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发言

时间:2022-08-23 10:13:09

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发言

同志们:

这次全省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传达水利部水电农村电气化工作会议和小水电代燃料试点现场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水电农村电气化县验收和“*”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工作;宣传贯彻《可再生能源法》。下面我就全省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县建设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主要成就

(一)促进了农村水电事业的发展

自20*年国务院批准我省*、*县、*等13个县(市)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以来,我省农村水电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克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新开工建设了一批水电项目,对部分老电站实施了技术改造。其中卢氏县水峪河电站、新坪电站、高河电站、两岔河电站、*县刁崖电站、南召县碾坪电站、*县莲花电站技术改造工程、洛宁县张村电站技术改造工程、内乡县湍河梯级水电站技术改造工程,商城县铁佛寺水电站技术改造工程、新县香山水库电站技术改造工程、鲁山大浪河电站技术改造工程均已经或接近完工;洛宁禹门河水库电站、*县金牛岭水库电站、*县长岭岗电站、商城县鲇鱼山电站技改、鲁山昭平台电站技改、博爱县青天河三级电站技改、灵宝市窄口水库电站技改等项目正在紧张施工。20*—20*年,共累计开工项目27项。其中新建17项,装机2.7万千瓦;技术改造12项,改善装机3.6万千瓦。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

(二)提高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省农村水电除以防洪、灌溉为主与水库相配套的水电站外,其余均为无调节径流发电,由于河道丰枯悬殊较大,每到枯水季节河道局部就会出现断流。通过对现有电站运行情况的调查,结合生态用水需要,在电气化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水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电源建设中,注重流域龙头水库建设,既保证了枯水期河流生态用水和沿河群众生活用水的需要,又提高了梯级水电站发电效益和电能质量,伊河*境内开工建设了金牛岭水库电站,将对伊河天然来水进行有效调节,解决枯水期河段断流现象,同时形成的1000余亩水面将改善当地小气候,并为*旅游事业发展带来新的亮点。

洛河干流洛宁境内开工建设了禹门河反调节水库电站,工程建成后,将解决因上游故县水库调峰运行影响下游电站发电和群众用水问题。老灌河卢氏境内规划建设了中里坪水库电站,将对下游电站发电和群众用水起到一定调节作用。

在径流电站建设中,正确处理发电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枯水期优先保证生态和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保证河段不断流。

(三)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电站,不仅解决了当地生产生活用电问题,而且解决了当地群众通水、通路、通讯等问题。结合电站建设,共修路近100公里,架桥10座,解决了近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大大改善了偏远贫困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工程建设为当地富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累计增加农民收入2000余万元,同时带动了建筑业、机械制造、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电站的建设运行,部分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共新增就业岗位300个以上,年增加农民收入300万元以上。

(四)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巩固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成果

通过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提高了电气化水平,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从2000年到2004年,13个电气化县人均用电量由385千瓦时提高到559千瓦时;户均生活用电量由247千瓦时提高到391千瓦时;GDP由236亿元提高到370亿元;财政收入由9.2亿元增加到13.6亿元。县域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电气化建设中,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充分发挥了农村水电分散布点,就近供电的优势,有效地降低了农村电价,使更多的农民实现以电代燃,增加了户均生活用电量,减少了林木砍伐,巩固了天然林保护成果,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五)股份制办电深入人心,形成多元化办电新机制

“*”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遇到了资金困难,国家补助资金没有明显增加,银行贷款额度限制,贫困县自筹能力也十分有限。要想完成电气化建设任务,只有广开筹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电气化建设。各电气化县一方面按照国家、省关于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精神,通过出售现有水电资产获得建设资金,另一方面新建项目采用规范的股份制办电模式,大量吸收社会资金入股。如卢氏水峪河电站、新坪电站、高河电站、两岔河电站、低里坪电站,*县马路魁电站、杨湾电站,南召县碾坪电站等十几座电站就是吸收民间资金进行股份制办电的典范。五年来,13个县共筹得社会资金7000余万元,一方面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新的运行机制解决了原国有水电企业固有的弊端,提高了水电企业管理水平、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我省农村水电和电气化县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已影响到新时期农村水电事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是:

