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育女:让轮子自己转

时间:2022-08-23 08:30:52

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是好莱坞导演之父马丁・斯科西斯、《哈利・波特》导演克里斯・哥伦布、中国台湾著名导演李安等大师的母校,“世界顶级影视精英的摇篮”。在大家看来,考入这所世界著名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一定是从小特别聪明、成绩出类拔萃的孩子。

著名作家、编剧刘震云和著名公益律师郭建梅的宝贝女儿刘雨霖,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成绩平平,英语还是弱科,最终却顺利敲开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大门,成为电影研究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如此巨大的反差背后,是刘震云夫妇独特的育女秘籍:兴趣至上,与其推车不如让轮子自己转。

言传身教,

注重女儿心灵成长

刘雨霖(小名妞妞)是刘震云和郭建梅的独生女儿,出生于1987年。

刘震云和郭建梅都是来自河南偏僻农村的穷孩子,分别以省、市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走进北大中文系和法律系。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两人结为夫妻,住的是简易宿舍,没有空调和暖气,一日三餐很简单,连煲一锅鸡汤都觉得是奢侈。

妞妞出生后,刘震云写小说出名了,家里的经济条件好了起来,不仅居住条件大大改善,而且有了私家车。

妞妞该上幼儿园了。刘震云与妻子思考最多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女儿?

很快,刘震云与妻子达成共识:像普通工薪阶层那样养育女儿,给妞妞以更多的精神上的滋养,让她幼小的心灵健康、向上、美好。

缘于此,刘震云夫妇并没有把妞妞送进高档幼儿园,而是选择了一所普通的全托幼儿园。

之所以让妞妞全托,一是因为刘震云和郭建梅平时写作和工作非常忙碌,家里没请保姆;二是刘震云夫妇都想让女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果然,妞妞没让爸爸妈妈失望。双休节假日,妞妞在家里,不是写字、画画,就是看动画片,渴了自己倒水喝,饿了自己洗苹果吃,还主动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见爸爸坐在书房里绞尽脑汁也难以写下去,她就会像小大人似的经常关心他,要爸爸不要太累了。她还会拉着爸爸的手出去散步,寻找创作灵感。刘震云一次次对妻子说:“妞妞真是我的贴心小棉袄。有这么一个懂事的女儿,我这辈子值了!”

郭建梅清楚地记得,妞妞上大班的那年深秋,天气很冷,等她回到家里,妞妞迎上前来,说:“妈妈,今天太冷了,我自己灌了热水袋。”她这才想起来,刚买的热水袋,也没教妞妞怎么使用,大概是她看幼儿园老师用过,这才学会的。郭建梅一把搂住女儿说:“你胆子真大,不怕烫到自己吗?”妞妞笑着说:“妈妈,您放心吧,我倒开水很小心的。爸爸在写书,我没有惊动他。”

刘震云虽然是名人,但骨子里却很“草根”,每当看见农民工扛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从自己面前走过时,他就会对身旁的妻子说:“这些人都是我的兄弟,我们要对他们好,同他们打交道哪怕受了点委屈,也不要紧。”每当在街上遇到真假难分的乞讨者,刘震云都会掏出零钱,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买菜时遇到缺斤少两的现象,他绝对不会前去讨说法,在他看来,那些菜贩真的很不容易。

在刘震云的支持下,郭建梅辞去公职,呼朋引伴,组建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成为中国第一位公益律师,专门为妇女及农民工、下岗工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民间的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并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

刘震云和郭建梅的善良之举,对妞妞起到了很好的言传身教作用。在班上,她对每一个小伙伴都很好,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乐于与大家分享。每年的压岁钱,她大部分都捐了出去。

逢年过节,刘震云和郭建梅都会带着妞妞访贫问苦,奉献爱心。他和妻子一致认为:“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只有让妞妞保持与人为善、同情弱者的好品质,长大后,她才会受益无穷。”

令刘震云和郭建梅无比欣慰的是,女儿从小到大,虽然有条件追星,但她从不追星;从不高消费,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不喜欢名牌,在吃、穿、用等方面都非常普通,不太讲究,其中,换季的衣裳大多是从地摊上淘来的。

与其推车,

不如让轮子自己转

1997年,刘震云和郭建梅搬家,这才把刘雨霖从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第三小学转至海淀区北大附小读四年级。小学毕业后,刘雨霖在北大附中完成了初、高中学业。

