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改革思索

时间:2022-08-23 08:07:55

教育统计改革思索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教育改革逐步展开,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提高了国民素质,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对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教育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为加快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长治久安。笔者作为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工作者,现就当前教育统计改革谈点探索性意见。

1变封闭式统计为开放式统计是统计改革的出发点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统计与其他统计一样,遵循的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原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统计服务的对象也应转变,要转到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上来。实行开放式统计,就是要让统计工作为各级党政领导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把封闭式统计转向开放式统计,这就是教育统计改革的出发点。首先要对原有的教育统计观念加以更新,要树立起“大教育”的观念。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的第三产业,教育不仅仅是全日制学校教育,还包括半脱产、不脱产业余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岗位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教育也不仅仅是教育部门主管的事,还应动员包括党、政、社团乃至个人在内的广泛的社会力量办学。所以,现行教育统计的范围要扩大,内容要增强,指标设置要合理,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否则难以反映教育发展的全貌。应该指出,教育统计就是一个试图使各种涉及教育事业的事实或数据有序化的数学范畴,它为了解、研究、评估、监督教育事业服务。因此要把“死数字”变为“活信息”,也就是对各种教育统计资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数据资料,力求把统计数字转化为政策信息,把参考式、参谋式统计变为管理式与决策式统计,以推动教育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社会化。同时,要定期公布教育统计信息资料,实现教育信息和教育统计资料的社会化。

2改革现行教育统计指标体系是教育统计的关键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活动,是开发人力资源的生产性产业。一句话,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它是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教育也会出产品、出效益。当然它的产品不是像第一、第二产业那样的物质产品,而是宝贵的人才和为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科研成果。教育作为第三产业,它为社会创造的这种财富远不能用简单的数量和经济价值来计算。这就决定了教育统计指标的非单纯性。统计是了解社会的工具,教育统计就是了解教育的工具,是了解教育现状、把握教育未来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的主要依据。而现行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中的学校数、学生数和教职员工数等主要指标主要是反映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内部结构等,不但缺乏办学条件等方面的指标,更缺乏办学效益方面的指标,当然也就不能反映出教育事业的全貌,不能成为社会了解教育的工具,因此,也影响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重新认识和评估。所以,改革现行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势在必行,它成了教育统计改革的关键。

3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教育统计改革的基础

要搞好统计工作,就应该抓基础建设,同时要有足够数量的教育统计人员,除了省、市、县(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配备专职教育统计人员外,各高等院校在校办公室要设专职综合统计人员,负责全院校的统计工作,各中小学起码应配备以统计工作为主的专、兼职统计人员。各级统计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要轻易调动和调换,使统计资料具有连贯性,以便于对比分析,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生产力高速发展,就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同样,要使统计工作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也必须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养,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这是教育统计改革的基础。良好的政治素质是教育统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保质保量完成统计工作的根本措施,以便更有效地提供优质服务。

4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是教育统计改革的重要环节

长期以来,基层教育统计与其他统计一样,基本上是靠手工操作,不但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对统计工作的要求。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办学的规模是受国力情况制约的,它应该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教育对国民经济又有特殊的先导作用和影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和人才培养的过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渠道。综合国力的提高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先进的科学技术要靠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就是教育。由此可见,教育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教育统计是直接为教育宏观管理和决策服务的,是不可缺少的,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国民经济收入中,到底以多大比例用于教育投资,就需要作定量研究,以确定合理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并且还要充分估计社会经济发展对各专业、各层次、各类人才的需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避免比例失调,要师资配套且合理流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教学才能。学校要公布人才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这些都需要在客观上进行科学的超前预测,进行定量研究。教育统计是应用特有的数学方法,在分析这些问题方面具有其独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这些繁多的内容统统用于手工操作的话,就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统计落后就会失去时效性,教育的宏观管理和决策就只能成为“马后炮”。所以,更新统计手段迫在眉睫。

目前,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各大专院校和上级统计部门都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展不平衡,有不少基层单位和统计人员仍然是手工汇总报表,效率低、质量差,与上级统计部门工作脱节。所以,更新统计手段是现阶段教育统计改革的重要一环。经济越发展,教育统计越重要。只有继续深入教育统计工作的改革,促进统计手段现代化的建设,健全统计机构,完善统计制度,才能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使之更好地为教育改革服务,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服务。

上一篇:高职教育统计工作 下一篇:房屋用途改革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