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对哮喘稳定期患儿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8-23 07:21:40

三伏贴对哮喘稳定期患儿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三伏贴对哮喘稳定期患儿免疫功能调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哮喘稳定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贴敷三伏贴,对照组给予斯奇康注射液肌注,疗程为1年,观察临床疗效、平均感冒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6.66%,对照组有效率为66.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小儿哮喘; 稳定期; 三伏贴;免疫功能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1],近年来报道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现代西医学认为防治哮喘最理想方法是吸入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但长期应用有损于儿童的健康。我们以“冬病夏治”为机理,采用贴敷三伏贴对30例哮喘稳定期患儿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得到满意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疗区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3~8.2岁,平均年龄为(4.78±1.24)岁,病程1~2年者26例, 2年以上者4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在3.2~8.5岁,平均年龄为(4.65±1.12),病程1~2年者27例, 2年以上者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2003年“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修订的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2]。

1.2.2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诊断为哮喘的患儿,在经过急性期哮喘发作期治疗疗程大约2周,缓解期治疗3周后,进入稳定期。

1.3 治疗方法 即分别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穴位贴敷三伏贴, 三伏贴组成白芥子、细辛、麻黄、僵蚕等,将以上药物打成粉末,用生姜汁及蜜调成糊状, 将药膏平摊在自粘性消毒敷料上,药饼的大小为2 cm2,敷贴穴位为天突、膻中、双侧肺俞、双侧膈俞穴上共三次,每次敷2~4 h。对照组肌注由湖南九芝堂制药公司生产的斯奇康注射液0.5 mg,隔日一次,一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止一切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各组患儿在观察期间,如哮喘发作给予相应抗炎、平喘等综合治疗。

1.4 观察方法 观察治疗1年后症状改善情况,平均感冒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检查结果比较。

1.5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4]①临床治愈:原为频繁发作,经治疗1年后,3~6个月未复发者;②显效:经治疗1年后,3~6个月内发作次数减少2/3,再发作病情程度减轻II度以上者;③好转:经治疗1年后,发作次数减少1/3,再发作病情程度减轻I度以上者;④无效:哮喘发作次数和症状均未改变。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率的检验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见表1。

2.2 治疗前后年平均感冒次数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 见表3。

2.4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除治疗组1例患儿在中药贴敷过程中局部皮肤出现轻度过敏外,其他所有患儿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病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王烈教授[3]认为 “治哮易、防哮难”,哮喘其难不在止哮而在防哮,故治疗哮喘的重点在防哮。中医名家吴师机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说明古代医家也重视贴敷疗法。三伏贴治疗及预防哮喘的反复发作正是体现了“治未病”、“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思想。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时期,这一时期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故在三伏天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气升腾, 采用白芥子、细辛、麻黄、僵蚕等辛温的药物驱除体内凝寒之气,去除体内伏痰,可防止到冬天哮喘反复发作。此种疗法很好的利用了冬病夏治的理论,达到了治病防病的作用。因敷贴疗法为无痛无创、副作用小,易于坚持,可避免小儿打针、吃药之苦,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华强小儿哮喘发病机理和治疗展望.中国使用儿科杂志,1998,13(4):196.

[2] 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华儿科杂志,2004, 42(2):100-10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77.

[4] 张家骏.哮喘防治策略.上海中医大学出版社,2003:37-38.

[5] 王烈.小儿哮喘300例三期证治的临床探讨.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2009:104.

上一篇: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下一篇:输尿管镜直视下治疗尿道狭窄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