(一)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县建设资金匮乏

一是电气化资金匹配不到位。根据水利部要求,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补助比例应不低于2:1。截止目前,我省地方配套资金落实较差,影响了我省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进度。二是农村水电大都处在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地方自筹能力有限,又由于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银行贷款困难。

(二)电站设备老化、人员冗多,管理滞后,影响发电效益

我省农村水电站大部分是二十世纪70年代建成的,由于当时设备制造、规划设计水平限制,再加上主要工程和设备已运行了二、三十年,已严重老化,有的濒临报废,急需更新改造。

同时,我省国有水电站人员多,人浮于事。并且这些电站大多处于偏远山区,信息不灵,知识更新缓慢,管理方法落后,电站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水电行业管理薄弱,导致农村水电资源无序开发

当前我省各市县股份制办电的热情日益高涨。在利益的驱动下,独立的办电者很难把握上下游、主支流和水能开发与流域治理仍至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不经水利部门批复,擅自开工建设的“无立项、无设计、无验收、无管理”的“四无”水电站,扰乱了农村水电建设市场,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而当地有关部门放松管理,导致了农村水电资源无序开发,有的地方已出现了很严重后果。

(四)部分县(市)出现了限制水电企业上网、压低上网电价、拖欠电费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水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加快农村水电建设,确保按时完成“*”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任务

20*年以来,在我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体水电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我省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总体上进展顺利,但也有一些县(市)工作进展缓慢,困难较多。

今年是“*”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电气化县建设的达标年,按照水利部统一安排,今年10底,全国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全部达标验收。为确保我省按时完成电气化县建设任务,我提出几点要求。

1、统筹全局,提高认识。发展农村水电,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举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是一个连续建设不断提高的过程,要建立5年一个台阶,连续建设不断提高电气化水平,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提供支撑的新机制。“*”达标验收是为适应小康社会需要,建设更高水平电气化的基础和前提。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达标验收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有关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达标验收的责任主体,其负责人是达标验收的责任人,这是党和政府赋予水利部门的光荣职责。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主动向政府汇报,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加强与有关建设方的协调,认真做好电气化达标验收的各项工作。要正确认识电气化县达标验收与工程项目验收的关系。目前有的县(市)由于电源项目采用了股份制,就误认为电气化县验收是电源工程项目法人的事情,与水利部门无关,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解决电气化县建设资金问题,必须采用股份制模式,用国家少量的补助资金,吸引和带动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电气化县建设中来,否则无路可走。无论谁投资办电站,都是电气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化建设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不能认为仅仅是一两个电源项目的建设。

3、抓紧项目建设,加快工程进度。当前,我省一些尚未竣工的电气化县工程项目,各级水利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倒排工期,确定阶段工程进度表,并定期对照检查,确保工程按时完成。对确实存在困难的工程项目,要认真分析,采取坚决措施和方法,千方百计按要求完成任务,确保达标验收。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电气化县建设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农民利益的一项民心工程,为把这项工程做到有始有终,各地一定要加强管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要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进行项目建设。各级电气化县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建设、施工、工程质量监督责任人应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好工程质量关,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这件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德政工程办好,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4、按照标准,严格验收。我省要严格执行水利部颁发的《水电农村电气化验收规程》进行达标验收,对电气化建设的各项指标要认真核查,对主要指标要逐项核算,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对主要指标不符合达标验收要求的,应限期整改后再行组织验收。对仍然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达标验收。达标验收过程中应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禁止铺张浪费。

由于电气化达标验收工作主要集中在今年,时间紧、任务重,各市、县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要在省规定的验收时间以前做好达标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认真做好“*”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构造水电与自然的和谐

