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下河平原地区杨树插干造林技术

时间:2022-08-23 09:50:07

里下河平原地区杨树插干造林技术

摘要 从苗木选择、造林地整地、栽植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里下河平原地区杨树插干造林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里下河平原;杨树;插干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1-71-01

杨树是里下河平原地区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道路绿化的优选树种,主要是因其有高大雄伟、整齐标致、迅速成林的特点。笔者主要介绍一种适用于里下河平原地区大规模造林生产需要的造林技术即杨树插干造林技术。

1 杨树插干造林的定义

杨树插干造林,也称杨树截根造林,就是利用杨树苗木容易产生不定根的特性,将健壮的杨树苗截去根部后,将其树干部直接进行深栽造林的一种方法。2杨树插干造林的优势

多年来,里下河平原地区杨树造林一直采用带根植苗造林的作业方式,与插干苗造林相比,一是带根植苗造林投入T时多,劳动强度大;二是林农间作型会损害农作物(因为常规造林为了使有较高的成活率就必须开挖80cm×80cm×80cm见方的树塘),造成粮食减产;三是用水量大,资源消耗多,成本投入高。

里下河平原地区土层较厚,一般用打孔机打孔进行插干造林,工作效率比常规造林高4~6倍。一般采用5个人组成1个工作小组,具体分工:2个人轮渡操作打孔机,2个人灌水插苗,1个人封土踏实,大大降低了栽植成本。而且,插干造林成活浇水次数要比常规造林少3~4次,正常雨水年份一般只在栽植时灌1次水即可保证成活。如果采用插干造林,还可培育采穗苗圃,这样可减少每年育苗的苗圃地投入6000元/hm2,节省造林投本870元/hm2。其操作方法简便,林农容易接受,造林成活率、生长量与带根植苗造林无显著差异,个别品种如南林895和I-69杨等的成活率和生长量高于带根植苗造林,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3 种植技术

3.1 整地要求里下河地区的土层深厚肥沃,地下水位在均在1.5-2m,透气性效好。所以栽植时只需要将栽植地内的杂草锄去即可。另外,由于里下河地区夏季雨水较多,所以造林地内要有通畅的排水沟系,这样才可避免汛期林地遭受渍涝,促进林木生长。有条件的可在冬季对造林地进行深翻作业,有利于杨树根系伸展和林农间作生产。

3.2 栽植前的准备

3.2.1 苗木良种选择。杨树造林工程应选用顶芽饱满、苗干通直、木质化程度好,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4m以上的大苗壮苗造林。在里下河平原地区一般选用优质的南林895和I-69、72杨等良种作为插干造林的主要树种。从多年栽植情况来看,这些良种较适宜该地区栽植,成活率高,年生长量大。

3.2.2 苗木截取。苗干截取时,应从地表与苗干基部斜向上45°截取。可以用锯子,也可以用镰刀,截取时要求切口平滑、苗干无撕伤、开裂,大苗10株(小苗20株)成l捆,便于运输和搬运。粗壮苗木有侧枝的要进行适当修剪,以减少栽植后的水分蒸发。

3.3 栽植技术

3.3.1 栽植时间。在里下河地区进行杨树插干造林,宜在春季进行栽植。为减少苗木失水,栽植时间还可适当推迟到杨树展叶前10~15 d(即3月20 30日)插干栽植。

3.3.2 苗木处理。用于插干造林的苗木,在苗木栽植前,应将苗木根部以上1/2(不得低于150cm)浸泡在清水河里5~7d,让苗木栽植前吸足水分,可提高栽植成活率。

3.3.3 栽植技术要点。栽植时打孔、灌水、插苗、培土人员应该分工协作。①打孔。打孔人员用打孔机在栽植地上按照规划好的株行距进行打孔。打孔时应选用高性能的打孔机,钻头长度在110~120cm为宜。钻机要直立与地面垂直,深度达到后应将机器垂直提起并再上下抽拉2次,这样可避免浮泥滚进打好的栽植洞内,而影响栽植深度。打孔时应两人一台机器,轮流作业,这样可大大提高作业速度。②灌水。栽植洞打好后,灌水人员应先用小瓢舀水灌进打好的孔内(有条件的也可灌入泥浆),水以灌满涧孔为宜。③栽苗。栽苗人员在水灌入打好的洞孔后,等水洇入土壤后,立即将苗干插入孔内,以免刚灌进洞孔的水满出来。苗干插入足够深度后轻摇几下,让苗干与土壤充分接触,并保持苗干直立。④培土。培土人员等苗干插稳后,在打好的洞孔周同铲细土(或者灌入事先准备的泥浆,再在洞口用细土封实),将孔洞封实踏实,以免孔穴灌风而使苗干摇动,不利于苗木成活。

里下河平原地区土壤比较肥沃,杨树插干造林不提倡带肥,清水(或者是泥浆)栽植即可。由于里下河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栽植时也不宜栽的过深,一般栽植80~100cm即可。此深度可以使苗木的根系能吸收到地下的水分,增强抗旱能力,同时苗木栽植后,苗干能从皮层萌生新根,增加根系层,扩大吸收面,有利于苗木成活生长。培土捣实时还要注意不要损伤苗干皮层。

上一篇:肉猪综合饲养管理技术 下一篇:秦岭南部大红袍花椒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