号,要想用这些钱,她必须征得先生的同意。

原伟平与鲍森在财产的使用上有很多默契。一次。鲍森想买一部最新款的宝马敞篷跑车,他花了几天的时间准备理由来说服原伟平。那天,他严肃地请原伟平坐下来,说:“从看完一部007电影之后,我就爱上了邦德的那部宝马跑车。今年最新的款式比电影里那部还令人喜爱……”他一边说一边拿出了一大堆材料。

原伟平打断了鲍森的话,说:“你是在征求我的意见吗?”

鲍森愣了一下,说:“是的,但是请你务必耐心听完我的理由。”

原伟平说:“不用了,你买吧,我支持你!”

鲍森像孩子.一样高兴得跳起来。

这次,当原伟平向鲍森说自己要用钱创业时,鲍森双手支持,并表示可以协助妻子。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坚定了原伟平的信心。原伟平给公司取名叫索菲斯,是古希腊语中清清楚楚的意思。她要把公司建成一个诚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团队。

公司开张的第一个月,有一个开着捷豹车的富人,请原伟平给他做一个项目,项目做完了却不如期付钱。原伟平和富人打起了官司,虽然官司获胜,但却花掉与拖欠钱数相同的金钱,而且还花去了大量的时间。

接下来,还有更严峻的挑战等着她。原伟平所在区域五大医疗器械公司的上层管理者联合成立了公司,五个男人联合对抗原伟平。他们封锁了几乎所有的大项目。偶尔这五个白人也会请原伟平公司做些项目,但也不肯按时付钱,一拖就是半年。半年间,原伟平损失近一百万美元。

面临如此巨大的亏空,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寻求突破,然而,这谈何容易!

一些有能力的员工见公司在亏损,纷纷跳槽。原伟平一次次陷入沉思,希望找到解决办法,但都苦无良策。

看着妻子一天天困倦地坐在办公桌旁,鲍森从家里抱来了一大堆从中国带来的古文书籍。“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读到《孙子兵法》中的这段论述,原伟平像被电击了一下。“避实而击虚”,为什么要在关系网和经济实力这些并不占优势的方面去和对手较量呢?我有自己的优势啊!一个小时后,原伟平草拟了方案.核心办法是发挥公司文化特色和自己文理兼修的学术优势,来解决科技人才和客户的瓶颈问题。

别人拖欠原伟平的钱,她却从不拖欠员工和给自己做事的小公司的一分钱。这是原伟平一贯坚持的原则,现在她准备以此凝聚人才。

每次会议和公开场合,原伟平都要强调公司的这一理念。一些离去的人发现,原伟平公司的员工待遇不但有所保证还稳中有升,都很疑惑。一位跳槽者委婉地问到了原因,原伟平为其解释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我不想别人欠我钱,所以我就不能欠员工的钱。”这位跳槽到盈利企业却没有拿到期待薪金的员工,半个月后拨通了原伟平的电话:“我为我在索菲斯的忠诚度不够感到惭愧,我想回到公司。”面对归巢的高科技人才,原伟平说:“Good!”

索菲斯公司陆续吸纳了一些高科技的一流人才。接下来,原伟平开始攻客户这一关。读书期间,原伟平精读过各国文史类书籍,研究英国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是她的爱好。

在一个社交场合中,原伟平结识了一位负责牛津大学一项医疗器械技术的公司总裁。在交谈中他特别欣赏原伟平对亨利八世与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典故的了解。在接下来的晚宴中,这位总裁特意请了一位历史学教授陪同原伟平吃饭,同其探讨都铎王朝与斯图亚特王朝。饭后,历史学教授说,原伟平应该执教英国断代史,从商是大材小用。这位总裁被原伟平折服了,他给了原伟平牛津大学医疗器械的这单大生意,而后他们的合作源源不断。

原伟平有了和大公司初次合作的机会,加之自己手下高手云集,很快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评价。三个月后,公司开始盈利。

原伟平始终觉得人世间自有一条公平的法则,果然,时间送来了公正。那五个白人已经集体卷了铺盖卷,那个开捷豹车的富人也在业界销声匿迹了。索菲斯公司在创业的第一年,业绩就达到六十多万美元。

现在索菲斯公司进入第六年,每年公司的营业额都以百分之百的速度增长,被美国生命生物科学服务界誉为“极少有的成功范例”的私人企业。目前原伟乎还没有发现对索菲斯公司生存有威胁的竞争对手。

如今原伟平手里已经有数项世界最先进的新药、新医疗器械以及新生物技术。只要做成其中一项,都能有天文数字的收入。她准备再一次重整旗鼓,蓄势待发。

(责编 宁克华)

上一篇:感受幸福,告别“左脑人” 下一篇:彩色豆腐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