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配合莱菔子烫熨法促进肛肠外科手术后患者排尿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8-23 05:04:28

热敏灸配合莱菔子烫熨法促进肛肠外科手术后患者排尿的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莱菔子烫熨法促进肛肠外科手术后患者排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肛肠疾病手术患者按照住院的日期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为手术完返回病房后自觉排尿困难尚未自行排尿者。对照组采用肛肠外科手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法配合莱菔子烫熨法,观察两组患者排尿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热敏灸; 烫熨法; 排尿困难; 效果观察

doi:10.14033/ki.cfmr.2016.33.0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066-03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eat sensitive moxibustion with Semen Raphani ironing method in promoting urination of patients after anorectal surgery.Method:100 pati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ate of order in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after anorectal surgery,the treatment group used thermal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Semen Raphani ironing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urin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8%,the control group was 80%,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eat sensitive moxibustion; Ironing method; Dysuria; Effect observ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Yong’an Municiple Hospital,Yong’an 366000,China

肛c外科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为排尿困难,严重者导致尿潴留,发生率比较高,约15%~52%,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如手术后8 h内患者不能排尿而膀胱尿量>600 ml,或者患者不能自行有效排空膀胱而残余尿量100 ml,即可诊断为尿潴留[1]。一般发生于手术当天,亦有持续数天者,尿潴留的病因是肛管直肠与膀胱的神经支配来源于同一个脊神经段,当神经受牵拉刺激或手术后疼痛会引起括约肌痉挛,从而产生排尿困难,麻醉抑制排尿反射、再加上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及术后肛管内填塞纱布过多过紧,局部压迫所致,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卧床排尿改变的不习惯、精神紧张等心理因素更容易导致排尿困难的发生[2]。当发生排尿困难时,患者下腹部胀痛,急于排尿又不能够自行排出,给患者带来身心两方面的痛苦,也不利于患者术后创口的愈合[3]。因此促进手术后患者顺利排尿,是肛肠外科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肛肠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组观察,分析及探讨运用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的改进方法,治疗组应用热敏灸配合莱菔子烫熨法,能够有效治疗排尿困难,预防、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肛肠疾病手术患者100例,根据住院先后顺序编号,按随机单盲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号为治疗组,双号为对照组[1],两组患者均为手术完返回病房后自觉排尿困难尚未自行排尿者。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6岁,平均52.5岁,混合痔20例,肛裂5例,肛周脓肿10例,肛瘘15例;行硬膜外麻醉6例,骶丛麻醉12例,局麻32例。治疗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0岁,平均55.0岁,混合痔30例,肛裂6例,肛周脓肿4例,肛瘘10例。行硬膜外麻醉5例,骶丛麻醉10例,局麻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肛肠外科手术前后给予相关知识指导及心理护理,当患者返回病房自觉排尿困难未自行排尿时,立即给予热毛巾敷膀胱区,听流水声等物理治疗,以促进患者尽快排尿。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上给予应用中医技术护理:即使用莱菔子烫熨及配合热敏灸敏感穴位治疗术后排尿困难,防治尿潴留[4]。手术前就做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相关知识的宣教,通过宣教图片及健康宣教处方,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患者认识到保证手术后排尿通畅的重要性,理解中医技术操作的目的及意义,取得患者对传统中医技术操作的认可和配合;手术后返回病房患者未排尿即给予以上两项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1.2.3 莱菔子烫熨运用 药熨法是根据传统中医理论指导,利用热力和药力的联合作用,这是烫熨法的主要治疗原理。莱菔子烫熨法选择中药莱菔子,通过加热,在患者的身体局部来回移动烫熨,自体表毛孔透入经络等的药物外治法[5]。利用药物的温热性能和外加热力,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可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功效。通过对经络的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中药选用莱菔子,因其具有长于利气,降气除胀的药物作用,还具有气味辛香的特点,加热后较易透入皮肤而发挥温热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对于经络不通致气机不畅所引起的各种病症有除胀降气通经活络的功效[6]。

莱菔子烫熨法:(1)准备好莱菔子1 kg,将药物装入长30 cm、宽50 cm的白色棉质布袋内,放置微波炉内中火加热,冬天5 min,夏天3 min,操作前测量药熨袋温度不超过70 ℃,年老体弱者保持在50 ℃左右最适当。(2)操作方法:操作前做好患者沟通工作,保持适当的室温,以26 ℃~28 ℃为宜,注意保o患者隐私;患者取仰卧位,先用干燥清洁毛巾包裹药熨袋放置于下腹部膀胱区用力来回推熨进行熨烫,开始力轻、速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大、速慢。时间一般15~30 min,同时对神阙、关元、中极穴位处重点推熨;操作时注意防止烫伤,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避免吹风。操作完毕,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风寒,防止受凉[7]。

