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记忆 第4期

时间:2022-08-23 07:58:47

我小时候最盼望过年,因为经常听奶奶念叨:有朝一日时运转,平常日子像过年。过年,意味着有饭吃,还有零食。

那时候,父亲患有肝炎,出不了生产队的工,我家成了生产队的老缺粮户。有一年过年,好说歹说从队里买了一条一斤六两的鲢鱼和两斤肉,家里再做了一锅豆腐,就是过年的主菜了。大年三十中午用那条鱼煮了一锅萝卜丝,团年饭我们吃了鱼煮萝卜丝,觉得特别好吃。那条鱼做了“碗口鱼”,每次有客人来吃饭时,放到桌上摆一下就撤下去了,一直留到元宵夜父母才让我们兄妹分而食之,希望“年年有余”。家里承包放养生产队的几头牛,大年初一吃了早饭父亲放一挂鞭炮送我去放牛,赶牛在山上兜一圈,砍一捆树枝带回家,拿几根青翠的树枝插在门两边,祈求能“发财”。可那年头,却怎么也发不了财。

一九七九年,姐姐考入大学,学校每个月发她十七元五角钱生活费,她省吃俭用,把剩余的餐票换了钱,放寒假时,给奶奶、父母和我们兄妹买了很多东西。除夕夜,母亲拿出两个月饼——中秋节时,姐姐的学校给每位学生发四个衡阳的“酥薄月”,她吃了两个,余下两个放寒假时带回家了,加上去舅舅家时舅舅给的两个橘子,一家人围坐在煤油灯下分吃。后来姐姐又教我们唱歌,爸爸也唱了花鼓戏,欢乐在农家小院上空飘荡,最早的山寨春晚就这样上演了。

一九八六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县二中教书。学校办了一个养猪场,逢年过节给老师们分点猪肉,那一年过年每人分了30斤肉,我用两只铁桶装着肉历经几次艰难的“换乘”又挑了近10里山路回家,一同送到爸爸手上的还有我一个学期的全部积蓄——160元钱,爸爸收下了,再添20元钱为我买了一辆“皇冠”牌自行车。这一年春节,我承包了家里大部分拜年的任务,骑着我那“股份制”自行车,把亲朋戚友家几乎走遍了。

以后每年我都回家过年。看到一篇文章上说“年是时间上的结点,家是空间上的结点”,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我毫不动摇的选择。我们回去过年,爸妈都要忙碌好几天,却特别高兴。父亲会到集市上买很多零食给孩子吃,还会买一种雷炮让我放给小孩子看,于是在惊天动地的轰隆声中,山村的年味就浓了。

老家一直有贴春联的习俗,父亲每年都要我写春联。每次我写春联时,奶奶都会来帮忙。奶奶不识字,我故意问她字写得好不好,奶奶会说写得好,然后又说:“孔夫子不嫌字丑,只要笔笔有!”——我不知道奶奶到底是夸我还是贬我。也有邻居来请我写对联,我写好后又指导他们用红薯粉调成浆糊把对联贴好。他们会端一碗瓜子花生或者拿几个鸡蛋送到我家来以示酬谢。我的字虽然写不好,但是能为家乡的年节增添一些喜庆,还是蛮得意的。

有一年春节回家,父亲看到周围邻居都建了新房,也想把家里的房子改建一下,我考虑父母年事已高,家里缺乏劳动力,便没同意。过年时,我不管平仄自拟了一副对联“门矮心高依旧幸福地,宅旧粮丰当然富裕家”,贴在家里大门上,父亲看后笑了笑,就再也没提建房的事了,也算一段佳话吧。

前年过年时,年届93岁的奶奶卧病在床,除小妹因为工作走不开,其他兄妹四个家庭全部回家过年。除夕晚,我们坐在奶奶的病床边玩牌,看春晚陪奶奶过年,奶奶高兴,病就好起来了,尽管不能下床,却能开口说话和吃东西了,我们都很高兴。我们要去上班了,奶奶舍不得我们走,奶奶哭了,我们也都哭了。没想到正月初九爸爸打电话过来,说奶奶去世了,从此,再也不能陪奶奶过年了。去年腊月二十六,我和爱人特地去奶奶的坟前烧了纸钱,放了一封大鞭炮,我知道奶奶是爱热闹的,尤其是过年时。

去年,小妹说她有十多年没陪父母过年了,力邀父母和兄妹都到她家过年,我们平时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父母,能够陪父母一起过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所以大家欣然应允。妹妹早早预订了年夜饭,除夕晚,整个大家庭十九个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陪父母游株洲城,赏株洲夜景,看春晚,父母特别高兴,这也算是对父母辛勤操劳的回报吧。

我还像小时侯一样盼望过年,喜欢过年,过年可以回家,可以团聚,过年好啊!

(作者单位:株洲市四中)

上一篇:莫让整合遭遇“裁厨司” 下一篇:整合教与学,让课堂演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