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引道工程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时间:2022-08-23 12:40:03

立交桥引道工程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摘要 对于立交桥引道工程的施工,不仅要做到基础可靠、结构牢固,而且在回填压实等各个环节,都应严格控制,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 立交桥;引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09)04-036-02

1 工程概况

广州市三元里立交跨线桥工程全宽16.5m,双向四车道,全长524m。该工程立交南北各有一条引道,里程分别为K0+261.00~K0+391.17和K0+670.00~K0+785.00,挡墙采用重力式砌石挡墙。南北引道各长119m和115m,主桥长290m,宽25.5m。主体结构由南向北采用02纵坡,由西向东采用0.1%的单向横坡。引道桥头搭板及枕梁混凝土采用现浇法施工,搭板长5m,架于枕梁与桥台之上。该工程建设场地地势的总趋势为南高北低,沿线地势较为平缓。

对于南北两条引道工程都只是该立交跨线桥工程的附属部位,但我们对其施工还是给予足够的重视,施工前编制了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认真的技术交底;施工中严格控制,遇到问题认真分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施工后进行认真总结。现将我们在该立交桥引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措施,作本文的总结介绍。

2 主要施工方法

2.1 基础及砌筑工程。

2.1.1 定位放线与开挖准备。根据桥梁中线的控制点,定出基础的位置,根据高程控制点定出基础的开挖深度。在基坑开挖前应调查开挖位置的地下管线情况,如有地下管线应及时处理,并与有关部门联系处理,方可继续施工。对基坑开挖时估计会遇到供水、供电、电信等管线,开挖前须与管线部门联系,掌握各种管线的位置和走向,开挖过程派专人监控。管线悬空部分作好支承或悬吊措施。

2.1.2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采用1:0.5放坡大开挖,因有分级基础,注意开挖顺序从深到浅,以免破坏顶层原土结构。基坑开挖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用自卸汽车运土,在开挖过程中应控制开挖标高,待接近基底20cm时,则改用由人工开挖,基坑开挖完成后要进行复测,对坑底进行找平,修整。基坑底开挖宽度等于挡墙基础宽加100cm。当地基承载力达到0.15Mpa时,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否则应进行基础处理。

2.1.3 片石砌筑。该工程为浆砌片石挡墙,首先砌筑挡墙基础,为分级基础。施工砌石基础前先镝筑一层20cm厚的砂垫层,然后砌筑基础,最后砌筑墙身。浆砌片石应采用挤浆法砌筑,砂浆采用机械拌和,石缝间的砂浆应饱满不得有空洞,砂浆的强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错缝砌筑,第一层应尽量选用大块的石料、平放铺砌,且轮流丁顺摆放,每隔二至三层应大致找平一次。石料的抗压强度应大于200MPa,不得选用风化石,面石不得选用直径小于15cm的片石。若石料的表面有水锈或泥,应在砌筑前清除干净。

2.1.4 墙身勾缝与抹面。两块石之间的灰缝不应小于2cm,也不应大于4cm,三块石相交处的灰缝不应大于7cm;灰缝应留出距石面1~2cm以备勾缝。勾缝宜在一段砌体完成后,自上而下地进行,以保证砌体整洁干净。砌筑墙身完成后,在外表面进行1:1.25的水泥砂浆抹面。

2.2 挡墙墙帽工程。

2.2.1 钢筋安装。钢筋安装前应将垫层面污泥冲洗干净,钢筋的安装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排列要求进行布筋,钢筋的所有交叉点均应用铅水线扎牢,施工时应注意预埋防撞墙钢筋设置。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设计厚度,应在钢筋与横板之间设置水泥砂浆垫层,垫块应与钢筋扎紧牢固并互相错开,每隔50cm设置一块垫块。

2.2.2 模板安装。模板的安装应根据在墙身上放出的边线进行,模板采用酚醛板。在安装模板时,模板连接稳固,接缝应紧密不漏浆,如发现接缝不紧密,模板接缝间可加夹泡沫塑料条,模板安装时应经常检查其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模板接触混凝土的一面应光滑平整并涂扫脱模剂。

2.2.3 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横板、支撑、钢筋等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钢筋上的污物应清理干净,同时进行对模板浇水湿润:坍落度为6-8cm;使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车运送到现场,每槽检验混凝土塌落度和拌和情况。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一次浇注完成,必须保证混凝土的供用量。浇混凝土完成后24h即可拆模,浇混凝土后应在12h以内进行淋水保养,混凝土的淋水养护不应少于7d。

2.3 桥头搭板工程。

2.3.1 按桥梁中线测出桥台搭板的平面位置,根据高程控制点定出桥台搭板的标高控制点。搭板施工前先施工枕梁,枕梁面放两层油毛毡,桥台支承面做三毡两油防潮层。

2.3.2 钢筋制安。钢筋加工在现场制筋车间进行。钢筋使用前应将其表面的油渍、铁锈等清除干净,弯曲的钢筋要调直,钢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弯折,各种钢筋下料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绑扎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排列要求进行绑扎,钢筋网的钢筋版间应有足够的搭接长度,以保持强度均匀,所有钢筋交叉点均应用直径为0.7~1.6mm的熟铁丝绑扎或点焊,钢筋网绑扎成型后,应通线对保护层厚度作全面检查,对不符合保护层厚度要求的部位进行调整处理,以确定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检查验收,钢筋网必须绑扎牢固,钢筋不得有滑动、转折、移位等情况。施工中央桥头搭板时要预埋中央防撞墙预埋钢筋。

2.3.3 混凝土浇筑。桥头搭板每块厚度为30cm,长5m,宽1m,采用跳段式施工法浇筑。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安装后应进行复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终凝后应进行淋水养护,混凝土的养护不应少于7d。

2.4 引道回填及面层工程。填筑引道工程土方,应由中心起分同两旁伸展至规定的宽度,并须一次填足,不得以后加宽,否则加宽部分难以与原来填筑部分粘结好。填筑引道时路中略高,做成2~4%的横坡以便排水。

引道工程填土,如使用12t压路机或震动压路机辗压,应分层压实,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并辗压至合乎设计密实度达到95%以上的要求,才作上一层的填筑。如使用蛙式打夯机填土时,每层虚铺厚度不得大干20cm,每层土各个部位打不少于三遍。

在墩台、墙身背后50cm压路机难以压实的部位应选用石粉回填。严禁用湿土回填,每15cm一层(虚铺厚度)用蛙式打夯机或平扶轻型压路机等小型夯压机械夯压,务使压实度达到95%以上。填土必须作压实度检验,下层未达到压实度标准,不许填上层。

引道工程填土路床之上填15cm厚石粉垫层及20cm厚6%水泥稳定石粉层及25cm的混凝土面层。

3 结语

引道工程作为立交桥工程的附属部位,其施工往往被忽视,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但在不少立交桥工程完工后,由于引道工程基础沉降、桥头搭板脱落等而出现的质量问题很多,甚至在引道与桥头处由于严重跳车出现的安全问题也不少。因此立交桥引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同样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立交桥引道工程的施工,不仅要做到基础可靠(达到设计的承载力),结构牢固,而且在回填压实等各个环节,都应严格控制,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该工程于2002年7月23日进场开工,2003年5月26日完工,比合同要求的工期提前12天。在该立交桥引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措施等得到足够的重视,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因而有效地确保了施工质量并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整个工程竣工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

上一篇:软基处理水泥深层搅拌桩(湿喷法)施工控制 下一篇:采用灌浆补强方法处理桩基础质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