与那些望女成凤的家长迥然不同的是,刘震云夫妇从来不给女儿请家教,不报任何兴趣班,也不请求老师对孩子特别关照。

从小学到初、高中阶段,刘雨霖在班上除了英语相对薄弱一些,别的学科成绩还不错,语文尤为突出。

刘震云和郭建梅并不为女儿的偏科而着急。每当看到女儿的成绩报告单时,他们都保持着淡定从容的心态,从不批评女儿。在女儿的学习及培优问题上,刘震云和妻子都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平时,刘震云只要不外出,都会亲自开车接送女儿。在车上,父女聊的话题,都是各自所遇到的趣事儿。回到家里,他从不强迫女儿没完没了地做作业和模拟试题。

郭建梅忙里偷闲会带着女儿逛书店,刘雨霖只挑自己感兴趣的童话和故事书。郭建梅从未给女儿买过一本课外辅导书,在她看来,让女儿陷入题海战术,变成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那是很可怕的事情。

寒暑假,刘雨霖彻底解放了。刘震云要么带着妻女去山东青岛、海南三亚、云南丽江、印尼巴厘岛等旅游胜地度假一周,要么与妻女一起回到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王楼乡老庄村的老家,住上十天半个月,与乡亲们聊天,干些简单的农活,喝玉米粥、啃馒头、吃咸菜……

刘雨霖读小学期间,郭建梅有个朋友建议让孩子学弹钢琴,说每天坚持弹奏30分钟,一年下来,不仅手脑并用对开发智力大有益处,而且能够让情感线条更加细腻,情绪更加活泼开朗,有利于孩子优良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及个性特征的塑造。

郭建梅与刘震云商量一番后,又征求女儿的意见,为她买回了一架钢琴。就这样,刘雨霖利用课余时间,开始学习弹钢琴。

孰料,三四年后,刘雨霖认为弹钢琴枯燥乏味,提出不学了。

郭建梅完全尊重女儿的选择,说:“钢琴一直放在家里,乐谱也摆在那儿,你哪天有兴趣想弹奏一曲,那就再弹奏吧。”

刘震云从书房里拎出两只木箱,当着女儿的面打开,然后动情地说:“这里面装的全是我写作之初的退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强烈的兴趣作支撑,我不可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妞妞,你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我们都旗帜鲜明地支持你!”

刘雨霖一头扎进刘震云的怀里,调皮地说:“理解万岁,谢谢老爸!”

刘震云就此悟出,路上的车子跑得快,全靠轮子自己转,如果把成长中的女儿比作一辆车子的话,与其施以外力推动她前行,不如让她以兴趣为动力,使得轮子自己转起来,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迈进。

当刘震云说出“兴趣至上,与其推车不如让轮子自己转”这一观点时,郭建梅和刘雨霖都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刘雨霖升入初中后,刘震云和郭建梅的圈内外朋友非常关心她的学习情况,当得知她的成绩离“校级乃至市级尖子生”还远着时,都惊呼道:“刘老师,您是怎么教育女儿的?”“郭主任,您怎么不把女儿的成绩提升放在第一位呢?状元父母,应该培养出状元女儿才对啊。”

刘震云称,自己和妻子没怎么教育女儿,不太管她,她想怎么学,那就怎么学,一切都顺着她。

郭建梅称,自己和刘震云并不在意女儿成绩的高低,只给女儿提供一个特别宽松的成长环境。

有热心肠的朋友要给刘雨霖介绍北京市最优秀的家教老师,并保证不出一学期,可以让她的各科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刘震云和郭建梅又征求女儿的意见,刘雨霖连连摇头。于是,刘震云和郭建梅婉言谢绝了朋友的美意。

就这样,刘雨霖无忧无虑、快乐自由地成长着。她表示,自己读高中时,会根据兴趣确立奋斗目标,然后考上自己所喜欢的大学及专业。

投身电影,

兴趣转移没让父母失望

2006年9月,刘雨霖读高三时,面临的是考什么样的大学、读什么样的专业这一问题。

凭着长篇小说《手机》及冯小刚执导的同名电影而大红大紫的刘震云,主张让女儿跟着自己学写作,以后当作家和编剧。他的理由是,女儿像自己一样拥有丰富的文学细胞,作文一直写得不错。郭建梅则希望女儿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

