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缤纷四季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

时间:2022-08-23 02:25:53

让缤纷四季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

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育已为世人所瞩目,给我们的儿童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前景。现在又有很多教育界人士提出了情境作文教学,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作文总是带有情境性的,作文就是用语言记下特定情境中的人、物、事、理、情。作文应该融入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样,习作才会真正汇入他们的生命之流。情境作文主张将作文“镶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浸泡”在浓浓的生活“汁液”里,用生活的方式写生活,使作文真正成为由内而外的、灵动的东西,成为生命历程的表达。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是那么美妙。春的烂漫,夏的执着,秋的迷人,冬的宁静,都是学生写作的源泉与灵感所在。

一、烂漫之春

一般的作文指导都是从作文课开始的,而笔者将作文指导的起点前置,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最为苦恼的缺乏习作素材的问题,而且培养了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的意识和能力,还为他们的童年生活着上了艳丽的色彩。

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四季中,春天往往带给人更多的惊喜,让人产生更多的憧憬。因而,也成了人们最爱描绘的、最想赞美的季节。

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记录这多彩的春天,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相约在春天”的系列活动。在春天刚来到时,笔者便带领学生去探寻春天的足迹,去拜访春天的使者――迎春花,去植物世界中找寻报春的嫩芽。与此同时,笔者让学生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向春天问好,以表达我们对春天的期盼。学生以放风筝、做风车和折纸飞机等方式迎接春天的来临。春意渐浓时,笔者带学生去拜访春天,拥抱春天。带他们到郊外看金灿灿的油菜花,看粉红的桃花,看婀娜的垂柳……春天是鸟儿叫得最欢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带上录音笔,到郊外的树林里倾听、辨识鸟儿的鸣叫,品味这飞翔的音符。春天也是播种的季节,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播种绿色,美化家乡。在春天将要离去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想想怎样才能将春天的脚步留住。学生有的采集鲜花制成干花,有的还将昆虫与花草的标本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春天的图画。春天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阳光、春天的温暖、春天的魅力、春天的力量,感受到一种最本质、最根源的快乐。他们将春天留在了脑海里,留在了笔下,也留在了心间。

二、七彩夏日

描写笼统、不具体是学生作文中的一个顽症。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学生对所写内容不熟悉,没有经历过,但有时,对于参与或经历过的事情仍有不少学生写不具体。这其中自然有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但笔者觉得更多的是因为这些学生参加活动时没有细致入微地去观察,没有触动心灵地去体验,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情境作文强调优化情境,现场指导。

夏日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夏日特有的魅力,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七彩夏日”主题活动。烈日炎炎的午后,笔者带学生踏上校园旁绿荫如盖的竹间小径,让他们置身于一个青绿的世界中。接着,让他们在林中的竹椅上坐下,在沙沙作响的竹声里,打开一本爱读的书。活动后,笔者让学生把夏日竹林的景色和在竹林里读书的感受写了下来,那一定会成为他们童年生活中绿色的回忆。盛夏是荷花绽放的时节,笔者带学生走近荷塘。此时,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满池的荷叶翠滴。笔者采了几张荷叶让他们轮流顶在头上当草帽,还让他们脱下凉鞋,光着脚丫轻轻地踩踏在池塘边的石板上。清凉的池水漫过他们的脚背,他们感到一股凉意沿着脚往上爬升,一直凉到心头。学生们用笔记下了这夏日的荷塘,记下了这份带有花香的清凉的记忆。笔者还让学生赤着脚在校园里的各种地面上走一走,跑一跑,学生分别赤脚试着在水泥地、石头路、人造草坪、鹅卵石小道、沙坑等地方行走,让小脚丫亲吻大地。在这个夏日里,学生发现并品尝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诗意的、幸福的生活,并用笔留下了那份好滋味。

三、迷人之秋

是否拥有文学的眼睛和飞翔的心灵是表达能否自然灵动的关键,而这种能力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活动和写作指导中进行激发和培养。

落叶是秋天的精灵,是秋天的宠儿。在秋末冬初,笔者以“飞入心间的落叶”为主题,引导学生与落叶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在活动中,学生了解落叶,感受落叶,体悟落叶,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笔记下了这进入眼里、飞入心中的落叶。秋日里,笔者带领学生迎着秋风,踏着铺满落叶的小道来到郊外。这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片艳丽的红――枫叶。笔者指导学生由远及近地观察红枫,并展开联想。学生想到灿烂的霞、跳动的火焰;想到了枫叶如同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想到了唐代诗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秋日里,笔者带学生来到校园的小树林里观赏落叶飘飞的情景。一阵秋风拂过,树叶如翩翩的蝴蝶一般飘下来,轻盈、自如、优雅,笔者启发学生与落叶“对话”,想象有关落叶的故事。顿时,这些秋叶在学生的眼里活了起来。他们的脑海中迸发出许多奇异的故事――“最后一片秋叶”“落叶的梦”“落叶和大树”“秋叶和春芽”“落叶和草虫”“小小树叶船”……然后,笔者又让学生捡拾些形状、色彩各异的落叶,完成一幅树叶贴画。学生有的根据自己喜爱的童话作了一幅“故事画”;有的边贴边想象,当场构思故事情节;有的根据古诗诗句作了一幅“诗画”……他们记下了自己作“画”的过程,写下了这篇别具一格的“看图作文”。引导学生在秋日里用心去观察,去感悟,去想象,于是,在他们的眼里,所有的叶片上都写满了故事,他们发现了无数隐藏在落叶中的秘密,这些来自生命的美好想象是最可贵的。

四、宁静冬日

真正的写作是一种进驻内心的过程。要让习作表达学生的心灵世界,必须引导他们充分感受生命的蓬勃与美丽,获得心灵的感悟与思考。

冬日以它的宁静、沉稳展现着它特有的风采。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冬的魅力,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冬天,你好”的活动。大雪纷飞时,笔者让学生站在走廊上聆听天籁,静观落雪。于是,雪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学生从雪中获得了许多人生的启示。学生有的说雪像天使的翅膀一样洁白,有的说雪如一位勇士,有的说雪能净化人的心灵……雪后,笔者带学生来到校园种植的几株蜡梅前踏雪赏梅,让学生深深吸一口气,感受那股直渗心肺的清香,引导学生细细观赏那纤细的枝干上绽放的无数金雕蜡刻般的黄色花朵。然后,再让学生环顾茫茫雪地,这时,他们发现那些在春天里盛开的花儿早已踪迹全无。而蜡梅,越是寒风凛冽,冰雪凌厉,她越是在枝头怒放,灿烂芬芳。由此他们发现,蜡梅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为冬天点缀了鲜艳的色彩,给人们带来了淡雅的幽香,使人们在冬天里看到了无限生机。踏雪赏梅,让学生发现每一树梅花都是一首诗。

上一篇:浅谈如何将生活与作文相互融合 下一篇: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