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培养

时间:2022-08-23 09:17:56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培养

数学教学就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推动他奋发学习,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传统的数学教学,学习内容远离儿童生活实际,学习方式偏重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使许多学生从小就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我认为,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才可以提高学习质量。根据实际教学我从培养学生自信心,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

数学是门很抽象的科学,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他不是通过简单的模仿就能达到学习的效果。因此如何让小学生把脑筋转起来就成为教学的难题。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最有效的一种就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老师根据教材特点和认知对象的特点,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比如在上二年级两步计算应用题时,这是小同学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他与一步计算应用题相比很难,因此就会打击到学习的积极性。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我们可以根据数学问题改编成童话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与研究,使学生能够在故事所创造的情景中解决数学问题。

二、抓住数学的趣味性

现代教育的多变和发展趋势告诉老师们一个道理,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在适合于新课改的要求,利用数学的趣味性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多媒体课件首先出示三个小动物骑车比赛的画面, 让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车子有什么不同,(小猴骑的车轮子是圆形的, 小熊骑的车轮子是椭圆形的,小狗骑的车轮子是方形的 ) ,让学生猜一猜谁能获胜, 学生可能说是小猴,到底对不对呢?在学习了圆的认识一课后小朋友就会知道了。在学习完圆的认识, 掌握了圆的特征之后,再出示小动物骑车比赛的画面。 教师说:“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小猴能获胜吧。”然后利用动画演示一下它们骑车的情况, 轮子里椭圆形和方形的车子, 骑一段路来验证它们行驶的弊端,而轮子里圆形的车子平稳地行驶着, 这样生动有趣的画面,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又形象、 直观地解释了所学知识符合实际情况,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帮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将枯燥的数字赋予一定的生活背景,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索,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使用性。比如:在教三步计算应用题时,我就这样和生活联系起来。昨天,一年级的小朋友排练节目,排着排着,有小朋友说肚子饿,我掏出18元钱,让一个小朋友去买方便面。他回来告诉我说老板只同意给12包,我说批发比你便宜的多,老板说每包再便宜0.5元,一共给我17包,现在请大家帮老师算算老板给得对不对?这样大家就在这种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中掌握了知识点。

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每一个老师的教师生涯中,他们都会遇到各种行行的学生,而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不同的特点,因此怎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成为教学的一大难点。我们成人都能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很可能是我们自己,很多事情就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不行,最后没有坚持以来而以失败告终。 孩子也是一样,也需要足够的自信心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到上了小学时,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和认知力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此时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的最佳阶段,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缺乏自信心的状况很难制止。 所以这时是最佳时期。还是讲一个我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具体的案例吧。我在给一年级学生上“数的分与合”时,以8为例,就体现了这一点。由于在学习8以前,老师已经向大家介绍了比8小的数的分与合,因此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已不是什么难事。然后再根据班上同学的实际情况,我在提问之前让每一个同学先想一下自己能说出几个,然后站起来说,老师给予正确和错误的订正,也就是老师帮你算算你答对了几个,答错了几个。然后再坐下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组合?结果很同学在老师的鼓励下一次比一次说得越来越多,甚至还把错误的都改正过来了。结果在这种设计下,有的同学居然一次性把8的分与合的组合都说出来了。这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多么的难得!想一想如果我只是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教课,是远远达不到这个效果的。当然,其间的鼓励与关心是比不可少的,对于基础好反应快的学生这种办法最实用不过了,但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则更需要的是老师的关心与鼓励。如我班一个从来不发言的女同学,在这种气氛下,她也跃跃欲试,终于他鼓足勇气站了起来,并小声的说出了他的答案,结果是错误的,结果引起一阵哄笑,女孩很难堪,显得站都站不住了,我马上走过去安慰他道:“站起来就是给老师最大的安慰,老师欣赏你的勇气,第一次难免紧张……”慢慢地,他说出了一个答案,居然是对的。我想,这是我没有预想到的。

数学这门基础性、工具性二者兼有的人文科学,在小学阶段看起来是那么地简单易学,而随着数学知识的积累,愈到后面,就愈高深莫测、危不可攀,正如哥德巴赫猜想一样成了数学皇冠上的珍珠,闪闪发光!因此,为祖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就要从小学开始,教育学生看清形势,认准方向,爱数学,学数学,从小痴迷地研究数学,了解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上一篇:生物探究教学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下一篇: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