刘雨霖给自己做了一回主。经常喜欢看电视的她,觉得自己形象、气质等方面的条件都不错,应该可以当主持人。2007年9月,刘雨霖如愿以偿地考进了中国传媒大学。

郭建梅每年都有好几次要去云南、贵州、四川、甘肃等偏远地区办案。遇上寒暑假,刘雨霖都会像小跟班一样跟着妈妈出差。到了现场,她用家用DV不停地拍摄着。

回到家里,刘雨霖在电脑上剪辑、加工着自己所拍摄的素材,不时地流泪。

刘震云和郭建梅见状,都认为女儿像自己一样同情弱势群体,有着一颗透明的水晶心。

2009年11月,正读大三的刘雨霖自编自导了26分钟的微电影《眼睛》,女主人公的原型是郭建梅所的一个案子的当事人――来自湖北省利川市毛坝乡23岁的农家女夏红玉。她生下孩子第17天,因拒绝与丈夫同房,被凶残的丈夫用螺丝刀挖去了右眼……

微电影《眼睛》的主演为夏红玉本人,拍摄地点为北京远郊的农村和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这部微电影制作完成后,刘雨霖感到非常满意,认为夏红玉内心的悲凉与悲哀是一面镜子,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反映出来,让自己更加憎恨假恶丑,向往真善美。

刘震云和郭建梅看了微电影《眼睛》后,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妞妞,你怀着善良和悲悯之心,才得以完成这部高质量的作品。《眼睛》里,倾注了你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的深层次思考,有一股冲击心灵的力量……”

刘震云和郭建梅都没想到,刘雨霖的兴趣爱好和奋斗目标因微电影《眼睛》而改变。大四时,她提出要报考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导演专业硕士研究生。

刘震云和郭建梅一打听,得知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门槛很高,每年只面向全世界招收30余名导演专业硕士研究生,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刘震云说:“妞妞,我支持你读研,你还是换一所大学吧。”

郭建梅附和道:“妞妞,托福很难考,你的英语成绩又不冒尖,倘若名落孙山,岂不是很受打击?”

刘雨霖满怀信心地表示,自己一定要考上,而且要一次性过关,做李安的校友。

报完名,距托福考试不到3个月。刘雨霖宅在家里,把手机关掉,网线拔掉,对着电脑,苦练英语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每天晚上都要学到十一二点,早晨五六点钟就起床了。

苦心人,天不负。托福考试满分120分,刘雨霖考出了102分的好成绩,加上微电影《眼睛》等别具特色的申请材料,面试时对20多个与人性和人生有关的问题的犀利回答,终于敲开了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大门。

赴美留学期间,刘雨霖特别能吃苦,不仅拿到了最高奖学金,而且租住1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组装家具、洗衣做饭都是自己动手。她经常与父亲视频聊天,谈得最多的话题是电影策划、拍摄和制作。

刘雨霖说:“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最热爱的事业,那就是电影导演。因为电影是这个世界上人与事的最佳表现方式之一,镜头语言最生动,也最能触及心灵……”

刘震云说:“中国电影缺的不是故事,而是哲学。妞妞,你学习电影导演这门艺术,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局限于具体的人和事……”

2013年暑假,刘雨霖从纽约飞回北京,马不停蹄地跟着父母回到河南老家住下了。乡亲们过年贴门神的习俗,让她受到启发,决定拍摄一部微电影。随后,她写出了1万多字的剧本,并精心修改。

刘震云看完女儿的微电影剧本《门神》后,称故事很感人,有内容有营养,谎言背后的亲情与大爱,有着哲学与散文诗的味道。

2014年春节前,由刘雨霖编剧并执导的微电影《门神》,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王楼乡老庄村完成拍摄。男女主角分别由空政话剧团演员毛孩和豫剧大师马金凤的弟子牛欣欣担纲,刘震云顶风冒雪,全程指导女儿。

《门神》讲述的是,一个女孩的妈妈因承受不了家庭贫困而离家出走,抛下父女两人艰难度日。女孩日夜盼望妈妈归来,父亲骗她说,贴门神的时候就是春节到了,那时妈妈就回来了。贴门神这一天终于到了,为了不伤害女孩的心,实现她的心愿,女孩几年未见面的小姨冒充妈妈回到家……

过完年,刘雨霖制作完成了28分钟的《门神》,作为研二作品及电影导演道路上的投石问路之作,带回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导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部作品直通人类的灵魂和人性,发射出温暖的光芒。

不久,刘雨霖的微电影《门神》获得了美国独立电影人组织主办的洛杉矶电影节最佳短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奖及美国电影协会主办的百慕大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并作为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唯一一部优秀作品,被推荐参加圣丹斯电影节、纳什维尔电影节、圣巴巴拉国际电影节、亚特兰大电影节、克利夫兰国际电影节等28个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的展演。

上一篇:渠道电子围挡综合安防系统的应用 下一篇:孩子可以“独生”,但不能“独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