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要让人知其然和所以然

时间:2022-08-23 09:41:36

现代社会,人们不仅要了解各种社会现象,而且要分析各种社会现象,还要做出自己的判断,人们不仅要有知情权,而且要有参与权。人们不再满足于一般地了解情况,更无法忍受被蒙蔽、被欺骗,因此,他们要刨根问底,要寻找根源,要追究责任。这是一种社会进步,我们对此应该给予理解、支持、配合和满足。既要让人知其然,又要让人知其所以然,这是当今社会向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提出的客观要求。因此,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就要把抓深度报道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和神圣使命。

现在,报刊的很多读者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特点就是爱思考,而他们的思考往往都是由一些社会现象引发的,报刊应该为他们提供足以引发思考的材料。而深度报道也正是报刊的长项,这正是许多人在听了广播、看了电视之后,还要找报刊阅读相同新闻的一个原因。虽然有些深度报道篇幅较长、阅读很费时间,但许多读者还是愿意静下心来细读慢品。

深度报道,是相对于一般报道而言的。深度报道的特点在“深”,优势在“深”,生命力也在“深”。深度报道,不仅仅是对事物、事件、事态做一些表面的报道,不是对报道主体的简单介绍,不是停留在对一些现象的简单描述。深度报道,是对报道主体的深入挖掘和全面展示,透过表象揭示实质及成因,有的还要讲清说透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准确分析事态、科学预测发展趋势、预告将要出现的情况,及时提醒有关人士,进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前两年发生在温州的高铁追尾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人们不仅关心这一重大事故的发生和现场救援情况,而且要追究它发生的原因,甚至还要对抢救是否及时得力、责任认定是否准确到位也“锱铢必较”。因为有些细节和问题没有及时披露,引起一些人的强烈不满。一位新闻发言人就因为说了几句不太妥当的话,便引起一片声讨,最终不得不离开这个已经坚守多年的岗位。

许多重大事件、事故、案件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如果有关部门能够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坦诚,如果新闻媒体能够及时做出深度报道,把真相原原本本地告诉关心它的人们,就不会引起那么多的误解、引来那么多的质疑、造成那么多负面影响。

仅仅让人们知其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人们知其所以然。而不做深度报道,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一般而言,深度报道往往具有思辨性、启发性、影响力、感染力,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应该充分发挥这个武器的作用,更有效地、更有针对性地、更有指导性地答疑释惑,正确引导舆论。

当然,并不是对什么题材都要做深度报道,有些题材不需要做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也并非越多越好,过多过滥会令人讨厌。受众不买账、不理睬,任何深度报道都难以产生积极的作用。一些占据大版面、突出位置的长篇大论没有人关注,原因就是如此。

对什么题材要做深度报道,对什么题材不必做深度报道,要有准确的判断。一般来说,做深度报道应该把握以下几条原则:有重大意义、重大影响的;能够引起共鸣、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能够打动人心、拨动心弦的;能够引导舆论、纠正错误倾向的;有警示意义、教育意义的。

有些传媒人对深度报道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需要纠正。深度报道,不等于长篇报道,不能以篇幅长短而论;深度报道,也并不限于批评报道,深度报道适用于各种题材;深度报道,更不等于过度炒作,过度炒作只能糟蹋深度报道。

媒体人对深度报道也存在不少错误的做法:有滥用深度报道的问题,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被“深度报道”,有些文体明星的绯闻轶事,也被连篇累牍地渲染;有过度炒作的问题,本来不值得大事渲染,却有媒体自作多情、不惜版面;有自我炒作的问题,明明反映的是不被关注的人和事,却搞成系列报道,还自我陶醉地搜罗所谓“强烈反响”;有“深度”不深的问题,所表现的内容浮于表面、过于浅薄,不能给人以思考和启发;有不重视社会效果的问题,有些媒体为吸引人的眼球,过分追求点击率、收视率、发行量,而不管社会效果如何,不遗余力地报道不该报道的东西,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深度报道,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无论什么内容的深度报道,都要立足于为社会服务、为受众服务,都不能脱离社会的需要和受众的需求,要以满足受众的参与权、知情权为出发点和归结点。

深度报道,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不能随意而为、率性而行,媒体和记者都要有责任意识,不能让社会责任感缺席。

深度报道,要进一步追求社会效益。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追求目标,何时何事都不能偏离目标,都不能将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凌驾于社会效益之上。

(作者为光明日报宁夏记者站站长)

上一篇:办公室开运风水 (下) 下一篇:微博狂欢及其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