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半饱,学习效果好等

时间:2022-08-23 07:25:48

晚上吃半饱,学习效果好等

人们常说:吃得饱,睡得着。大家也一定有这样的体会,辛苦了一天,晚上回到家,见到可口的饭菜,不免多吃一些。可当吃饱喝足后想学习了,却没有了精神。

原来,进食后,为了更好地消化食物,增强胃肠道的功能,大部分血液会流向胃肠道的血管,此时,大脑中血流量下降、缺氧,就会产生困倦感,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

有研究表明,饥饿会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让人更聪明。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发现,饥饿时,胃黏膜中会产生一种激素,这种激素能在大脑的海马区刺激神经细胞,而该区域正好负责形成记忆和加深记忆的任务。

晚饭中摄取的食物越多,困倦感维持的时间就会越长。所以,晚上需要学习时,应尽量吃一些水果、蔬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最好吃到半饱。学习后,再适当补足营养。

孩子成绩差,谨慎测智商

封 玲

不少家长给孩子测智商,希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培养。这些孩子大多成绩不理想,家长想通过测试,弄明白孩子的智力是否有问题。但测试结果出来后,很多家长都容易步入误区,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许多家长喜欢攀比,若测试结果低于其他孩子几分,就责骂孩子,或四处寻医,要求治疗。其实,智商的高低只是一个参考,每个孩子的智力发育具有个体差异,在各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只要测试结果在正常数值范围内。就说明孩子智力没有问题。

有些家长还片面地认为,测试成绩越高就说明孩子越聪明。实际上,智商指数是对一定人群按统计学方法得出的数字,虽与智力有一定关系,但并不等于智力水平。所以,家长不可一味追求测试高分。不能完全按照测试结果来确定孩子的智力程度。因为分数本身只提供了孩子现阶段智力发展的指标。

家长不要将测试结果告知孩子或当众责骂孩子。成绩落后的学生,要谨慎测智商,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关心和指导更为重要,这样的效果比测试结果不理想要好。

人的发展虽与先天智力因素有关,但更多的是靠后天的教育及自己的努力。

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家长的影响

立 谨

《上海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家长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表明: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其子女的心理健康相关度很高。一般说来,家长心理健康,子女的心理就健康;反之,家长的心理不健康,子女的心理就不够健康,另一项《家庭咨询对改善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的探讨》也告诉我们: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中学生父母的养育方式。家庭咨询使父母采用不良教养方式的人显著减少。学生的父母更多地运用民主、平等、积极的教养方式对待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减少了干涉、惩罚、拒绝、否定等不良养育方式。

可见,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地,家长是孩子心理成长的亲密导师。

上一篇: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下一篇:借我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