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时节,打造家人的“个性化进补方案”

时间:2022-08-23 07:52:11

冬令时节,打造家人的“个性化进补方案”

我国老百姓有冬季进补的习俗。一般而言,冬季进补以营养丰富的食品为主,再加上各种滋补的药材炖煮,是很符合养生之道的。然而,不同体质的人群所需进补的药材不同,正确的进补能祛病强身,而错误的进补则有害无益。下面,就根据你家人的体质选择适合的进补方案吧――

儿童进补:

食补不过量

8岁的贝贝是全家的心肝宝贝,平日里大人们想方设法为孩子买不同类型的补品,又是补钙,又是补脑……冬天又该怎么补呢?爷爷专程向医生请教。

进补指导:儿童进补应坚持“无病不用药、有病不乱用药、无病不乱补”的原则。只有两类孩子需要考虑在冬天适当进补:一是先天不足、发育缓慢的孩子,二是一贯体弱多病,容易患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和肺炎的孩子。这类孩子在冬天可以多食用红枣、莲子、糯米、山药、龙眼和藕等。容易感冒、咳嗽的孩子,可以用黄芪、百合、胡桃仁和甜杏仁熬粥,有补气益肺的作用;厌食者可用山药、粳米等熬粥,健脾开胃。而一些硬壳类食品,如核桃、栗子和松子仁,可益智健脑。切忌进补花粉及类似口服液之品,以免诱发性早熟。而且在进补之前必须先治疗原发疾病,疾病缓解并且能够正常饮食时才可以进补。

慢性病者进补:

清淡为主

62岁的老李患慢性支气管炎多年。在病情稳定后,他根据医生提出的“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的原则,开始了今年冬天的进补计划。

进补指导:老慢支患者食补以清淡为主,少食“咸腻厚味”,多食新鲜果蔬。因为“咸腻厚味”易使脾胃失调、聚湿成痰,导致咳喘、痰鸣,不利于病情恢复。另外,这类患者还应多食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功能的食品,如梨、橘子、莲子、大枣、百合、枇杷、蜂蜜、核桃等。药补可取黄芪60克、乌骨鸡1只同炖,分3~4次服完,坚持服用30天。黄芪“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与具有滋肾养血的乌骨鸡同炖,能益气养肺、滋肾养血。还可取冬虫夏草15克、老鸭1只,将虫草放于老鸭腹内,加水炖熟,食用30天左右。冬虫夏草既补精髓又益肺阴,与滋阴补虚的老鸭同用,可起到补虚损、益肺肾、止喘咳作用。

畏寒者进补:

多食温热食物

42岁的周女士每到冬天就提前穿上了棉衣棉裤,但她仍觉得手脚冰凉。晚上躺在床上,她双腿老半天还捂不暖。朋友提醒她可以在冬天合理进补。

进补指导:有些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到了冬季就特别怕冷。除了可能是患有贫血、胃肠道疾病及久病体虚等情况外,低血压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引起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手脚冰冷。因此,特别怕冷的女性要找出原发病,以便对症治疗。饮食上要多吃羊肉、牛肉、狗肉、鸡肉、鹌鹑、大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桂圆、栗子等温热食物,有助于御寒。如食用姜丝羊肉:先将羊肉切薄片,生姜切成丝,放入花椒、八角翻炒;或大枣枸杞羊肉汤:配料为大块羊肉、大枣5枚、枸杞15克煲汤,食用14天左右。另外,海带含有丰富的碘,能增强甲状腺功能;猪血含有丰富的铁,能纠正缺铁性贫血,多食用这两种食物也有助于抗寒。

虚肥者进补:

清淡少脂为宜

赵先生身材不高,体重却已达80公斤。虽然胖,可他却常感觉疲乏无力,精神也萎靡不振。这种典型的“虚”症,当然需要“补”之了。

进补指导:下列指标中如有3项或3项以上符合,就属虚肥体质:1.食量与体型不相称;2.容易疲劳;3.手脚常觉肿胀,下半身较上半身更肥胖;4.脸色偏白,声低,怕冷,不易流汗,多痰;5.肌肉松垮;6.尿液清淡;7.省略

上一篇:宝宝腹泻,妈妈的护理“秘笈” 下一篇:陶虹与徐峥:奔跑在幸福大道上的“老爸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