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综合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2-08-23 12:37:28

大学综合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主要问题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师生互动”成为教育界的一大研究热点,但现阶段仍缺乏结合大学教育的实证研究。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研究者采用观察、问卷调查及访谈法调查了大学综合英语课师生互动的现状及其问题。总体而言,师生互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收获不尽如人意。教师若能在教学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兴趣及不足,多鼓励自卑焦虑的学生,以及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师生互动效果将更令人满意。

关键词: 大学综合英语课堂 师生互动 主要问题

一、引言

课堂师生互动,根据左斌[1]的《师生互动论》,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情境中发生的具有促进性的或抑制性的相互作用或影响。师生间若能进行有效的互动,学生在学习上就将取得进步,受到启发。师生互动是近年来教育界研究的一大热点,许多学者纷纷对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对于师生互动的特征,学者叶子、庞丽娟[2]、陈丽[3]、裴跃进和宋五好[4]等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师生互动的属性。对于师生互动的分类,国外学者艾雪黎、勒温、Sibeman、C.howeshe,以及国内学者吴康宁、李玉宁、郑金洲[5]、傅维利[6]等人都以不同的标准对师生互动的类型予以区分。在师生关系方面,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渗透,“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学界共识。在师生互动实施策略方面,赵含韫[7]、陈丽[3]等学者都提出了师生互动实践中应采取的具体态度与方法。

然而,这些研究以抽象认识论基础上的理论研究为主,实践指导意义有限,而其他关于师生互动的实证研究大多针对中小学教学,深入大学英语课堂情境的师生互动实证研究仍有空缺。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深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师生互动,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年级综合英语课堂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调查力图反映综合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并探究其中的问题。现状调查主要针对以下三方面:(1)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参与情况;(2)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收获情况;(3)学生对师生互动的反馈。我们试图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

2.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2010级所有学生(共五个班)。调查时学生正处于大一年级下学期或大二年级上学期,已适应大学英语课堂并形成较固定的课堂行为表现与学习模式。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及访谈的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目的是亲身体验,深入了解不同班级的课堂互动现状,为问卷设计做准备。为保观察结果的客观性,研究者对每个综英教师的课堂进行了连续3次的课堂观摩。观察中,研究者主要针对互动中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等进行记录。

根据观察所得结果,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用以统计学生对互动的态度看法。为保证问卷科学有效,研究者先在小范围内发放问卷并据反馈修改问卷,而后向英语系2010级全体学生发放问卷。共下发了110份调查问卷,回收100份,问卷回收率为90.9%,经筛选得到有效问卷94份。研究采用了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频度分析。

为深入分析问卷所反映的现象,研究者制定了访谈提纲,对2010级英语系不同班级的10个学生进行了访谈。据此了解到更多关于综英课堂师生互动的信息及他们对课堂互动的看法和态度。

三、结论

本项目从以下三方面对大一年级综合英语课堂进行了调查:(1)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参与情况;(2)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收获情况;(3)学生对师生互动的评价。

1.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参与度。

(1)学生的总体参与度

调查发现,12%的学生很积极主动地参与师生互动,对于教师的提问或在与教师的讨论中,只要会表达的就都主动发言,不怕说错被同学笑,受焦虑情绪影响较少。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现一般,比较被动,不会积极主动地发言;然而,这部分学生却能比较自如地参与小组活动(如小组讨论、表演)。此外,22%的学生因英语表达水平的限制,无法顺畅地表达自己,因而很少参与师生互动。可以说,大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在师生互动中表现比较被动,学生在互动中的参与度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2)学生在互动中不积极发言的原因

针对师生互动中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研究者根据受访学生的表述,将其原因大致归为以下四条:(1)学生对交流的话题不感兴趣;(2)学生认为发言对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3)学生不自信,怕说错了被笑;(4)性格内向。表1显示,半数以上(53%)学生不够积极的原因是缺乏自信。

可见,影响学生参与互动积极性的首要原因是学生不够自信,怕说错了被笑。在访谈中,许多学生表示自己语音语调不标准,担心自己被笑话或是词汇量少,语法比较差,担心不能用英语较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此,有些学生还表达了对教师的期望,希望教师多鼓励不自信的学生。

2.师生互动中学生的收获程度。

(1)学生的收获程度

调查显示,师生互动中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但收获程度有所不同。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综合英语课堂互动中收获较大或很大,占68%,其中7%的学生表示自己收获很大;其余32%的学生则认为自己收获较少或很少。

(2)学生在互动中的收获内容

调查显示,互动中学生的主要收获既有课内知识,又有课外知识。具体而言,其收获主要包括英语基础类知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写作能力等)与英语国家风俗文化及其他课外知识。

同时,学生在互动中期望的主要收获包括口语表达、语法词汇、课文理解及课外知识。课外知识包括课文相关知识背景、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思维上的启迪,等等。

3.学生对师生互动的反馈。

(1)对教师组织的活动形式的反馈

在课堂师生互动中,教师时常会通过组织一些活动与学生交流或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经常组织的活动形式包括个人或小组展示、表演、小组讨论,以及问答。

上一篇:初中英语阅读语篇中的词汇教学策略 下一篇:音乐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催化剂”