新时期在水电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山区,大力发展农村水电,建设水电农村电气化,建立5年一个台阶滚动发展的新机制,不断提高农村水电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将农村水电列为周期短、见效快,覆盖千家万户,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更显著的农村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总理指出:“发展农村水电、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今年中央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把农村水电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为此,今年3月21日,水利部在广西召开了“*”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编制工作会议。要求农村水电资源丰富的,目前人均年用电量和户均年生活用电量都在500千瓦时以上的(牧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偏远山区县可适当降低,但不应低于400千瓦时)市、县、区,以20*年为基准年,以2*0年为近期规划水平年,2020年为远景规划水平年,按照《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纲要》,编制“*”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要求5月底完成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

希望各级水利部门在编制“*”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时,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统筹发展的观念。结合经济建设、江河治理、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科学合理开发农村水电资源,不断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保障生产安全、防洪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人水和谐,把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作为第一要素;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促进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坚持因地制宜,分散开发,就近供电,就近联网运行机制;坚持新建与技改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村水电现代化水平,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新时期农村水电新亮点。

(三)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开创农村水电发展新领域

2003年,中共中央3号文决定“启动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巩固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成果。按照水利部要求,我省*、*县、*等12个县(市)在退耕还林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范围内有丰富小水电资源的地方进行了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方案的编制,已上报水利部,待批准后实施。

2004年,水利部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山西等五省(区)26个县(市)启动了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今年中央1号文决定“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规模和实施范围。”我省已做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正积极争取“小水电代燃料”资金,各地要做好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储备工作。省水利厅将积极向水利部申请,争取更多的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在我省实施,使更多的农民受益,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保护和改善。

(四)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水电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隐藏在农村水电企业内部深层次的矛盾逐步凸现出来,产权不明晰,机制落后,人员冗多,改革步伐缓慢,已成为制约新时期农村水电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精神,以及省水利厅《关于加快水利系统水电产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我省今后将在借鉴省内外水电企业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农村水电企业要在国家全资和绝对控股改为相对控股方面迈出较大的步伐,改制后的企业将普遍建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条件的电站国家股可全部退出。通过实施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盘活存量,取得增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科学管理,提高竞争能力。对于新建、改建项目继续实行资本金注入制度和项目法人责任制,积极大胆地推进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办电,鼓励集体、个人和利用社会资金(包括吸引境外资金采取合资、合作等方式)发展农村水电。对于已建成水电站,将采取重组、联合、兼并、租赁、合资、转让国有产权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实现产权主体、投资主体多元化,并鼓励职工参股,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约束机制,同时用收回的资金建设改造电源电网,实现滚动发展,在这方面*县、洛宁县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可再生能源法》

国家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今年2月28号召开的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该法明确规定了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石化能源。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程度非常低且种类单一,主要是以水能开发利用的小水电为主。《可再生能源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水能的战略地位,解决了水能资源、小水电的管理体制问题。从职责分工、规划、标准制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电价、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都给予了明确,并紧紧地对应了我们目前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其一,为基层政府提供总体纲要。虽然还不是任何具体的行动,但为地方发展计划部门指明方向,地方可以从目前正在执行的可再生能源规定实施条例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并长期规划。

其二,强化了对投资主体激励。投资支持、税收优惠、收费补贴的落实完全可能成为各非公有投资主体“下水”的“助动力”。

其三,强化了责任追究。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样的治本之举,在具体落实后,将真正地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动力”。我们各级水利工作者一定要从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战略高度,认真学习《可再生能源法》,宣传《可再生能源法》,贯彻《可再生能源法》。

首先,要以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开展面向社会的《可再生能源法》宣传教育。要造成宣传声势,形成全社会学习《可再生能源法》氛围,推进全社会遵守《可再生能源法》,执行《可再生能源法》。

其次,《可再生能源法》作为在全国适用的法律,为兼顾各地的不同情况,有些方面比较原则,其有效实施有赖于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适时出台配套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技术规范以及相应的发展规划。各地结合农村水电建设实际情况,就贯彻《可再生能源法》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及时反馈到省水利厅,我们将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落实。

同志们:新的世纪,我省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我省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上一篇:水利燃料工程建设发言 下一篇:民办非学历检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