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房屋建筑工程施工

时间:2022-08-23 01:16:54

浅尝房屋建筑工程施工

[摘 要]我的父亲是某建筑央企的一名员工,他的工作于我来说一直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大学一年级学习刚结束,我就积极申请到父亲所在的项目去认识实习。由于专业不对口,开始父亲一直未松口同意,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同意我过去“看看”。父亲所在的项目位于湖北武汉市某地,“城中村”改造的重点项目,将建成集商业、写字楼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区域综合性开发项目,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在去父亲项目之前,我认真突击了一些建筑工程的专业知识

[关键词]浅尝;房屋建筑;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182-02

一、房屋建筑的主要结构

房屋建筑结构多种,目前最主要的结构包括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

砌体结构,用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由于砌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墙、柱和基础都可采用砌体结构。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其他结构的建筑中,常用砖墙做围护结构,如框架结构的填充墙。长期以来,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砌体材料烧结钻土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与黏土瓦并称为“秦砖汉瓦”。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框架结构又称构架式结构。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框架-剪力墙结构,俗称为框剪结构。框剪结构是一种抗剪性能较好的结构体系。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墙体全部采用填充墙体,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的抗侧力构件。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框剪结构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利用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等墙体。对于框剪结构,由于两种结构协同工作变形协调,形成了弯剪变形,从而减小了结砍的层间相对位移比和顶点位移比,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得到了提高。因此,这种结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房屋建筑。

二、现场学习

由于我对房建的专业不是很懂,我父亲建议我从了解如何加工、制作和安装钢筋开始。

沿着一条干净水泥马路,我们来到了钢筋加工场。说是钢筋加工场,其实就是一个用钢架管搭设的钢筋加工棚,加工棚周转用三面彩绘板围着,背面的彩绘板写着“钢筋加工场”五个大字。棚里摆放了很多的工具,一些没有解开的钢筋,加工好的钢筋堆放的整整齐齐,还挂了很多铭牌。

1、认识加工设备

父亲把我交给了廖师傅(钢筋班班长),并嘱咐我要认真地向廖师傅学习。廖师傅跟我说,先熟悉一下钢筋加工设备吧。廖师傅依次向我讲来:(1)调直机:用来调直小钢筋(圆盘),也可以切断钢筋,还可以用来除锈;(2)切断机:用来切断大钢筋,切断钢筋前要首先计算好长度,才能准确下料;(3)弯曲机:在弯曲机旁边还放了一个加工台,用来弯曲各种钢筋;(4)滚丝机:大型钢筋需要用专门的接头链接,需要对钢筋进行拆丝,滚丝机就是对钢筋头进行拆丝的;(5)电焊机:用来焊接各种短的钢筋。廖师傅还特别嘱咐我,这些加工好的钢筋必须分开挂牌标示,以免混乱拿错。

廖师傅介绍完设备后,留下我到各个设备前认真观察学习工人师傅的操作,并且告诉我只有先熟悉设备的操作过程,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钢筋加工的整个过程。

2、学习钢筋制作

在加工场上认真观摩了2天后,廖师傅开始告诉我如何加工制作钢筋。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用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4)钢筋弯钩或弯曲:①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②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③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3、钢筋安装

学习钢筋制作一周后,廖师傅带我到12层楼面去看如何安装钢筋.

(1)梁钢筋的绑扎:

①钢筋在安装前,首先核对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蓝图相符。

②梁钢筋的绑扎应确保主筋、箍筋的绑扎根数及间距,不得漏筋。

③梁主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错位焊接,焊接接长应大于10d,焊接位置应符合要求。

④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⑤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梁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⑥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⑦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⑧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⑨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2)板钢筋的绑扎

①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

②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

③绑扎钢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交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开,以免风片歪斜变形。

④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下应垫在下征钢筋网上,撑脚每隔1m放置1个,间距以能保证钢筋位置为准。

⑤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⑥现浇柱与基础连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绑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⑦钢筋的连接:1)钢筋连接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2)若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则接头相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接送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L);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3)当钢筋的直才能d>16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4)纵向受力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值)且不小于5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b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基础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三、学习心得

20多天的工地学习,我只是对房屋建筑有一个大体认知,更具体地说只是对建筑工程中的钢筋制作与安装有一个肤浅的认识。我深刻地体会到房屋建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而自己在建筑专业上知识非常匮乏,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建设者,自己需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

对于施工工地,整体感觉很辛苦,工作也很累,员工往往是披星戴月,“白加黑”、“五加二”、“日光浴”。但每每看到,经过他们辛勤汗水的浇筑,一座座建筑从地面之下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在世人面前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孩童般纯真的笑脸,洋溢着的是建设者的自豪。父亲与家人或与友人谈论起工程建设的一些事情时,亦是眉开眼笑的样子,丝毫没有半点苦与累之表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能通过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将“蓝图―工程施工图纸”化作一栋栋高楼大厦巍然屹立在世人面前时,于建设者来说亦或一件何等荣耀的事情

作者简介:蔡瀚(1998-),男,湖南益阳人,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交通土建系物流一班在校大学生。

上一篇:嫩滑美肌,怎能让这些瑕疵毁掉? 下一篇:浅议“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概念教学的有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