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理性的妈妈(十)

时间:2022-08-23 07:36:12

为人父母,常常会十二分地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而且,还常常会把“智力开发”误解为“知识开发”。殊不知,知识不过是一些这样那样的符号组合,而智力是指懂得并且会使用那些符号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语言

记得有一篇关于儿童心智研究的文章说:一个十七岁孩子的智力,其中百分之五十在他四岁半的时候就已经开发完成,且这百分之五十主要是儿童的语言和心理能力,而不是知识。所以,无论如何,我不可以错过女儿最初四年的智力开发。

女儿十个月左右大时常出现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很喜欢注视我说话时的嘴形。于是,我常常有意识地对着女儿的面庞,慢慢地喊出“妈妈”“爸爸”“姥姥”等单词。女儿常常跟着动动嘴巴,但还不能发出像样的声音。在此过程中,女儿似乎得到很多快乐与成功感。之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她学会了说话。

邻居女儿才一岁多,退休在家的姥姥(一位大学教师)就教孩子认识了一百多张鸟儿的图片。有些鸟儿长得十分相像,甚至于我都没有见过,也分不清楚。但那骄傲的小公主竟能按姥姥的要求准确无误地一张张指认清楚,这让我十分羡慕。但仔细一想,同龄的女儿虽分不清卡片上的鸟儿们,但经常回农村老家的她能清楚地知道:公鸡唱晓,母鸡下蛋;鸭子游水,鹅儿护院;喜鹊在树上安家,燕子在屋檐下产卵。还有,同龄的女儿虽然不认识“牛”、“马”、“羊”几个字,但她亲眼见过羊儿跪乳,牛儿拉车,骡、马、驴儿犁地耕田。所以,我不再难过,虽然女儿还不认识那些文字,但她已经能理解那些事物了;而且,我认为,让孩子认识牛、马、羊比认识“牛”、“马”、“羊”几个字更重要。

到女儿两岁的时候,我就经常将唐诗中形象具体的诗句念给她听,更多的是每天给女儿讲身边的故事。给孩子讲的东西必须具体形象,孩子才能理解。有一次,我带女儿去郊游,途经一片麦田,女儿便望着车外说:“妈妈,离离原上草……”还有一次,女儿看电视时,听到鞠萍姐姐讲“小狗熊乘火车”的故事。为了让女儿理解故事内容,我把女儿带到厨房,让她看烧开水时蒸汽是如何将壶盖顶起来的。于是,女儿就理解了“煤燃烧――烧开了水――水变成蒸汽――蒸汽推动轮子――火车就跑起来”的道理。如果我们只纯粹地给孩子讲很多故事,孩子能够记住的便只能是一些单句和单词了。

亲历知识

开发孩子的智力是急不来的,否则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引起孩子对知识的反感。

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知识,用心给孩子讲解生活中遇到的知识,比煞有介事地教孩子书本上的理论和口诀要有趣也有效得多。

女儿三岁两个月大时,有一次在院子里玩。突然她兴奋地大声喊道:“爸爸,快看,我举手比房子还高。”丈夫很奇怪,不知女儿为什么会冒出这样的话来。

原来,女儿举起小手,向远望去,小手自然能越过房檐。所以,她惊奇地发现她长着这样“高”的手。于是,丈夫回屋拿出手电筒,再将一块小砖头放在一块大砖头的前面,然后将手电筒挨着小砖头放得低低的,向大砖头照过去。

“谁挡住手电筒的光了?”丈夫问。

“小砖头。”

“小砖头比大砖头高吗?”

“不高。”

于是,女儿似懂非懂地了解了一些有关视线的知识。

女儿常常和我们一道去买蜂窝煤。有一次,我有意让她数一数一块蜂窝煤有几个孔,看她会不会被中间四个横竖交叠的孔弄糊涂。

果然,女儿横数一遍,纵数一遍,一共数出十六个孔。于是,我捡来一根树枝,把它折成十六根小木棍。

“好吧,你数一个孔就放进去一根小棍,看看能放几根。”我轻轻地说。

“当然要放十六根了。”女儿很自信的样子。

“不一定,试一试再说。”

于是,女儿认真地一边数一边放。突然,她高兴得跳起来:“好妈妈,我知道了,中间四个孔我数了两遍。不是十六个,是十二个。”

你看,实践出真知吧。

所以,一定要用具体的事物启发和引导孩子。孩子会背乘法口诀和会做乘法完全是两码事。

锻炼能力

开发孩子的智力,首要的是尽量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为孩子创造运用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机会,让他们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同年级的学生所认识的汉字量几乎没多大差别,但他们对人、事、物的理解却大相径庭。要缩小识字量的差距很容易,但要缩小人的思维习惯的差异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孩子的思维习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养成了。

所以,我从女儿会说话开始,就一直很注意培养女儿对事物、语言的理解能力,而不大关注女儿能认识多少个汉字。在给她讲故事时,我总是尽量引导女儿理解人物的心理与行为,而很少给她念那些文字――“讲”故事就一定要“讲”,否则就是“读”故事了。

为了及早、及时开发女儿的智力,我还常常交给女儿一些看起来对她那个年龄还太难的任务,如洗澡、买菜、收拾桌子等。有一次,我还让她独自处理废品。她很成熟很认真地在那里做主,我就在一边看着,负责解释废铁回收后如何炼钢,旧书报如何造纸,碎玻璃如何吹制酒瓶……

女儿上大班时,有一回“六一”节,幼儿园要找一个小朋友做文艺演出的主持。女儿的老师很自信地推荐了在班里年纪较小的女儿。“好孩子,主持,先要告诉人们演出什么时候开始;还要替幼儿园欢迎来看节目的人(我用‘替’,不用‘代表’);再告诉人们哪个节目先演出哪个节目后演出,什么时候演出结束;最后要替幼儿园谢谢大家来看节目。明白了吗?”女儿很用心地点点头。然后,我一句一句地为她讲解那些议程与发言稿,包括欢迎词的行文结构也一并讲解,这有助于女儿记忆发言稿的内容和顺序。第二天,女儿就把大约三四百字的发言稿朗读得很好了。此后,女儿连续两次主持了幼儿园的“六一”演出,直到她“毕业”。

孩子做的事越多,思维就越活跃;思维越活跃,办法就越多。而办法多的孩子总是看上去更自信,更有胆量,也更让大人放心。

上一篇:让诗心飞扬 下一篇:我们一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