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就业季”更需放低姿态

时间:2022-08-23 05:18:50

“最难就业季”更需放低姿态

据报道,比去年人数整整多出19万的699万名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让今年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因此,有人把今年的就业称作 “最难就业季”。

没错。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的确是一个不容质疑的现实。但是,有一个道理也不得不引起大学生的注意。那就是:摒弃眼高手低的功利观念,学会放低姿态就业。

笔者曾经参加过几次大学生招聘会,但许多招聘者都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学历固然重要,但他们更看重技能,本科生的眼高手低很大程度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而与之相反的是,不少求职者把“好工作”的标准定义为“自己满意、专业对口、待遇不错、有发展空间”等等,可想而知,要满足这些条件的“好工作”哪里都不好找。一方面是求职者的愿望与企业待遇有差距而难找工作,另一方面却是求职者技能水平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符而招不到人,这种“两难”矛盾在每年的招聘会上都十分突出。仔细分析这个现象,找不到工作的根本原因还是出在求职者身上。

我们看到,每年的招聘活动中,确有一部分大学生抱着“择业比就业重要”的心理去寻找工作,他们盲目地把目光盯在那些待遇高、条件好的单位上,对自己的能力却缺乏一个准确的估计,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够干什么,干得了什么。到最后因为眼高手低、缺乏实践,让他们尝尽了疲于找工作的苦头。行文至此,忽然想起一位朋友,他的学历并不高,中专毕业后通过自考拿到了大专文凭,但为了找到一份工作,他没有挑剔,而是考取了乡政府一个条件比较艰苦的水管站。在水管站的几年里,他勤奋工作,不断磨练,同时,还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在报刊发表了很多文章。后来市里一家单位慧眼识才,把他“挖”了过来。“先就业再择业”让朋友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当然,在经过了这几年的就业“阵痛”后,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我们看到的大学生卖肉、当搓澡工的新闻也说明了这一点。不少人能够俯下身子认真审视自己,到一些不起眼的单位,干一些不起眼的工作,这种集体意识的转变应该说是件好事。因此,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不要过高,关键要看准这个单位或者企业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最好是与单位或者企业一起发展、成长,这样不但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也扩大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形成良性循环,因为能力提升了,为单位和企业做出的贡献大了,自身的待遇自然也就提高了。

有句老话说得好:先就业,再择业。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们更应该放下架子,调整好自己的就业心态,要从“眼高手低”转变为“量力而行”。大的就业环境再严峻,相信只要一个人脚踏实地、放低姿态,往别人不愿意走的路去探索,从普通岗位做起,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

上一篇:找准你的方向 下一篇:抗住“折腾”,赶走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