1.2.4 热敏灸运用 热敏灸是应用点燃的艾条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感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4];也就是首先用艾条熏灸检查拟用的穴位或需要治疗的部位,选择其殊灸感最强的点施灸;病情就会随特殊灸感的消散而好转或治愈。操作方法:采用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热敏灸操作技术要点有探感定位、辨敏施灸、量因人异、敏消量足这十六字诀。

(1)首先进行热敏穴位探查:根据热敏灸的选穴原则,热敏化穴位多分布于: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这些腧穴,先找好穴位并做好标识。(2)艾灸操作:在热敏化穴位分别按下述步骤依次进行回旋灸、循经往返灸、雀啄灸、温和灸四步法。具体操作如下:点燃艾条,将燃烧中的艾条对准一个热敏穴位,在距离穴位皮肤2~3 cm进行温和灸以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开通经络。先行回旋灸手法1~3 min温通局部气血使局部皮肤温热,继以雀啄灸的艾灸技巧1~2 min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效果,再用循经往返灸方法灸2~3 min疏通经络,激发经气,最后施以温和灸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只要出现以下1种以上(含1种)灸感反应表明该腧穴已发生热敏化: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也有可能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的各种感觉。(3)施灸剂量:最佳剂量以每穴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标准,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需要的时间及感应不一样。施灸前要和患者做好详细的沟通,解除患者对艾灸的恐惧紧张,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采取舒适并能充分暴露施灸部位的;施灸时,要预防艾火烫伤患者,注意用火安全。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处理后排尿情况、尿量、症状及下腹部的体征以及第一次排尿时间。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1~2 h排尿通畅,腹胀消失,小便自解,无排尿异常感;显效:术后4~8 h患者可以自己排干净尿液为显效;有效:8~12 h能自行排尽尿液但患者自觉排尿有费力感;无效:手术后12 h后仍然无法自行排尿或者有排尿但膀胱鼓胀,排尿困难、尿潴留症状明显,膀胱区叩诊浊音,无法自行排尿[2]。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40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总有效49例,总有效率9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发生尿潴留1例,尿潴留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尿潴留10例;尿潴留发生率为20%,治疗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尿潴留是肛肠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直肠的各种手术对直肠及其邻近组织的牵拉、挤压和切割损伤所引起的括约肌痉挛、疼痛和局部水肿,导致反射性尿道和膀胱颈括约肌痉挛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认为属于动力梗阻引起的尿潴留。中医多认为是气机失调,膀胱机能受损,膀胱气机不利,气化无权所致[3]。早在《素问・宣明五气篇》就载有“膀胱不利为癃”。陈日新等认为,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4],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腧穴发生敏化,处在敏化状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腧穴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热敏化腧穴的最佳刺激为艾热刺激,极易激发灸性感传(出现率约为95%),乃致气至病所。其机理是,通过激发或诱导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阴凌泉等穴,关元穴为一身元气之首在,手太阳小肠经在腹部募穴,有培肾固本功效;中极为膀胱的募穴,气海为任脉上的穴位,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交会穴,有治肝脾肾三个脏的作用[8]。莱菔子烫熨及热敏灸之,有固肾通阳、通利膀胱气机,助阳化气,开通水道的功效,能够深入刺激盆腔内部神经,调整全身功能使机体复归阴平阳秘的状态。可缓解以至松弛痉挛的尿道和膀胱颈括约肌,使排尿功能恢复正常。首先用莱菔子烫熨治疗,使膀胱局部皮肤处于温热状态,使腹部肌肉放松。在排尿困难的病理状态下,再通过艾灸上述腧穴,更易出现热敏化现象,气至病所,鼓舞膀胱气化功能而达到启闭通尿的功效。本研究中治疗组发生尿潴留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莱菔子烫熨配合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这两种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无任何毒副作用,临床疗效满意,较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陆红健.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975-1977.

[2]高强强.艾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56例[J].河南中医杂志,2014,34(10):10.

[3]孟丽君,任玉录.赤小豆贴敷按摩水道穴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613-1614.

[4]甘永莉.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5):1403.

[5]林涛.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中西医处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6):136.

[6]董蓓蓓,史仁杰.中医药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438-439.

[7]宁献芬.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治疗及护理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3):277-280.

[8]邱云芝.中医护理干预在肛肠病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9):77-78.

上一篇:超长混凝土空心板结构温差收缩效应分析及设计... 下一篇:浅谈数字正射影像的生产与质量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